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濱
【摘 要】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把安全生產作為民生大事,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中。本文通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石油行業安全保護管理模式進行淺顯的了解和研究,找到存在的問題,提出措施,從而更好的構建安全保護管理模式,助力石油行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油田;安全環保;新形勢;策略;應對辦法
十九大報告里的“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提到的“安全感”一詞……這些都體現了,新時期新形勢下,國家對安全工作的重視。如今,安全環保的法規標準要求越來越嚴,企業違法違規的風險越來越大,國家和政府對事故事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社會大眾對事故事件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事故事件的問責力度越來越強。所以,針對當前形勢,研究探討安全環保問題顯得非常重要。
一、新形勢下暴露的安全環保問題
(一)安全環保責任沒有切實落實到位
沒有將相關的責任落實到位,并且少數機關單位領導承包要害部位的安全檢查沒有落實到位,僅是流于表面。一些基層領導對承包點存在的問題只提出了整改意見,卻沒有將整改意見“繼續跟蹤處理”。提出的問題不具有針對性,缺乏嚴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從而使一部分員工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第二,在隱患排查以及治理中存在許多的問題,重大隱患有專項資金投入,整改及時,但是零星的、小的隱患一方面重視程度不夠,主動性不強;另一方面,零星隱患眾多,沒有專項資金解決。第三,應急管理不落實,表象化。應急預案的編制沒有經過有效評審,僅僅把完成演練記錄作為目的,演練有時更多地作為一種表演,失去了真正意義,有些演練雖然上下各級經過反復籌劃、模擬,但程序不夠嚴密,實用性不強,導致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較低。第四,環保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工農關系處理難度大。由于油田開采工作大多數是在沙漠、隔壁、農田進行生產作業,環境污染時有發生,油田各類危廢物的處理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二)意識不強,職責不清
一是領導干部安全意識不強,職責不清,責任不明確,對自己負責的安全環保工作不夠重視;二是企業依然存在重生產輕安全的思想,作為生產單位,依然沒有完成新形勢下思想的轉變,沒有意識到安全環保問題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三是安全制度不夠規范,各種安全文件繁雜,猶如打補丁一般,沒有統一的規范,缺乏系統性,在執行的時候存在較大困難,監督人員隨意性較大,基層員工無所適從;四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投入的主動性不足,對于安全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更新滯后;五是油田工作崗位類型多,工藝繁雜,危險場所多,存在各項安全隱患較多;六是員工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對員工培訓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統一的教材,缺乏獎懲和監督機制,員工安全技能不足。
二、新形勢下安全環保面臨的挑戰
新的形勢下安全環保也面臨新的挑戰。(1)技術設備方面:安全檢測檢驗技術與國外差距較大,安全技術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2)人力資源方面:個別員工安全觀念意識薄,缺乏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和意識。員工安全培訓考核上有較大空白,HSE的專業知識和安全技能還要進一步提高。(3)制度方面:安全管理制度尚不夠科學完善。(4)運作方面:風險評估和應急預案尚不能滿足現實需要。(5)一些承包商游離于QHSE監管之外,部分承包商施工質量和蠻干現象令人擔憂,仍存在“三違”現象。(6)監管深度細化不夠。在各個環節、各個層面的監督管理工作還需要進一強。由于某些環節缺乏監管,導致工在制度執行上流于形式,或不按制度執行,對安全生產造成不良影響。
三、在新形勢下解決安全環保問題的應對措施和方法
(一)利用新媒體,開辟安全宣傳新陣地。
隨著近年來新員工的涌入,員工隊伍整體呈年輕化趨勢,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針對性高,有著十分顯著的宣傳優勢。我們要把“新陣地”作為突破口,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讓干部員工通過搜索、“掃一掃”,關注安全微信。嚴格把關提高信息質量,結合每周生產運行工作和QHSE培訓內容,定期發布生產安全上的工作動態和工作提醒,普及安全知識,吸引干部員工們關注安全微信,讓干部員工享受無“微”不至的安全生產信息服務,實現QHSE工作與群眾工作的有機整合和良性互動。
(二)整合多方資源,加強安全培訓力度。
積極推進安全培訓教學改革,多搞短期強化培訓,推廣個性化、差別化培訓,利用網絡推進遠程教育培訓。整合師資力量,從安全總監、安全主管、到安全監督責任師,都可以將其所學分享給員工。采油廠集輸大隊在安全培訓方面,最大化的利用現有資源,推行“點題、破題、匯題”安全培訓練兵法,由安全員和技師組成的教師團隊,突破傳統“你講我聽”的培訓方式,嘗試以解題為主線的崗位練兵法。相比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點破匯”通過大隊出題、安全員選題、員工破題三個方面,使得單向的安全知識灌輸變成由員工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一個過程,大大提高了安全培訓的積極性。他們加強《安全操作規程》、《HSE問題清單》及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訓力度,將理論知識與現場實地操作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系統設備流程、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規范管理流程、嚴格直接作業的審批程序。
石化企業動火、進入受限空間、高處、吊裝、臨時用電、動土、檢維修、盲板抽堵等作業均具有很大的風險。嚴格直接作業的審批程序管理,就是要審查作業過程中風險是否分析全面,確認作業條件是否具備、安全措施是否足夠并落實,相關人員是否按要求現場確認、簽字。同時,必須加強作業過程監督,作業過程中必須有監護人進行現場監護。縱觀整個石化行業,作業過程中因審批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導致的人身傷亡的事故時有發生。拿高處作業為例,現河廠制定嚴謹審審批程序,2-5米的高處作業由基層隊負責人審批,5-15米的高處作業由三級單位負責人審批,15米以上的三級、特級高處作業,由廠工程部門、安全部門審批,施工單位作業負責人負責向所有涉及作業人員解釋,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在操作票上簽字。流程的規范、程序的嚴謹,讓權責更明確,提升領導干部履職能力。
(四)開展排查整改,全面治理突出隱患。
對關鍵崗位、易發點等進行隱患重點看管。重點對罐區、井場等重點要害場所,以及新工藝、新設備、新人員等新變化的隱患排查;加強大型設備安裝、檢修等重點工程的隱患排查。采油廠制定事故隱患年度排查計劃,并按計劃組織開展好廠級、管理區、班站、崗位四級隱患排查活動,同時推行“對賬單”檢查,即對照以往各級檢查發現的隱患,逐一對表看是否真落實、真整改;所有隱患都建檔等級、分級治理、銷號驗收、隱患分析、隱患閉環管理工作,確保排查內容與實際相符,排查臺賬(記錄)與實際相符。
(五)強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安全生產問題。
加快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修訂,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強化基層監管力量,著力提高安全生產法治化水平。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解決安全環保問題的措施的主要特點就是變事故后處理為事故前預防,進一步提升我國石油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滿足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在思想上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順應新時代,轉變觀念,開拓創新,增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大力加強員工的安全環保意識,不斷提高油田的安全環保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林旭.石油安全環保監督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石化技術,2016,(4):201.
[2]李峰.油田企業安全環保隊伍建設研究[J].中國化工貿易.2013,(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