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榮榮 肖玲
摘 要:本文從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學生概述入手,對大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現狀以及英語口語的弱化展開分析。從學生、教學、社會環境三個角度探討形成現階段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及學生口語出現困難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英語口語弱化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學生;口語弱化;原因;方法策略
1.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學生
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學生有著自身的特點,學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習英語的總體水平偏低,學習能力較低,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學生,入學的英語成績相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較低。大部分學生英語成績都是一般。而對獨立學院大學英語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英語的時間僅在于每周4堂的英語公共課,課后沒有多余的時間來學習英語。他們對英語學習沒有恒心和耐心,他們可能對英語感興趣,但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遠沒有英語專業的學生高。因此他們想要借助課余時間來學習英語,但一段時間過后他們就失去了恒心和耐心,因此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也造成了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學生英語口語弱化普遍現象的存在。
2.英語口語弱化
2.1 “Chinglish”現象普遍存在
在大學英語的教學與學習中,我們常發現學生在表達上“中式英語”的現象普遍存在,不規范的“chinglish”是英語口語弱化的主要表現之一。學生在表達口語時,雖然語言表達得通暢,但語句中常夾雜許多中式英語,學生的語法結構和發音都建立在漢語思維基礎上才能表達清楚,這說明漢語的思維在英語的表達中根深蒂固。由于受母語的束縛,“中式英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口語能力。
2.2 “broken英語”現象
“broken英語”是英語口語能力弱化中最普遍的現象。現如今在大學生英語的學習中,支離破碎英語已成為制約學生口語學習的瓶頸。大多數學生其實有一定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但幾乎存在會讀會寫,但就是不會說的現象。由于大部分學生的聽說能力很差,因此在口語的表達中不善表達,不能交流溝通。以致于支離破碎英語成為大學生英語學習中最大的瓶頸。
3.口語弱化的原因
3.1學生角度
(1)英語口語不夠扎實
口語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學生學習英語以來積累的基本功最為重要。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學生存在普遍英語基礎薄弱現象,主要體現在對基本詞匯量的掌握不足,基本語法及發音的不標準。常用中文思維的來組織英語句子,這不但對之后的英語學習造成了級大的阻礙,而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質性的口語教學更加困難。
(2)英語口語缺乏動力
就現在的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學生來看,學生長時間處于用中文交談的環境中,對待英語的學習僅用作考試通過的工具,沒有真正意識到英語口語對未來發展的影響,因此缺乏學習口語的動力。一旦這種的動力達成,學生更加不想說英語,從而形成了不重視英語口語的學習。
(3)對口語的表達持有恐懼心理
由于自身的英語基礎較差,大多數學生都害怕發音的不標準而不敢開口說,課堂上也不參與和英語老師的互動,課后也不愿和他人用英語溝通或者自己尋找說英語的環境。在遇到不得不說英語的情況下,學生明顯地會表達出恐懼和不敢說的心理。
3.2教學角度
教學模式相對死板,缺乏趣味性和主動性。現如今的課堂教學模式傾向于老師的親授,在課堂上發揮主要的講解和指導作用,而學生在課堂中大多數時間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因此在這種學習狀態下,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并不利于學生英語口語的鍛煉和成長。很多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喜歡自顧自地說,不怎么提問來讓學生參與互動和活躍課堂氣氛,因此在種教學模式下,課堂氛圍顯得很死板,學生也沒有動力參與互動。從而使學生更加難以自主學習,故很難達到鍛煉英語思維的課堂效果。
3.3社會環境角度
語言環境的缺乏,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學習語言最重要最有力的促進方式,一個人所學一門語言所處的環境不同,影響也不同。而在此方面,獨立學院的語言環境就僅僅在于上課的幾十分鐘。課后,學生沒有自主地去尋找適合的語言環境,學校也沒有相應的社團或舉辦活動的環境來訓練學生口語能力。與英語專業的學生相比,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學生在競爭中并不占據優勢,他們很難有機會參與到類似的活動中。而社會層面所舉辦的活動,因為參與者較多而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形成隱患。這些情況的存在造成了獨立學院大學的英語學生嚴重缺乏學習的語言環境。
4.克服英語口語弱化的方法策略
4.1堅持口語英語教學
語言教學時應選擇適合學生語言水平的詞匯,努力確保學生置身于一個全英文的學習氛圍中,許多獨立學院的老師認為純英文授課學生不能聽懂和接受,所以便直接用中文表達。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更傾向于英語老師用全英文授課。剛開始他們會因為詞匯量不夠而聽不懂,但一段時間之后,他們便能夠在老師不給中文解釋的情況下也慢慢地聽懂老師所表述的內容。時間一久,他們便養成用英語去理解,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4.2創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其實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來源于授課老師的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學生的情緒狀態與教師的情緒狀態相關。老師上課時應保持樂觀愉悅的心情,讓學生能夠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放松,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的熱情。當學生在口語課堂中出現錯誤時,老師要有相應的技巧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3開展課外口語學習活動
語言環境有利于緩解或克服學生的口語焦慮。學校應多舉辦“英語角”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并融入在全英文的對話環境中。除了“英語角”之外,還可以舉辦“英語辯論賽”、“英語歌曲比賽”以及“英語演講比賽”等各類課外的英語活動。課外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為學生營造出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其能夠充分運用自身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來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
在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學生群體中,英語口語弱化的問題普遍存在著。過度的口語弱化嚴重的阻礙了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發展和提升,因此英語教師應在英語口語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并找出學生口語弱化的根源及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
[參考文獻]
[1] 潘曉迪.淺析獨立學院英語口語教學所處困境.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
[2] 劉麗明.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口語焦慮狀況分析及對策.中國校外教育,2012.
[3] 史虹濤.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實踐分析——以大連大學為例.考試周刊,2014.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