華建衛
摘 要:我國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記”“教師示范例題—學生模仿練習”的單向信息的傳遞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制約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而新課改強調以學生為本,注重“師生合作”的交互式的教學模式。以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為研究對象,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著手對如何體現主體參與的方法及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主體參與;探究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自主探究的氛圍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要求有了更新的變化,教師應該走下講臺,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互動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為了切實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教師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留給學生靈活處理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主動與學生交流,發現學生的心理需要。
除了與學生成為朋友式的合作學習方式之外,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分組,為學生搭建合作學習的平臺。在學習小組成員確定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確定各小組成員的職責,如確立小組長、學習情況記錄員、評價員、監督員等,確定小組的名稱及口號,形成積極向上、互相學習的小組文化。
二、創新教學導入藝術,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采用啟發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富有藝術性的導入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聯系學生實際的情景式導入就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眾所周知,在教學的實踐中導入的方式很多,但是無論什么樣的導入都要緊緊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夠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將學生引入到“問題情境”中,這是學生自我探究的基礎。學生通過教師的精彩導入能夠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也能夠采用有效的探究形式進行學習。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思想,在教學設計上下大功夫,要體現出數學教育的主要意義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策略,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不僅了解例題所代表的一類知識的規律和理解方法,而且能舉一反三。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在課前,教師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不自覺地聯想到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認知能力。
三、創新情境教學,抓住參與時機進行探究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情境式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結合現代教學工具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積極思考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或者學生能夠發現相應的數學問題,而對這些數學問題的探究過程,即分析問題再到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就是自主探究的表現。對數學問題的發現是雙向的,既可以是教師在導入的過程中提出相關的問題,也能夠是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而對待問題的態度,聰明的老師會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巧妙地完成相關的教學計劃和任務。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的意識,當數學問題提出后,學生應該立即進入到思考狀態,在討論的過程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耐心傾聽伙伴的想法。采用情境式的教學能夠體現出教師民主的教學觀念,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和激發學生參與意識,讓學生敢于懷疑,同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參與意識設計出多種參與的途徑,例如課堂小組討論和有趣的游戲形式等,教師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要走下講臺,對各組討論的結果進行記錄并及時反饋。
四、巧用辯論模式提高自主探究的活力
在處理數學問題時,由于很多數學問題比較抽象,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將數學課堂更加開放化,并且允許孩子們不斷地探討。例如,在講授“事件概率”知識的課堂上,指導學生自己設計一種游戲辯論賽,具體為:選擇一些不同顏色的球(包括紅色、白色、藍色等)。步驟是:(1)如果拿到白色球的幾率是1/3,拿到紅色球的幾率是1/3,拿到藍色球的幾率是1/3;那么我們該如何設計?(2)如果拿到白色球的幾率為1/2,拿到紅色球的幾率為1/2,那該如何創建?當這些問題被提出的時候,平時參與性高的學生馬上很有創造性、激情地提出多樣的設計提案,而被動參與的學生僅僅是為了完成該完成的任務。后面我設置了一組小型的檢測,主動參與的和被動參與的學生之間的差別立刻顯現出來。另外,也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動手,能夠有效地檢測自己探究的正確性。比如,在概率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不同顏色的乒乓球進行摸球練習,能夠讓學生對概率有更為直觀的理解。
小學數學新課改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促使數學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并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釋和處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廣大教師要盡可能地還原數學生活,以學生為本,從導入、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入手進行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人翁意識,提高自主參與研究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志鋒.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3).
[2]李珠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策略[J].吉林教育,2009(23).
[3]白忠祖.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革新,2010(3).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