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社會文明的快速發展,人們開始重視個人的身體素質。其中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是個人以及社會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對初中生的體育教學。初中體育能夠對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起到一定的強化作用,所以加強初中體育教學是學生及社會未來發展的共同需求。但是當下我國初中體育教學中還存在一定問題,使得體育教學停滯不前,在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不高以及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基于此,本文將會對當下初中體育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幾點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困境;對策分析
一、 引言
在基礎教育階段,除了要重視學生基本文化知識的培養之外還應該重視對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在綜合素質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身體素質,它對于學生學習以及個人未來的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新課程標準之下給予了初中體育高度的重視,也將初中體育教學的目標及任務做出了重新界定。在體育教學當中除了要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之外還應該要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塑造起來良好的品質,培養出來堅毅的、頑強的品格與毅力。但是當下初中體育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當下的體育教學始終處在困境當中。對此就要對其困境進行分析與總結,以此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
二、 教學當中面臨的困境
(一) 缺乏對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
長時間以來我國的教育模式基本都是將應試教育作為核心,在學校之中教師基本都只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反倒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概括來說就是只重視知識的傳播,不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最近幾年各個學校開始開展新體改,但是這并沒有改變當前的教育模式,整體的教育現狀還是將應試教育作為核心。具體表現為學校對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不重視、教師與學生對其體育活動教學不重視,另外體育教師與其他學科的教師福利不對等,所以其教師心理都存在極大的不平衡現象。另外學校的管理者與相應的教師都只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教育,這是因為文化課知識是中考當中必須要考的,但是體育的占分卻微乎其微。體育是初中課程教育當中的副科,所以它不被重視是當下基礎教育當中普遍存在的客觀問題。總體歸納來說就是體育教學不被重視使得教學效果欠佳,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致也不高。由此在體育課程教育之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標還是很難實現的。
(二) 初中體育教學本身缺乏一定科學性
在進行初中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與教師之間缺乏基本的應用交流,相應的體育教研活動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在體育教學當中仍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基本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是依據自己的感覺和心情進行體育教學內容的安排。學生們的體育訓練活動并沒有完備的科學教學思想作為支撐和指導,也沒有相對比較完善的體育教學計劃為依據,導致教學的科學性嚴重不足,最終體育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幾年,各級政府對學生體育越來越重視,因此在初中升學體育考試之中體育的分值占比越來越大。這就使得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基本都是圍繞考試項目進行教學,這造成教學內容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概括來說就是體育教學活動的不規范以及不科學的行為導致學校的體育教學效率低下,影響到了后期體育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三) 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單一
雖然當下教育部門已經要求各個學校開展新課改教學,并且該教學模式也已經推行了一段時間,但是在很多學校中基本還是沿用原先陳舊的體育教學模式,也就是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先講解,然后學生依照教師所講授的步驟進行深入的練習。但是當下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證實,學生在上課初期的時候基本都是存在一種思維的惰性,這個時候學生們的注意力不夠集中,這就導致學生們在準備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候教師已經都將所要教授的內容全部講解完成。還有一部分學校使用的體育教材仍舊非常刻板和傳統,特別是與實際生活并不相符,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對于體育課缺乏相應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因為學校本身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使得體育教研活動都是流于形式,其課程的隨意性過大。概括來說就是初中體育教學缺乏科學的指導,使得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最終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四) 學生學習體育的技能漸趨淡化
在新課改之中要求體育教學應該要將快樂與健康放在第一位,并沒有限制具體的教學內容。但是實際教學的時候該理念極易被教師淡忘,甚至還有一些教師對其產生了誤解,比如在理念之中倡導健康體育,由此很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過度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所以很多教師基本上嚴禁學生去碰觸有關的體育器材,在教學的時候也摻雜了過多的非體育內容,比如勞動或者是游戲。還有一部分教師對于快樂體育的含義也理解多度,只是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自由玩耍,這只實現了快樂,并未落實體育。還有一些教師在設置課程的時候將一些有難度的內容全部取消了,比如體操以及長跑等。
(五) 教學實踐內容過少,理論內容抽象
當下初中體育課程之中主要包含了實踐與理論,一般理論課相對比較抽象和深奧,課程體系不夠完整。但是體育課本身是一項實踐課程,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初中生一般受到專業知識的限制,對一些專業的學術用語無法理解,所以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都會比較抵觸,無法保證基本的教學效果。
三、 具體的應對措施
(一) 學校要給予體育課一定的重視
對于學校來說應該要重視體育活動,要能夠意識到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學校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對此就要推行素質教育。其中素質教育的實現要求學校要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也就是除了文化課之外還要重視體育等課程。學校要意識到只有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才能夠促進高效率的學習,確保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其中體育活動在提升學生體能方面具有非凡的意義,對此學校要重視體育教育活動。因為只有重視體育教育活動才會加強對體育活動的管理,以此加強對其教研活動的監督,也就會提升教師的福利待遇,強調體育教師的地位。對此學校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途徑去加強體育教師的深造,提升教學水平;另外因為學校對體育教師的重視會影響到教師對待工作的態度,以此做好體育教學。
(二) 注重對體育課當中的思想教育
現在很多學生自身都不夠重視體育學習,在參與體育活動的時候缺乏積極性,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應該要在基本的體育課程訓練當中加強對學生思想上的教育,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也以此提升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配合度和參與度,這樣就能夠促進體育教師的提升。例如,學生在練習跑步之前,因為跑步這項活動本身訓練強度較大,并且形式枯燥,所以很多學生都不喜歡,要是這時候教師能夠給學生講解一些有關跑步運動對于提升自身體能的事件或者是一些優秀的田徑運動員的故事,那么就會加深學生對跑步活動的理解,由此自然而然就可以感受到跑步的魅力,從而提升對跑步訓練的積極性。在體育教育當中教師要使用積極的思想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意識到體育鍛煉對于自身身體素質的重要性,甚至是對于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養成好習慣。
(三) 體育教學應該要做到因材施教
在因材施教的時候教師應該要先對學生做出深入的了解和調查,對每一個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都能夠有充分的了解,然后以此制定出具體的教學目標,以保證能夠滿足學生差異化需求。例如,有學生的體能情況不過關,在立定跳遠的時候甚至連一米都跳不到,這時候要是教師要求其跳一米八,那是極不科學的。對此這就要尊重客觀現實,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其制定出能夠與他們能力相符合的目標要求,以此提升訓練水平。再如,有一些學生未來想在體育事業當中獲得較大的發展,另外他們的運動興趣都非常高,身體素質也很強,這時候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給其安排一定的訓練內容,最好要比一般的學生高,這樣能夠為學生后期的職業訓練打下堅實基礎。
四、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體育教學當中很多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都不高,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本人對體育活動都不夠重視,使用到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使得教學質量低下,等等。在新課程改革推進之后我們應該始終要將學生素質教育的提升作為根本,重視體育教學,通過對教學方式的創新促進學生的核心素質的提升,以此達到體育教學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孫鑫.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4):101-102.
[2]李云霞.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中華少年,2017(32):183.
[3]陳雙娣.基于新課改下的初中體育教學困境分析和應對措施探究[J].文理導航,2017(14):75.
作者簡介:
張志誠,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