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梅
【摘 要】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是學生將已有知識經驗聯系生活實際加以應用。隨著新課標教學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上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解決問題中采用的教學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困境;實踐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16-01
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升華,是學生養成數學能力的重要一課。同時學生在應用中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以致用。解決問題教學方式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合理運用,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重視問題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完成自主學習,首先要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選擇題材時,應注重與學生年齡相符的趣味性,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的探究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講述雞兔同籠的問題,吸引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通過生活中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幫助老師,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激發了他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靈活的利用教材內容,把枯燥的教學課堂變得活躍起來。數學的學習過程本來就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學習過程,活躍的課堂氛圍可以很好的拓展學生的思維。在進行解決問題教學中,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你我的身邊,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這種改變傳統模式的問答方式,給學生一種新鮮的感覺,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為學生的成長以及思維模式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解決問題教學的過程
新課標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學生課堂主人翁的作用,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參與到教學工作中。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要分析個體之間的差異,總結課堂教學經驗,良好的完成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不是單一的知識傳輸,而是把教學看成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并且不斷積累學習的經驗,提高自身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和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這不僅需要教師熟練掌握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知識點,熟悉每個教學重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的滲透給學生一些以后教學過程中會遇到的知識點,讓學生可以有意識的、有動力的前行。
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形的面積時候,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三角形的面積,還要讓學生明白三角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聯系,分析這兩種圖形面積之間的差異。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鞏固學生的知識,給予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對于以后的教學內容也有一定的了解。
三、總結提升,形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數學是一門擁有知識的深度與廣度的學科?!敖鉀Q問題”的種類多種多樣,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決某一類問題,卻有律可循,仔細尋找,往往能夠發現許多問題有著萬變不離其中的一面。在學生匯報后,教師用精簡的語言總結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思路,為學生提供一些解決此類問題的具體方案,形成數學的思維與方法。
四、學以致用,注重知識的遷移
問題解決的技能需要通過一定的變式練習來形成。在學生知道如何解決某類問題后,教師可“趁熱打鐵”,由易到難,因材施教,面向全體。通過改變條件或問題,把一道題改編成幾道不同類型的問題,讓學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從而形成知識鏈,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逐步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技能。
教師在進行變式練習時,也可以從生活中選擇學生熟悉的素材,提出學生感興趣的現實問題。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貼近生活,不僅鞏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達到了知識遷移的目標,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同時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實踐教育與問題反思
在對學生進行初始教育階段,學生對一些固定的模式還會存在一定的依賴性。教師在引導學生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在面臨實際問題時,嘗試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對問題進行全方面的解答,促進學生問題解決意識的提高。在面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對數學的學習來解決,這是我們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演變成數學問題,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的解決實際問題,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決完問題后要進行回顧與反思?;仡櫧鉀Q問題的過程,例如,通過哪些途徑獲得的解決方案?為什么要采用這種方案?這種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是否還存在其他的解決方案?讓學生可以反思自己的解題過程,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從多個角度觀察問題,完成自我評價。教師在評價學生觀點時,要以鼓勵為主,尊重學生的思考成果。
總之,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只是新知識的攝入,更多的是將已學的知識進一步內化己有,達到應用所學,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升華過程。解決問題的教學既要保持課堂的生動活潑,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又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形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參考文獻
[1]蔡金菲.淺析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2011.
[2]吉明峰.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