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梅
摘 要:當前專業課只注重了專業知識體系的講解,而對于思政教育的融合還不夠重視,難以讓專業課發揮出良好的思政教育作用。文中,結合食品化學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就思政教育融入食品化學課堂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思政教育;食品化學;專業課
習總書記強調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是師德師風。目前,專業課只側重于知識體系的講解,而忽略了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入,不利于同學們全面發展。在專業課的授課過程中,應將思政元素滲透到專業知識體系中,使得兩者相互聯系,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模式[1]。
食品化學屬于專業基礎課,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課程體系中起重要的銜接作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安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新開設的專業,體現了中醫藥和大健康和諧發展。本課程已經經歷了多年的教學實踐,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但還需要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提升,特別是思政教育在食品化學課程教學中的自然融入需要一定的政治視野和良好專業素質,在不斷探索中真正實現思政與專業完美結合。
一 科研融入教學法
例如,講授到食品風味,它具有分子量小,易揮發性等性質,那么我們該如何將食品中的風味化學物質有效地保存下來呢?這就涉及到我的科研內容,于是我將各種包合技術進行了生動的講述,同學們聽得興致盎然。
科研從來都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因為科研崇尚求真性、創新性和獨特性。而教學相對而言,趨于保守性和傳承性。當科研遇到教學,會讓教學迸發出熱情。科研注入教學中,讓教學變得生動而有趣。將思政的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精神融入其中,同時也培養了同學創新,勇于探索科學真理的優良品質[3]。
二? 引入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課堂教學法
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根據食品化學課程的特點,我們選擇“食品中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簡介(2學時)”、“膳食纖維(2學時)”、“新型蛋白質資源的開發與利用(2學時)”和“影響酶催化反應的其它因素(2學時)”四個部分,并且給同學們設計了課題。讓學生們根據老師布置的課題,查閱最新的中外文獻(各10篇以上),仔細閱讀之后,分組討論,寫成綜述,并且制作成PPT。教師根據學生下載的文獻水平、學生綜述的撰寫能力和PPT制作情況進行綜合評分,并選擇優秀者在課堂上進行講授。在分組學習討論過程中,培養了同學們團結合作精神,思政教育在過程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 藥食同源理念貫穿教學法
藥食本同源,兩者從來源上可一致;藥食都可從化學結構上也都歸屬化合物;藥食都可具有藥理作用,可探討分子機制。因此,在食品和藥品之間實質上是相通的。中藥中許多藥材是可以當食品的,因此在教學中,將有關中醫藥文化思政滲透到食品化學內容中,培養同學們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四 啟發式教學法
在講授抗生素、維生素、蛋白質等生物藥物分析時,讓學生根據藥物結構準中官能團的結構特征和性質來推斷和分析具有該特征的藥物可能的鑒別和含量測定方法。先讓學生根據已學習的知識,自己設計出藥物可能的分析方法。然后通過教師的啟發講解,從而可以強化學生對藥物結構和分析方法之間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同學們敏銳的洞察力和融會貫通的能力。
五 問題式教學法
就是以問題為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先有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查找文獻,自主學習,制作PPT,上講臺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行講解,其它同學可以進行補充。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評述,給出正確答案。同學們在整個過程中,積極參與討論,不僅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自覺性和能動性,還活躍了課堂氛圍,加深了同學們對問題的理解。同時培養同學們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 多媒體教學法
利用多媒體作為教學傳授知識的媒介,將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形象化,生動化。可以采用圖像、聲音、視頻等全方位、立體的進行展現。
在以上教學方法中,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口頭闡述、板書、掛圖、PPT、視頻、移動網絡等。
總之,要根據學科的特點,進行課程分析,還有根據學生的知識背景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思政元素融于食品化學課程建設是個靈魂工程,涉及到多層面,要全方位展開。目前,思政教育融于食品化學課程還處于課程建設的初級和探索階段,需要后期不斷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01):43-46.
[2]萬福賢,王振濤,高吉剛,等.立德樹人理念下農科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化學: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