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經濟全球化進程,金融經濟獲得了更多發展機會,最初金融經濟是從實體經濟中產生的,和實體經濟有著密切聯系,觀望這些年來這二者的發展狀態,不難發現,二者之間的關系似乎有分離的趨勢。顯而易見,這樣的結果對社會的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所以現在要盡可能改變這種局面。本文就金融經濟這種逐漸分離于實體經濟的現象進行一定的描述和分析,并就應對這種現象可采取的措施進行思考。
關鍵詞:金融經濟;實體經濟;分離;思考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并不是現在才出現分離的情況,在上世紀就有了這種趨勢,不過在近些年來,這種情況變得更加明顯。對于社會整體的經濟發展就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盡管金融經濟的發展確實已經為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二者的不協調終究會產生一些問題。因此,這種分離現象受到眾多專業人士的關注,很多人對此進行研究,希望可以對這兩種經濟分離的現象加以改善和解決,讓經濟得以健康地發展。
一、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現狀及對此看法
對兩種經濟間出現的這種分離,經濟學家們大致有三種看法。有些人對二者之間的關系理解是二者之間存在服務關系,服務對象是實體經濟,而如今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就造成了威脅。他們認為金融市場中交易成本較低,對短期的投資者將產生較大吸引。但巨大數量投機行為的存在將使價格被扭曲,并引起負面效果,這些金融資產的擴張在穩定性上將具有很多風險。并對經濟系統產生較大的破壞。并且金融的國際化特點將在帶來飛速增長的交易量的同時,將一個國家出現的金融上的混亂波及到國際上,也出現了認為金融經濟會對實體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程度上的約束這樣的看法。還有些人傾向于認為這種分離是必然發生的,這是金融經濟的發展中必然存在的一個問題。這是由金融經濟本身的一些特點比如能夠獨立使信用擴張等來決定的。
另一些人的看法則是前兩種的中和。他們認為這種分離是一種伴隨著金融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現象,但它將造成的破壞性則很大程度由政府的相關政策來決定。他們認為這種分離是由過度投資產生的,但也和一些不完善的政策有關。
二、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分離的現象
1.金融企業出現不斷擴大與兼并的情況
金融企業涉及的領域一直在增多,并出現了一些金融企業兼并的行為,令國家經濟的發展失去平衡。兩種經濟出現分離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二者數量上產生的嚴重不平衡,顯而易見,通過部門數量等方面都可以預測這樣的結果。盡管金融企業的這種擴大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也造成了對金融行業的巨大沖擊,假如沒有合理的約束存在就將加劇金融風險。
2.實體經濟在發展中出現問題
當出現如今這種分離現狀時,自然會對實體經濟今后的發展造成阻礙。因為,隨著金融經濟的發展就避免不了要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投機行為。而這一點確實與實體經濟存在一定差別,對此并沒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3.兩種經濟的比例出現嚴重失調
對二者之間的現狀來說,在數量上呈現一定的差異,實體經濟部門相對較少一些,并且規模上也較小,兩種經濟的比例出現嚴重失調。如果二者之間的關系比較協調,那么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十分有益。而現在這兩者呈現的卻是完全相反的狀態,即發展與衰退,如果這種狀態繼續這樣保持下去,那么危害也就隨之而來。
三、金融經濟從實體經濟里分離的緣由
在產生的先后上,實體經濟較早,反觀現在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就能理解曾經二者之間的發展速度,現在金融經濟確實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對方,并且為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同時也是一個挑戰。造成如今這種局面出現的原因較多。大致看來,導致二者分離的原因有下面幾點:
1.金融經濟所占比例空前增大
兩者之間的關系本就是相輔相成的。而且從產生來看,也有一定的先后順序,實體經濟是基礎,但是展望目前的經濟發展趨勢,全球經濟的活動已和往日不同,開始不受國界的限制。同時金融經濟獲得較快的速度發展,比例也在逐漸增長,金融經濟已在國家的經濟中變得越發重要,這種較快的發展速度和在國家經濟中的占比不斷增加,導致金融經濟在很多方面都逐漸超越了對方。同時,金融經濟的產品普遍具有可在短期內就獲得增值與回報的特性,與實體經濟中較長的投資周期相比,金融經濟在這一點的優勢較為明顯,對于它本身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對另一方則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風險。
2.技術發展產生的影響
