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海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化工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新形勢下的化工職業教育也需要不斷完善和創新,使人才的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筆者分析了化工職業教育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求,以及目前化工專業學生的現狀,針對化工專業的職業教育工作提出了相關完善方法。
關鍵詞:化工專業;職業教育;職業素養與創新能力;思考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升級和轉型,對化工行業的人才有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勢下,化工專業職業教育只有與時俱進,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不斷完善職業教育策略,才能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力,解決日益嚴峻的就業問題。
一、化工專業職業教育對學生能力的要求
化工專業職業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具備化工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問題研究的方法,必備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及社會適應能力?;I職業技能主要包括:石油化工生產技術、有機化工生產技術以及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等。因此,化工專業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是綜合性的,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其內涵也在不斷的完善與豐富。
二、目前化工專業學生的現狀
(一)化工基礎知識薄弱
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化工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較薄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例如學習興趣不足,缺乏主動探究意識,學習態度不認真,周圍環境的干擾以及錯誤的學習方法[1]。有半數以上的學生數由于缺乏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造成基礎知識薄弱,而化工基礎知識薄弱是導致大多數學生難以順利進入實際崗位工作的原因。因此,職業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崗前培訓,要將關注點放在學生基礎知識的夯實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差的問題。
(二)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
清晰的職業規劃對職業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職業規劃需要建立在對職業和自身能力清晰認知的基礎上制定,然而很多學生對于未來要從事的職業和發展方向并不確定,對職業教育的課程不夠重視,難以具備能夠勝任未來工作的能力和素養,即使學校制定了相關政策保證學生能順利就業,在日后的工作中學生依然難以投入大量熱情,阻礙學生長遠的職業發展。
(三)缺乏良好的個人修養
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需要學生具備基本的道德素質和個人修養,在學校發現,有很多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言語服裝低俗,不遵守紀律,破壞環境,打架斗毆,不文明的行為隨處可見。這些不良的行為是學生缺乏個人修養的表現,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更難以在職業方面有更好的發展[2]。
(四)不善于經營良好的人際關系
職業的長遠發展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然而,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并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容易與他人發生矛盾,不積極參加團體活動,喜歡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或者是網絡世界,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難以勝任未來的管理崗位。
三、化工專業職業教育工作方法
(一)學校要重視“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建設
完善的教育體系需要強大的師資力量,因此,學校要重視對教師的培訓,開展對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使化工專業教師可以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綜合的教學能力。同時還要組織教師參觀相關單位的生產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原有的理論知識體系,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
(二)學校要配備完善的硬件設施
除了完善軟件設施以外,學校還要完善其硬件設施,引進化工專業技術實際操作所需要的操作儀器,在教學的基礎上聘請實際工作領域的技術專家進行客座指導[3]。學校還可以大力開展校企合作,組織學生進入實際工作車間進行參觀學習,使學生能夠近距離的接觸以后工作中要接觸到的儀器和相關操作技能,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聯系起來,跟上專業發展的步伐。
(三)加強對學生職業規劃的培訓
學校要開展化工專業的職業發展規劃課程,讓學生清晰未來工作的性質,所需要具備的專業技能,以及化工事業對于個人和國家的意義所在,消除前進路上的迷茫,激發學生的行業榮譽感以及對專業的熱愛,幫助學生明確在學校各個階段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職業生涯有目標、有步驟、有方法的進行,避免學生在學校由于不清楚未來發展路徑而浪費大量的光陰歲月。
(四)鏈接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學校要大力開展校企合作,使企業資源和學校的人才資源能夠互相支持,學校組織學生在校內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企業內的實習,使學生能夠提前進入到未來的就業崗位中進行學習和實際操練,學生可以頂崗實習,在實習的同時參與畢業設計的完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專業操作能力,使學生有目標、有方向、有信心的參與到社會生產實踐中,為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五)完善原有的教學體系
教學體系的設置要滿足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使學生接觸科技前沿的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的專業素養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提升[4]。學校要升級實踐類的教學內容,匹配所屬專業領域,重視開展課題研究和實驗設計任務,設置學科前沿知識普及課程,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使學生能夠把握化工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創新能力,使學生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在教學中銜接課內外知識,豐富專業課知識體系,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
(六)創新教學方法
1.合作小組學習法
教師可以在班級建立學習小組開展合作式探究學習,使學生在互相探討的過程中更深入的分析和解決問題,并且可以學習方法的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升。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突破和創新,在每個小組中學生都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互動,還可以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和創新能力、團推協作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要保證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平均分布在各個小組里,使學生以強帶弱,共同參與。
2.實驗教學法
化工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需要學生具備實驗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并且,通過實驗操作可以使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度以及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根據職業發展的技能要求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科學合理的安排實驗課程,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式提問,使學生能夠不斷的深入進行思考,運用邏輯思維能力和所學知識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的發展對化工專業人才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職業教育學校和教育工作者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未來方向,加強對教師的化工專業技能培訓,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操作技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社會適應能力。其次,學校要完善教學體系和硬件設施,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并且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為學生的未來就業奠定發展基礎。最后,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成為先進的行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肖文俠,烏日娜,董怡辰.加強高職院校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途徑[J].石化技術,2017,24(10):203-204.
[2]馬武生,程愛民,于智勇.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化工人才的思考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7,44(3):188-190.
[3]顧艷霞.高職院校化工職業精神與工匠精神融合培養途徑探索[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v.21;No.106(06):29-31+41.
[4]付志金.高職化工專業一體化人才培養的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7(4):18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