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
【摘 要】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指在教授學生文化學習知識的同時,重視對學生各方面人格和品格的培育,為學生日后適應社會發展做準備。高中歷史教學是在初中歷史學習的基礎上,深入對歷史文化知識進行鉆研學習,并注重通過歷史學習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和處理事物的能力。本文主要闡述核心素養對歷史學習的教學影響,以及如何將核心素養融會貫通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96-01
隨著新課程目標的深入改革和發展,對課堂的授課質量和授課目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核心素養理念充分融入高中歷史課堂,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提高其人格品格修養,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下面我將結合我的課堂教學經驗,來與大家分享有關高中歷史教學例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核心素養理念與高中歷史教學
核心素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有極大意義的,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教學的同時,也加強對學生人格品格方面的培育,有利于達到新課程教學目標所規定的教學目的。核心素養理念是教育理念中重要的一部分,注重于學生對理論知識吸收,并將其轉化為實踐行動能力。在今后學習和生活當中,能夠恰當地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來面對和解決問題;并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健全自身的人格品格發展。
高中歷史教學,是基于對初中歷史大板塊知識的細化學習,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歷史有以下幾個特點:真實性,嚴謹性和規范性,學生通過對課程的學習,應使自己養成追求真理、嚴謹細心和注重規范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心理,好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習慣不僅對學生具體學科的學習來說有幫助,更是對學生今后工作和生活上有著重要作用。
從高中歷史學習內容角度來分析,高中歷史是學習古今中外歷史大事件,學生學習高中歷史并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而是學會從這些大事件中吸取教訓和經驗,并將其應用在現代生活中。不少教師為了單純的追求及格率和優秀率,在課堂中只是簡單的將課本知識硬塞給學生,并沒有強化學生對知識運用的能力。而將核心素養理念融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能夠引導學生透過教材學習經驗內涵,在擴大知識面和提高文學素養的同時,健全學生精神層次方面的發展。
二、將核心素養理念融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
1.深入挖掘教材,理清知識背景。
核心素養理念與課堂教學設計是互相聯系、密不可分的,因此,要想恰當地將核心素養理念貫穿于歷史課堂中,就必須深度挖掘教材,優化課堂教學設計。高中歷史的學習涵蓋古今中外,時間和空間跨度都較大,對于有一部分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容易混淆人物和事件。要最大限度和最大程度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理念,高中歷史教師應當注重對教材線索的挖掘,為學生理清時空教材線索和內容,消除學生疑問。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一中,在對于英國和美國政體的學習中,學生很容易混淆兩者政體確立的背景和兩者不同的政體。我在講解這一板塊的知識時,注重對兩個國家歷史背景的講解,英國早期歷史較悠久,政權主要在國王手中;而美國國家歷史較短,并沒有形成英國的君主立憲制,而是總統制政體。在課堂授課中,幫助和引導學生理清時空線索,讓學生在快速吸收歷史知識的同時,提高其核心素養培養。
2.吸取歷史經驗,加強聯系實際。
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理論基礎文化知識,吸取其中的經驗和教訓,將其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同時這一目的也是核心素養的體現。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無論是古代還是近現代,教材中出現的內容都是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應當引導和幫助學生發掘教材內容中所隱含的深層次含義,并適當加強與生活的聯系。我一般在講解高中歷史教材時,會將所講解的課本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相關事例聯系起來,給學生營造一個實際的學習范圍,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高中歷史選修課教材中,有一課是講解《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材中加入該章節內容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和體會到改革開放的意義,我在對中國改革開放過程進行講解時,讓學生對現如今當代生活的體驗來理解改革開放的意義,有利于強化學生對課本內容的學習,順利的將教材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銜接,同時也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目的。
3.創新授課形式,利用多媒體課件。
為適應新課程目標改革,大部分教室都已安裝上多媒體設備,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可以充分利用手頭上的設施,最大程度的達到較好的授課效果。將核心素養貫穿于高中歷史課堂,其前提之一是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和專注力于教師授課中,因此,教師應當盡可能的創新授課形式,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打造高效課堂的同時,也有利于核心素養的灌輸。
高中歷史中,尤其是中國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由于時間上的久遠,容易使學生產生距離感,阻礙學生對相關教材內容的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將課本中的教學內容,采取具象化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在吸引學生注意力強化學生對課本知識記憶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理念。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課本中,學習美國作家海明威作品《老人與海》時,我在課前準備了相關音頻和視頻,并在上課時播放給學生觀看,在放映過程中適當加入背景和作者的講解,促進學生對這一板塊內容的深化學習,有利于核心素養理念的體現。
三、結語
核心素養理念是有效促進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培養學生全面綜合能力主要渠道之一。高中歷史課堂是學生學習古今中外歷史性大事件的主要陣地,對學生人文素養和人格品格的培養也具有一定的意義。教師應當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選取合適恰當的教學方法,將核心素養理念高效地貫穿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吉昌.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新課程(中學),2018.02.
[2]譙珊.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高考,2018年12期.
[3]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華夏教師,2018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