由于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給金融經濟也提供了更大空間。科技的發展促進了很多方面的發展,經濟上也很突出,讓金融經濟獲得更快發展。現在兩種經濟的關系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它從實體經濟中分離出來,并在種類上得以增加。科技方面的相應進步卻使金融經濟獲得從實體經濟中擺脫出來的機會,不斷增加網絡上的各類交易平臺以及不斷拓展的交易范圍都令金融經濟的生長進度獲得提高,并遠高于對方。
3.國家金融經濟的制度尚不夠完善
兩種經濟的分離較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與此有關的經濟制度的自由化。由于大部分國家已逐步取消了對金融經濟的相關限制,使國際中的資金流動越加頻繁,同時由于大量的金融資本流入,國際國內貿易均得到更多發展,更多國外資金被吸引,對國際金融起到了促進作用。除此之外,由于我國在金融管制方面越加寬松,這種金融管制方面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令國內的金融行業擴張迅速的同時許多金融企業不惜降低價格競爭市場份額,這也讓金融經濟的交易數量獲得很大提升。
四、應對兩種經濟分離狀況的相應措施
近年來,飛速發展的金融經濟已對實體經濟的運行產生了一定影響,各國頻發的金融危機便是最好的實例。唯有令二者實現有效結合并相互促進,才能讓經濟更加穩定、繁榮。因此,若能對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那么也將對社會整體的經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1.強化實體經濟的發展
國家應從多方面對實體經濟提供支持,在技術上向其提供相應的幫助。應對傳統行業實施一定的改革,對其中的技術含量加以提高,不只是追求產量上的優勢。對相關產業的科研進行資金及政策上的支持,提倡科技創新。目前,伴隨網絡科技的發展,網絡平臺上更多金融經濟被建立起來,交易的范圍更加擴大,交易的方式更加便捷,讓金融經濟逐漸占領了較高的地位。國家應促進信息化技術研究,讓實體經濟更多向國際發展,并就網絡上的金融交易采取一定的管制,這種對金融經濟采取的一定制約將對其帶來的負面結果進行控制,促進二者的和諧發展。同時,妥善對兩種經濟的關系加以利用,讓金融更多為對方進行服務,促進小型和微型企業的發展。讓兩種經濟各得其所、各盡其用,相互成就,從而取得更好的發展效果。
2.保留金融經濟一定程度的自由化
應給金融經濟保留一定程度的發展空間,不能為改變這種不均衡的狀況而單一僅注重實體經濟發展。雖然金融經濟的發展將會對整體經濟產生一定的風險,但在提升匯率方面它還是具有較大的作用,可吸引更多投資。因此,發展實體經濟時要對金融經濟的自由化進行一定保留。這將對改變融資現狀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政府可在融資中減少干預。
3.適當對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進行放寬
雖然國家當前針對如今二者之間的狀況完善了有關的制度,并有利于實體經濟。但實體經濟在發展中仍有一定不穩定現象存在,如果對貨幣政策與信貸政策進行適當放寬,可令金融經濟對對方的支持得到保證。國家應綜合地對經濟現狀進行考慮,在適當時相對降低借貸時的利率,采取一定寬松的信貸和貨幣政策,為一些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五、結束語
本文對現有的一些針對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的分離狀況的觀點展開陳述,并對該種現象和原因展開總結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應對策略。事實上。金融經濟若想長遠發展無法離開實體經濟,對金融經濟應樹立正確的定位,并注意保證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這樣才能確保經濟發展的相對穩定。與此有關的部門也要盡可能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使二者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協調,推動整體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卓姁.淺談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7(24):128.
[2]都春峪.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 No.577(02):78-79.
[3]賀新新.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8,No.228(10):104.
[4]趙蕊.關于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相關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 2017(08):305.
[5]李雨霖.淺談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J].經營管理者,2017(21):258.
[6]許德宏.淺談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關系的反思[J].經貿實踐,2017(24):145-146.
作者簡介:朱亞鋒(1982.07- ),男,漢族,上海市長寧區人,本科學歷,復旦大學金融系,研究方向:金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