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新
摘 要: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發現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的教學質量、教學成績、思維培養方面存在較大差距,需要采取科學的方法縮小差異。基于對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學習能力差距原因的分析,本文提出了針對目前差距原因的消除方法,讓農村學生可以在今后逐步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農村教育;城市教育;語文教學
一 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差距的形成原因
(一)教學目的差距
在目前的農村和城市小學教學中,教師的教育出發點、對學生掌握能力的建設方案、對于學生掌握知識的類型等方面都具有顯著差異,其中農村小學教學中教師會向學生施加更多的壓力,希望通過讓學生的成績提高在升學、工作以及基礎知識掌握方面更有建樹[1]。而當前的城市小學語文教學中已經開始考慮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建設,著重落實對于思維的開發教育工作,語文學科本質上并非為死記硬背類型的學科,而是一門“以理解為基礎,以思維為提升路徑”的知識體系,然而當前應試教育中考察的知識點固定,農村學校的教師只能采用所謂的“捷徑”,讓學生最高效率掌握基礎性知識。
(二)師資力量差距
在當前的農村和城市小學語文教學中,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過少,城市學校的師資力量和資源質量更高。對于當前開發出的多種新型教學方法,包括翻轉課堂教學法、目的導向法、核心素養教育法等,需要通過構造綜合工作組的形式幫助學生共同學習和研究知識。由于農村地區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這類新型教學方法自然難以采用,由于語文學科對于思維建設、人文思想建設以及基礎知識獲得方面都提出了高要求,同時農村學校只能采用傳統方法教育基礎知識,自然讓學生不具備合理思維,導致學習農村學生的學習能力普遍低于城市學生。
(三)教學資料差距
語文學生的能力提升要做到“多讀、多想、多歸納”,要求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廣泛閱讀,包括中外優質小說、散文、詩歌乃至說明文,城市學生的語文學習中,一方面師資力量雄厚,教師體系可以根據當前的學生素質水平和大綱要求,向學生提出具體的閱讀文章要求,另一方面教師會把閱讀的內容提供給學生家長,則可以形成家校合作培養模式。對于農村小學教育,一些地區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購買大量書籍,自然無法廣泛閱讀,并且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缺陷,學校和家庭的銜接度不足,由于教學資料的差距導致農村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低于城市學生。
二 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差距的縮小措施
(一)教學目的變革
要縮短城市小學和農村小學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差距,重點在于農村小學的教育目的要經過科學變革,雖然變革結果明確,即讓學生除了掌握基礎知識,也要具備語文學習思維,確定了目標后要構造科學路徑,采取的高效教育方法為讓學生通過仿寫、創作等方法,將日常生活融入書寫的作文,大量練習后學生思維自然可以得到優化。比如小學四年級語文中的課文《貓》,文章條理清晰,教學過程主要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如文章中“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教師提出問題“那么貓的性格到底哪里古怪?”,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學生給出的答案有“高興和不高興時完全是兩個性格”、“又老實又貪玩”等,教師繼續提出問題,這些片段都在問文章中的哪里體現?通??梢越o予學生3到5分鐘思考時間,根據學生給出的思考結果調整講解方法,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寫法描寫自家的動物,提高了實踐能力。
(二)師資力量調整
師資力量的調整理論上需要當地教育管理部門完成任務,然而實踐中教育資源向城市過量傾斜問題無法短期解決,所以為了可以縮短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語文能力的差距,農村學校要最大化科學利用現有資源。比如人文素養的培養中,發現學生的閱讀量明顯過低,學校提供的方法是向教師提供互聯網資源和檢索資源,以更好了解當前的新型教學方法,并研究在該學校內可否采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集中采購圖書、提供學生借閱服務等方法,讓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從而讓知識儲備量提高。
(三)教學資料獲取
農村小學之所以師資力量過低,重要原因是學校的儲備資金總量過少,自然會導致教學資料的獲取難度較高,今后需要采用科學的手段獲得教學資料,即不對學校資金造成過大沖擊的基礎上,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2]。比如對于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中的課文《琥珀》,讓學生了解文章寫作思路、寫作方法、等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具備人文素養,即了解琥珀的形成因素、對于環境的要求等,之后讓其研究在日常生活中聯想其常見的事物是否也可以形成琥珀并讓學生自主創作。
三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的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培養差距原因包括教學目的差異、教學資料差異、師資力量差距等,導致農村學校的培養水平較低。縮小差距的方法包括提高對于現有資源的利用深度、變革教學目的和調整師資力量等,基于此才可以提高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