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貞 馬紅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因此,應當建設“專業化”的班主任隊伍,促進學生的發展。文章從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的現狀著手,提出了幾點解決小學班主任“專業化”問題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現狀;對策
較之其他學科的教師,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更為密切,對學生的影響也更為深遠,所以有必要提升班主任的綜合能力,促其實現“專業化”。
一、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的現狀
(一)思想存在誤區。小學班主任專業化中存在的首要問題便是思想存在偏差誤區,因為有不少的教師認為自己完全可以勝任班主任這個崗位,只是學校的領導沒有給予其機會罷了。例如在學校中就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景,當學科教師在進行學科教學時,若是學生不遵守其課堂紀律,那么教師就會說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不到位,會批評所有的學生,甚至是指責班主任,認為若是自己“就任”班主任一職,一定能做的更好。其實這是學科教師的一種認知誤區,專業能力強并不代表也能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因為班主任不僅需要付出較多的時間與精力,還需要具備專業性,此處的專業性要求班主任具備教育學、管理學等知識,才能以此為支撐,做好具體的班級管理工作,不是任何一位教師僅憑教學經驗就能做好的。
(二)輕視理論學習。對于“班主任專業化”這個概念,教師群體中有持觀望心態的,也有持抵觸情緒的,這部分教師實則是欠缺“班主任專業化”的認識,因為他們一致認為做好班主任工作,只需積攢教學經驗即可,實則不然,學生與學生的性格特征與成長環境都不同,同樣的方法用在其他相似問題的解決上,可以會起到反效果。例如有一位老教師在講述自己的教學經歷時曾提到,在學習班主任專業化的相關知識之前,他一直都能憑借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應對學生的種種突發事件,直至遇到一位心理有障礙的學生,才改變了這種錯誤的想法,因為他將以前相似的經驗用在解決這位學生的問題時,方法“失靈”了,因此,他開始學習“班主任專業化”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充實自我,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成長。
(三)道德水平不高。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雖然仍對教師抱有敬畏之心,但是民主意識也越來越強,但有部分教師不能適應這種時代的變化,在教學中總是將自己放在“權威”的位置上,讓學生“聽從指揮”、“服從指揮”,這種缺乏民主的班級管理模式,不僅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與教師“對著干”,也容易讓學生受教師過激言語的刺激,影響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解決小學班主任“專業化”問題的對策
(一)專業能力方面。從專業能力角度實現“班主任專業化”,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進行:第一,提高道德素養。正所謂“德才兼備”,“德”在先,“才”在后,雖需兩者并重,但也足以體現道德的重要性,因此,應當著重提高班主任的道德水平,以德行促教學,畢竟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不成熟,若是教師的言行有失,容易給學生留有心理陰影,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第二,樹立專業意識。意識是行為的先驅,因此,應當先行糾正教師的錯誤認知,讓他們能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學習班主任應當具備的知識與能力[1];第三,提升綜合能力。也即班主任在課后時間,應當合理運用網絡資源,積極學習管理學、教育學與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培養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才能將這些知識用于實際教學,促進學生的成長;第四,提升心理素質。一方面需要學校建立心理咨詢室,讓專門的心理教師輔助班主任提升心理素質,增強應變能力,當學生發生矛盾的時候,能及時解決。
(二)制度建設方面。制度既能指導具體的實踐工作,也能激勵班主任積極進取,提升綜合能力,實現“專業化”,因此,不妨從以下角度著手,建立相應的制度:其一,選聘制度。學校在選派班主任的時候,不僅要考察待選教師的教學經驗,還應考察該教師是否熱愛學生、是否熱愛教育工作、是否具有開拓創新的能力、是否具備綜合能力以及是否有強健的體魄,只有將這些因素全部納入選聘制度,才能有效保證班主任隊伍的質量;其二,職稱制度。教師有專門的職稱評定制度,但是班主任卻沒有,這使得班主任缺乏進取的動力,因此,應當制定有關班主任的職稱評定制度;其三,激勵制度。也即從班主任的精神建設出發,給予班主目標激勵、責任激勵、情感激勵,帶動班主任進一步學習專業技能,提升管理水平;其四,培訓制度。培訓制度的開展要借助社會各方的力量,例如教育局可以組織關于班主任技能的展示比賽,培訓機構可以優化課程體系,學??梢岳冒嘀魅卫龝魇凇皩I化”的理論知識等。
(三)社會配合方面。班主任專業化建設仍是教學的一部分,因此,就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配合,一方面,此項工作的開展要贏得家長的支持,畢竟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軌跡是“兩點一線”,除了學校進行專業化的培養以外,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無論是家庭環境,還是家長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影響都非常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與班主任的工作內容,讓家長理解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的必要性,積極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促進教學的開展;另一方面社會的理解[2],因為目前實行的是應試教育,這種教育模式比較注重學生的成績,所以一旦學生的成績下滑,家長以及社會各界就認為班主任沒有做好教育工作,更有一些媒體趁機做不實報道,詆毀班主任,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班主任要面臨的工作壓力非常大,反而沒有心思與精力進行深造,因此,為提升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有必要贏得社會各界的支持,才能讓學校充滿正能量,讓班主任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提升專業能力,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的“專業化”建設,不僅需要教師積極進取、努力學習,提升自我水平,還需要學校進行綜合性改革,優化各項制度,更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
參考文獻
[1] 陳淼燕.淺談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J].甘肅教育,2018(19):43.
[2] 戴秀梅.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方式的實證研究[J].教書育人,2018(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