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
【摘 要】如今合作學習方法是新課程教學中應用最廣泛,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方法。本文首先探討了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然后提出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應用合作學習方法時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87-01
前言
《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合作學習方法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新型教育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得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成績現狀和數學教學內容,合理地展開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學習的運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很多重要意義,第一,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團隊精神,合作精神是當前社會重要的價值取向,而團隊精神是在當前社會發展立足的一種重要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分配有不同的任務,每個同學同其他小組成員合作,積極完成自己負責的任務,相互配合、互相理解,為達成一致的目標,齊心協力,以積極的態度加入到學習生活之中。第二,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中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主力軍,必須能隨時適應各種不同的社會環境,快速融入到新群體之中,并為這個群體貢獻自己的力量。當學生進入一個新的小組時,相當于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在這個小集體中,他們必須發揮個人的力量,為這個小集體服務,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適應這個小集體,然后適應班級這個大集體,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社會適應性。第三,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合作學習中,每一個學生在知識理解上的不足都會呈現出來,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薄弱的方面加強學習。在對問題的探討中過程中容易激發自身的潛能,有助于開發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會感到同學教師的關心幫助,使師生處于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學習境界,方便教師了解學生,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創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教師要放棄之前“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式,枯燥乏味的課堂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里,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大膽引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跟多的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會遇到很多創造性題目,因此,教師要合理運用這些創造性題目來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講解《有理數運算》課節后,帶領同學玩一個“二十四點的游戲”,游戲規則是任取四個1-10之間的有理數,通過減價乘除的計算方式使結果等于24,例如,對2,3,4,5可做運算(3-2+5)*4=24,那么現在有四個有理數1,3,5,7,該怎么運算才能得出24?2,4,6,8呢?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寫出有關公式。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不在局限于傳統教學理念中一成不變的思維模式,在遇到問題時變通思維考慮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產生共鳴,不僅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學生在以后數學學習生活中的發展[1]。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習慣。
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之外,培養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也很重要,首先要結合初中數學教學活動背景,組織小組成員對教師給出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進而分析問題的要點,在交流分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給學生的說的機會,在小組內各抒己見,課堂上交流匯報甚至進行辯論,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多元方程課節中的問題,教師給出示范例題,如某班召開特色班會,小茗同學買了15個橘子,35個蘋果,5個西瓜,總共用了218元,另外一名顧客買了5個蘋果,5個西瓜,共用了58元,小茗認為營業員收錯了錢,請同學討論小茗說的對不對,如果是對的,營業員應該收多少錢?這樣的問題會激發同學對結果認知上的不同,進而進行合作學習來探究,隨后教師再給出一個類似的問題,同學會自然地進行合作學習,在以后的數學學習生活中會產生習慣性的合作學習,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速率。
3.明確教師在合作學習方法中的地位。
教師是合作學習的發起者和引導者,明確在合作方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首先,教師要明確合作學習的意義、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精心選擇合作學習教學的內容,從而確保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不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小組討論時,或者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教師要牢記自己的引導責任,避免盲目無意義的教學行為。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對于有些難度的問題找不到突破口,容易出現不愿思考、不耐煩的現象,這時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拓展他們的思維方式,調動起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加入到合作學習之中,組織一些豐富現實的教學活動,設計多元化、開放性、合作性的問題,為跟不上合作學習腳步的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都有充分的發言機會和時間。在小組討論產生分歧時,教師作為指導者要對小組產生的問題及時進行適當的指導和點撥,幫助同學解決問題,避免出現盲目合作的現象。教師要不失時機的為同學灌輸合作學習的概念,教授合作學習的策略,讓他們懂得合作,學會合作[2]。
4.合作學習時注意的問題。
將合作學習融入數學教學之中,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中學數學課程緊張,教學任務重,而合作學習方法相較于之前的“灌溉式”方法占用更多的時間,這要求教師必須合理安排教學任務,對于數學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使用合作學習方法增加同學的理解,提升教學質量,而對于一些簡單或者以后學習生活中接觸不到的知識點,要安排少的課時進行講解,避免出現虎頭蛇尾的教學現象。第二,在對學生分組時要以學生的數學成績為標準,分為A、B、C三個層次,成績在90分以上的同學為A層,成績在80分到90分之間的同學為B層,成績在80分以下的為C層,按照1:3:1或者2:4:2的比例進行分組,做到每個小組在合作學習中都有成績好的學生帶領。第三,教師要考慮分層分組對學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影響,對于成績不好,跟不上教學速度的同學,要進行鼓勵,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給予肯定,對于成績好的同學要有更高的要求,簡單說就是要保護C層,激勵B層,提升A層。
結語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培養每個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能提高數學教學速率。教師要不斷探索,努力研究,使這種合作學習方式更完整有效的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被學生所接受。
參考文獻
[1]孔令波.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01):96.
[2]葛峰.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