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霞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對高校建設、教育水平提升投入的資金不斷增加,如何讓有限的資金投入發揮最大的使用價值,是高校財務處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而財務工作、資金使用歸根到底是通過人決策實現的,高校財務人員不僅決定著資源分配,而且對高校發展、雙一流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打造一支具有專業性、可靠性、高素質、創新性的財務人才隊伍也是高校建設需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財務? 人才培養? 隊伍建設
2014年11月17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直屬高校直屬單位財務隊伍建設的意見》。該《意見》明確提出了充分認識加強教育財務隊伍建設的緊迫性、切實落實單位領導班子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總會計師管理制度、嚴格按要求選好配好財務機構負責人、加強財務人員配備和規范管理、切實提高財務干部的素質和能力6部分。
高校財務是高校穩定發展最重要的部門,而高校財務工作的高效完成離不開專業的財務人才隊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高校財務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性、復合型、全面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強化高校財務管理、建設財務綜合人才隊伍體系已經刻不容緩。
一、當前高校財務人才建設面臨的現狀
(1)財務人員不足,隨著國家對高校教育經費的投入不斷增加,985、211院校的經費基本都在幾十億以上,而高校財務人員基本在二三十個之間,面對幾十個億的高校經費報賬,財務人員面臨的工作量可想而知。由于高校編制有限,每年只能增加極少數的新人員,招聘條件也較為嚴苛了,招聘對象大部分是財務專業相關的碩士及以上人員,更多的是招聘非在編人員,這種招聘方式門檻較低,人員素質層次不齊,晉升空間小,流動性大,管理難度高,財務人員的不足,導致全校師生報賬服務效率不高。
(2)人才培養目標較為單一,高校財務招聘大部分是財務會計相關專業,沒有形成跨專業、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尤其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對財務信息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很多財務老師無法適應新的工作模式,學習接受新事物較為緩慢,難以勝任復合型任務。同時,財務人員崗位輪換欠缺,不同科室之間業務交流不多,缺乏業務多面能手。同一科室之間不同工作也有不同分工,基本都是有專人負責,這種工作模式往往會出現專人崗位離職,業務“斷電”現象。
(3)崗位培訓較少、內容相對單一,高校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大部分是針對固定業務以及相關政策的學習,隨著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建設發展,傳統的崗位培訓、考核機制不能很好的銜接新時代下的工作模式,相應的課程體系、學習內容與實際業務的需求差距越來越大,不再適應財務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的要求。
二、針對以上問題,要從高校實際情況出發,按重要程度有序解決
(一)開拓創新,培養復合型人才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已經不是專一技能,更多是全面復合型的人才。高校財務人才建設也需要隨時代發展潮流,以財務知識為基礎,多點延伸,對精通財務人員進行計算機知識培訓,力求財務人員能力全面化、系統化。同時在人才隊伍招聘過程中,除了結合財務專業,也要進行計算機專業人才招聘。
(二)加強教育培訓,提升隊伍專業素質
高校財務人員忙于日常業務,對自身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較少,高校負責人應該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學習校內財務規章制度以及新的政策法規,理論結合實際,拓展工作思路,不同科室與崗位之間要加大業務交流,不同科室可以將自身業務做視頻與音頻教學,利用信息化平臺,更方便的將業務流程傳遞。
(三)建立完整的激勵制度
將高校財務人員的自我價值與教育事業發展相結合,通過合理的激勵制度實現個人價值的提升。學校財務人員很大一部分人員是非在編人員,保障這一部分財務人員的價值體現對財務團隊人員崗位的穩定具有重要性。重視崗位的職責分配,尤其是財務工作學習交流與職稱評級,根據實際情況,優化財務內部控制以及績效評價,調動人員工作積極性,實現財務隊伍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總之,高校財務發展離不開人才隊伍,高校財務人才隊伍的建設要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以人為本,結合互聯網技術,多角度、全面構建人才隊伍,發揮人才資源優勢,提高財務人才力量,為雙一流高校建設打下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春暉.對教育部《關于加強直屬高校直屬單位財務隊伍建設的意見》的思考[J].商業會計,2016(07):74-76.
[2]崔洪俊,崔文斐.財務管理視角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內部資源優化配置研究——以山東省屬30所普通本科高校為例[J].教育財會研究,2016,27(0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