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華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多種教學思維和理念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進行培養,是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數形結合的教育理念是進行思維轉換教學的重要方法。數形結合即通過數字畫出圖形,幫助學生對數學的內在邏輯進行具象思考?;蛘咄ㄟ^圖形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闡述,促使學生對數字的抽象性做到更清晰的認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正處于抽象的初步發展階段,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應用分析
一 結合數學教材制定數形結合的教學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材內容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對此應用數形結合教學理念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充分的分析和發掘,尋找適合進行數形結合教學的內容題材,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和方案,使數形結合教學能夠有效開展。例如在簡單的幾何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多出一些數字分析問題對學生進行考察,通過對數字的列舉和思索,最終畫出圖形的樣式,以此促進學生對數字和圖形轉化的思考。比如在長方形的周長計算過程中,教師可以舉例一個長方形的周長為五十厘米,其中長邊長的長度是短邊長的四倍,以此分析對長方形進行繪畫作圖??傊處熜枰嘧⒁饨滩闹袛敌无D化教學的可能性,對相關教材內容進延伸教學,促使學生的數形結合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和培養。
二 促進學生數字與圖形之間的思維轉化
在小學數形結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數字與圖形之間的轉化意識,增加學生對問題思考的角度,促使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和數學思維得到有效培養。對此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數形結合的理念多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使學生樹立多角度解題意識,促使學生的數形轉化思維能夠有效的建立。例如在乘法口訣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數形思維促進學生對乘法的有效理解。1比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解釋乘法是加法的簡便算法,讓學生畫出算籌進行猜想驗證,以此既能促進學生對乘法含義的理解,也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形轉化意識。再比如在三角形的教學過程中,對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教師可以先從直角入手,通過對直角的兩條邊畫平行線,使三角形形成一個長方形,而長方形面積的一半便是三角形的面積。以此類推通過圖形對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具象的對三角形的面積計算進行理解,同時提升學生的數形結合的轉化思維。
三 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概念
在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維的過程中,除了在草紙上的演練和分析,教師也需要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和分析能力,使學生對數形結合思維的應用逐漸形成習慣。長期的抽象思維練習,不僅有助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做到更深刻的理解,使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針對性的幫助學生進行空間想象和練習,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畫出若干個圓,每個圈代表一只動物,如果全部動物都是雞,就在所有圓圈中畫出兩個“腳”,然后分析以兩只腳為單位對雞的腳進行補充,以達到已知的腳的數量,最后再總結有四只腳的圓圈實際是兔子,以此可以有效的區分出雞和兔子的數量。再結合算術算式進行計算,得出正確答案。通過對數字進行具象分析,以此提升學生對抽象事物的思考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四 結合信息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數形結合教學
在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思維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對相關圖形抽象教學也有著一定的輔助作用。對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對相關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搜集和整理,在課堂上通過動態的圖形變化對算術問題進行演示,以此促進學生對數形結合方法的認識和思考。例如在講解分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對長方形進行分割的方式對分數進行表示,以此使學生對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做到更直觀的認識,使分數的概念得到具象化的教學和拓展。
五 重視學生數形結合思考問題方式的養成
在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通過多種角度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理解,題目理解不了就通過畫圖的方式對習題進行表述,從而促進學生數形結合分析數學問題習慣的養成。例如在初級的加法教學中,如果學生無法對相關數字加減產生直觀的認識,便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印證自身的猜想,使學生的圖形分析習慣得到基礎性的培養,使學生的圖形分析思維得以奠定。
六 結語
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短期內數學思考能力提升,以及長期的數學學習和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對相關教學思路保持持續關注和研究,對更多的數形解題思路進行探索,促使相關教學理念在小學教學中得到廣泛的實踐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林海. 淺談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 考試周刊, 2018(1):75-75.
[2]張貴宇. 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考試周刊, 2018(2):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