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花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教師要做到精準掌握,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正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起始階段,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可謂困難多多,而原本就處于這一認識階段的學生如何一步步培養其數學思維,逐漸滲透教育方法,促其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愛是打通學生認識與思想的唯一鑰匙,教師圍繞學生設計課堂教學,將愛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始末。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愛
高爾基說過的話:“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痹谛W數學教學中,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教師要做到精準掌握,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正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起始階段,學生數學可謂困難多多,而原本就處于這樣的認識階段學生如何一步步培養其數學思維,逐漸滲透教育方法,促其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在筆者看來,愛是唯一的打通學生認識與思想的鑰匙,教師圍繞學生設計課堂教學,本身從其準備階段就已經是為了學生掌握知識而將一份愛付諸行動,并在課堂中處處展現出來。將愛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始末,愛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愛讓學生學會思考,愛讓學生學會探究,愛也讓學生擁有自信。基于教師施予的愛,學生才會循序漸進地獲得數學知識,并不斷增強自我的學習能力,從而逐漸提高數學素養。
一、認識愛的教育的重要性
愛不是單方面的,愛無所不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愛付諸教學技巧、教學目標,還可以通過愛的創造,讓師生、生生之間關系因愛變得更為融洽、和諧,教師用愛喚醒愛,用愛讓教學更為生動精彩。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然要從意識深處認識到愛的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則,首先從自己對待學生的態度上,從講述形式上,從眼神亦或整個人的肢體動作上,都要體現出真誠之愛。投入教學目標,不單單是為了達到預期的目的,還要通過教學來引發學生的情感,促其養成良好的健康心理,全面發展。教師始終要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對學生的鼓勵、信任和期待,都是基于學生一種無形的愛的力量,讓他們因熱愛老師而愛上數學學習。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認知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好教學,本身就是一種愛的教育。促使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用積極態度主動參與思考和探索,從學會到會學,并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從而在心理上充分放松自我,愉悅地學習知識,探索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就是愛的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效能,當低年級學生學得越來越好而又越來越快樂,作為教師給予愛的陽光又何樂而不為呢?
二、體現新課標下的愛的地位
新課改的指向與素質教育所倡導的現代教育理念,都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就是發展學生的具體實踐活動,這一過程需要活潑也要富有個性。當教師以愛為基礎,就能夠從備課到授課,全程進行人性化的精心設計與實施。摒棄傳統教學中教師簡單直接的授課,學生聽得多的教學模式,而是以愛為出發點,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如,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必然也需要以愛為基礎,基于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就要體現“童趣”和“童真”,唯有此,才能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也能夠凸顯小學生的個性,因此,教師創設兒童化的情境更能夠讓課堂充滿樂趣。教學《統計》一課,教師設計了“一大家人”,全是學生喜歡的小動物,有小猴子,有小花狗,還有小豬、小熊,他們是來給森林中的梅花鹿爺爺過生日的……教師將數學知識蘊藏于這個有趣的童話故事中,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吸引,自然會對數學知識產生了解欲望,學習動機強烈。教師出于對小學生的愛,因此,無論是創設情境,還是在這一過程中創設問題,都是圍繞學生的興趣進行,從而實現教育的真正目的。又如,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教師給學生惟妙惟肖地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話說過年了,小熊得到一個大大的紅包,小豬也得到了一個紅包,兩個人你一言我一句,“我的多,我的多”,究竟誰的多呢?小熊打開紅包,里面有十張一角的,小豬里面是一張一元。哎呀,小豬有些難過,“我只有一張?!蓖瑢W們,你知道小豬的紅包究竟比小熊多還是少?教師整個擬人化的講述,使得學生興趣大增,紛紛凝神思索,都想找到答案。由此,在教師充滿愛的教育情境下,學生學習熱情有增無減,主動探究,積極思考,從而使得課堂充滿活力。
三、運用愛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學科不像是語文課亦或者是音樂、美術等藝術課,抽象、枯燥,理論性強,這對于還在思維過渡階段的低年級學生來說,無論是情感還是心理都會不自然地產生一種陌生感,有的甚至會產生恐懼感。因此,教師從一開始就需要將愛的情感滲透到各個細節之中,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一方面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從語言、行為、思想等方面以愛為出發點,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另一方面,教師要創設體現學生主體性,能夠激發他們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如動手操作、合作學習、游戲競賽等,通過積極參與互動,從中體驗數學的樂趣,從探究問題中體驗成功,教師引導并不斷培養學生學習的恒心,從而樹立學生較強的心理素質,遇到挫折不會退縮,越挫越勇,越探究越美妙。
總之,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具有愛心,并且掌握愛的教育的真諦,從而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啟發者、促進者、示范者和質疑者,引導學生愛上數學,并不斷提高自我的學習能力,就讓愛的教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無聲滲透、直抵人心、靜等花開。
參考文獻:
[1]孫振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創新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
[2]夏愛玉.小學數學“學導式”低年級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實施:基于啟發潛能教育理念的視角[J].數學教學通訊,2018(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