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霞
摘 要:班級是學校的細胞,也是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造成直接影響的最小環境。班主任是班級管理中的核心力量,優化班級管理秩序、構建和諧的班集體是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小學階段又是小學生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階段。所以,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老師更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優化班級管理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知識學習環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教學實踐
“入芝蘭之室,久之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之不聞其嗅。”環境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人若是長期處在優質的環境中,就會養成美好的品德,若是長期處在惡劣的環境中,就會沾染惡習。而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知識、接觸社會的初級階段,也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優質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在小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班級管理、創建和諧的班級環境,是發揮環境對人的促進作用的需要,也是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那么在小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如何優化班級管理、構建和諧的班集體呢?下面我將結合我的教學實際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制定班級守則,規范學生活動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章制度是學生進行行為活動的依據,也是約束學生行為的法寶。因此,要想豐富優化小學班級管理,營造和諧、健康的班級環境就要制定強有力的班級規范制度,讓學生在制度的規范下組織學習活動,在制度的約束之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要想班級規章制度能夠充分發揮約束力,就要深化學生對班級制度的認識,讓班級制度成為學生信服并自覺遵守的制度。
例如: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就是以民主評議法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提升班級管理制度的約束力的。
為制定讓學生信服的班級管理制度,我召開了一個名為“我眼中的你”的主題班會。要求學生以自由發言的方式相互指出對方的不足。然后,由我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記錄,并與學生共同分析得出本班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隨后,我又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探討該問題對自身成長的影響。接著,我又和全班學生一起在充分認識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的情況下制定班級守則,并由學生共同制定班級守則違規懲罰機制。
這樣一來,班級守則不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一個針對本班學生具體情況制定的班級制度,學生對班級守則內容有著充分的了解,對班級守則的懲罰機制有著廣泛的認同,班級守則對學生的約束作用能夠充分發揮。
二、細化班級責任,實現班級共治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也是班級管理中的主要力量。因此,要想提高小學班級管理水平,構建和諧的小學班集體,就要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落實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提高學生的班級歸屬感和責任感,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
例如: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就是以職責細化的方式,優化班級管理、實現班級共治的。
首先,我將本班班級管理中的基本工作進行了細致的劃分,為黑板管理、講桌管理、花草管理、紅領巾佩帶管理等細小職責設置了專門職位。隨后,我組織主題班會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優勢條件精選適合自己的崗位,將每一個學生都納入了班級管理體制。在班級職責的履行過程中,每一位學生在履行自己的職責的同時也要監督其他學生履行自己的職責。
在這一班級管理過程中,我以班級職責分化的方式展開班級管理活動,落實了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緩解了班主任的班級工作壓力,提高了小學班級管理質量。
三、編寫成長檔案,呵護學生成長
愛是世界上最溫暖的東西,心是世界上最摯誠的東西。愛可以化解學生心中的堅冰,讓其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向著老師希望的方向發展。因此,要想提高小學班級管理質量,就要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用愛教給學生道理,用心呵護學生成長。
例如: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我是以編寫成長檔案的方式呵護學生的健康成長的。為給學生提供長期有效的呵護,我將本班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其中不僅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校表現,還包括學生的家庭情況、心理健康狀態等。此外,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我還以與其他科任老師、班級同學座談的方式,對成長檔案資料進行補充和完善,并根據檔案記錄下的情況制定每個學生專屬的培養方案。
在這一班級管理過程中,我以編寫成長檔案的方式記錄學生的基本情況,增進了教師對學生情況的了解,提高了教育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實現了教育教學中讓學生在教師的關心和愛護下健康成長的愿望。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要想提高小學班級管理質量,構建和諧的小學班集體,就要構建一個長期有效的班級管理體制,讓學生在班級制度的約束之下,班級責任的承擔之中,成長計劃的指導之下自覺養成良好的品質和習慣。
參考文獻:
[1]宋立華.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41-42.
[2]邵桂芳.小學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研討[J].黑龍江科學,2018,9(21):132-13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