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
[摘要]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以口語訓練和表達為主,這與英語教學培養和發展學生使用英語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相一致。口語交際就是交際雙方運用恰當、準確、規范的口頭語言,采用一定的方法進行思想交流的語言活動。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訓練十分重要,它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有必要通過創設語言交際情景,激發學生口語訓練的興趣,營造和諧、輕松的交際氛圍等手段,調動小學生口語交際的積極性,進而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語言規范;情景;交際工具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教育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基本要求》中指出:“小學英語教學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和興趣上。”作為世界性的語言,英語在國際交流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這就對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語交際訓練必然成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培養口語交際的興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開口說英語的重要推動力,是打開口語交際大門的鑰匙。為了激發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興趣,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發自內心的關愛,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激發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愿意說英語,渴望說英語。其次,教師合理安排英語游戲、情境對話、角色表演等多種形式,豐富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和活動,激發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熱情,讓學生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中,自覺地運用所學知識與教師、同伴進行口語交流。為了保持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興趣,教師一定要及時把握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在反饋信息中調整教學策略,激勵學生想說、想問、敢說、敢問、有話說,不僅在課上說,課后也要多說,讓他們有說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始終保持較濃的英語口語交際興趣。
二、樹立口語交際的自信心
人的自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學習、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教師利用課堂時間,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學生大聲朗讀,積極背誦范文、精彩語段和習慣用語,打好堅實的英語基礎,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形成較強的自信心,使他們有勇氣、有能力開展口語交際。學習伊始,許多學生雖然對英語很感興趣,可總擔心自己說不好,被人笑話。這時,教師要設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他認為自己能行,大聲說出英語。教師應多給學生一些肯定和鼓勵,少一些批評和指責,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日常生活中,學生已在無意中接觸了一些比較簡單的英語日常用語,如“Hello”“Good morning”等,以此為開端,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抓住時機對其進行肯定和表揚,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告訴他們“Well begin is half done.”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就能逐漸消除運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能自信地大聲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三、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
語言產生于特定的環境,語言學習和使用需要語言環境的支持。小學生學習英語,缺少像學習母語時真實的語言環境,在英語課堂上要想讓學生準確、流利地用英語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和會話,就必須創設較為真實的語言情境,幫助小學生感知、理解、掌握和運用英語。創設情境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直觀教具展示法,即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或體態語言來教學。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多媒體課件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更便捷、更生動形象的輔助手段。如在“一般過去時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然后拿著噴壺邊做澆水的動作,邊問學生:What am I doing?Ss: Youre watering the flower.教師回答:Yes, youre right. I am watering the flower.(板書)
然后,教師拿出一朵盛開的花朵圖片覆蓋在花蕾上說:I watered the flower just now. So the flower becomes big. 引出“I watered the flower just now.”(板書,與上個句子形成比較)。又如:在教eat 一詞時,教師拿出一個蘋果,先自己吃一口并說:I am eating apple. Would you like to eat apple?學生立刻舉手。教師請幾名學生品嘗蘋果,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斷地重復eat 的讀音。教師提問說:Who would like to eat apple?(Who wants to eat apple?)然后點名讓學生上臺吃蘋果:Ok, eat it,please.再向教室內的其他學生發問:Whats he /she doing?學生回答: He/ She is eating apple.當第二個上臺的學生品嘗蘋果之后,教師再詢問第一個吃蘋果的學生:What did you do just now?學生回答說:I eated apple.
在這個情境教學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eat這個單詞,并且很自然地通過自身的體驗,更好地理解了過去時態這一語法知識。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以口語交際為支撐點,讓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學習新的單詞和詞組,幫助學生感知、理解枯燥的語法知識,比單純地講解語法知識效果好得多。
四、營造輕松的口語交際氛圍
英語學習有時枯燥、乏味,教師要有意識地營造輕松、融洽的英語交際氛圍,改善這一狀況。首先,教師在課堂上盡量用簡明的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輔助一些體態語幫助學生理解,少用或不用漢語,使學生耳濡目染,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其次,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如可以設置一些小游戲,編一些歌謠、分角色朗讀或課本劇表演等,盡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大膽進行交流。最后,布置一些口語作業,形式要靈活,多讓學生做視聽訓練,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設立英語角,在教室墻面上開辟英語專欄,在教室的書架上放一些內容簡單、趣味性較強的英語畫刊,讓學生將日常學習用品貼上英語標簽;在教室門口設置具有本班特色的英漢雙語牌。這些做法,意在強化學生的無意注意,讓學生于無聲之中掌握這些單詞。與此同時,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榜樣和示范作用,在課堂上用英語與學生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同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允許學生出錯,做到適當、恰當地糾錯,以鼓勵和表揚為主,讓每個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口語交際。
五、適時開展小組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所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是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而設定的。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留心各小組的學習任務進展情況,啟發和引導小組內部及小組之間的互動,適時為學生間的言語交際活動提供單詞、句式、語法等方面的幫助。另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組織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小組會話比賽、聽力競賽、單詞接龍競賽、段落記憶競賽、快速閱讀理解競賽等,將競爭機制引入小組學習,增強小組成員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師要持之以恒,將其貫穿在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來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進而推進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改革,加快素質教育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張雯雯.提高小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策略[J]英語畫刊,2016,(13).
[2]劉玉青.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J]教學研究,2015,(23).
[3]陳鳳民.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J].校園英語,2016,(19).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