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建軍
摘要: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發展的根本任務就明確為“立德樹人”,在這一前提條件下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相繼出臺。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學生核心素養雙重指導下各學科相繼提出了結合自己學科特色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了實現這一根本任務以及將學科核心素養落實,教師這一角色就顯得至關重要。從配合學科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角度出發,談教師素養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打造優良的高中政治課教師隊伍。
關鍵詞:教師素養 立德樹人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7-0158-02
一、教師素養的內涵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強調學生的素質教育以來,相應提出教師素質問題。教師素質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對其教學效果產生顯著影響,對于學生的發展產生顯著影響的教師思想和心理品質等的總和。教師“素質”注重強調的是教師本人在其先天的生理基礎之上,通過后天的學習、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等所激發出來的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個性特征、心理品質等。與學生素質相同,教師素質也是強調通過后天的培養以激發先天的內在能力。
教師素養,首先是教師作為一個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其次就是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所應具備的專業品格和必備能力,也就是教師的專業素養,將兩者融合在一起便是我們所提倡的教師素養。教師所具備的公民基本品質,是指一個人在涉足教師行業前,依據自身的生活經歷、學習見解所形成的個人獨具特性的知識結構、生存能力和價值取向等,這些都是作為個體的人所具備的基礎素養。教師的專業素養,就是指接觸教師行業后依據教育教學經驗或先前所學專業知識所逐步建立起來的適應職業發展所需要的具有專門指向性的專業素養。本文從黨和國家的教育根本任務出發,對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具備的素養進行探討。
二、立德樹人視角下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素養的意義
(1)“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客觀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將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之首,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于國家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優先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堅定決心。黨的十八大也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發展的根本任務?!傲⒌聵淙恕备救蝿盏奶岢鰹槲覈逃聵I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教育的發展就是要突出“德”的重要性。因此,在這之后于2016年出臺并發布了我國“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至此,“素養”一詞便躍然于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總規劃之上。
(2)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需要?!皩W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盵1]思想政治學科作為高中生德育的“主渠道”,在高中生的德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工作不僅承擔了學科知識的教學任務,也承擔著學生的“德育”任務。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這四個方面是有機聯系的一個共同體,共同蘊含于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知識中。通過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將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內化于學生的今后發展中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這就需要發揮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上的重要作用。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特別是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化,對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著重要的意義。
(3)教師素養提升促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落實。一是身正為范,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作為思想政治學科教師,首先要有較高的個人素養,以教師個人素養來帶動學生效仿。作為在校的學生,日常中與教師的接觸最為密切,尤其是作為思想政治學科教師的政治觀點、行為習慣最為容易被學生捕捉到。而且課堂教學上,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必須傳播符合社會主義建設的正能量,這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認同”。除此之外,教師在尊法、守法、懂法、用法方面也必須克盡己能以促進學生樹立“法治意識”。思想政治教師作為個體人的素養在“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等方面的表現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二是轉變方式,發揮教學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學科作為一門學科其知識性是必需的,蘊含在知識中的學科核心素養也是需要深入挖掘的。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科育人的作用。學科育人就是要使學科知識能夠深入到學生的生活,通過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生存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以多樣化、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將學科知識內化,形成自身能力。對于思想政治學科來說尤其如此,鑒于思想政治學科知識架構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師在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多下工夫。
三、立德樹人視角下思想政治學科教師素養的現狀思考
21世紀是信息社會與知識經濟時代,因此對于每個人的生活、工作、交往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學生核心素養產生的時代背景,也是對教師素養提出要求的現實需要。
(1)深入學習,構建學生知識體系。思想政治學科知識復雜龐大枯燥,在學習上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教師在知識教授上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整體框架。這就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不能再將視野停留在一次、兩次的考試上,而要著眼于學生的整體發展,著眼于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學習中將知識內化形成自身適應社會生活所必需的“關鍵品格和必備能力”。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這主要表現在教育教學活動上,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開發利用多彩的教學資源(特別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可感知到的政治現象),采用豐富的教學方式方法等。所以,這就需要思想政治學科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
(2)引領學習,強調學生積極參與。思想政治學科的學習死記硬背可以提高成績,但絕不能形成學生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思想政治的學習當中來。這不僅需要教師的專業素養,也需要教師發揮個人魅力。在終身學習的理念指導下,教師在提升教育教學技能的同時,也應該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只有對于自身所授專業知識涉獵廣泛,且對于相關學科或者社會知識有所了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設計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活動的可參與性、教學內容的實踐性,這樣學生才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參與的情況下將知識內化形成政治學科所要求的核心素養。除此之外,教師的個人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教師的個人魅力可以形成“魅力型權威”,在教師個人魅力的感染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更好地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發揮教師的個人魅力就要求教師有著良好的個人自我素養,有能夠值得學還是能去模仿、學習的價值,教師需要不斷充實自我提升個人素養。
(3)轉變觀念,發揮形成性評價作用。受到現有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評價機制的限制,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多注重知識性教學,而忽視了知識的德育作用的發揮,也就導致與我們的教育的根本任務的偏離?!傲⒌聵淙恕毙枰玫匕l揮各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作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學科更應該如此。因此,面對現有的教學評價機制,我們應該更好地探索“德育”與“分數”的雙贏。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尤其需要轉變觀念,更多地關照到思想政治學科知識的德育功能。思想政治學科教師不應該僅僅關注學科知識本身,更應該探求蘊含于學科知識背后的東西,力求使學生通過學習形成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除此之外,讓學生學會學習比起學習知識點本身更為重要。這就需要思想政治學科教師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接受先進的思想理念,注重發展的整體性、全面性,注重自身教學的形成性評價,客觀評價階段性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 2016(4):10-24.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