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建構主義為基礎的“支架式教學”是一種提倡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支架式教學”強調運用情境、討論、對話等要素來為學生搭建適宜的,可以促使他們漸漸攀升的“腳手架”,從而讓學生有意義的建構知識。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 初中數學? 案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038-01
“支架式教學”指教師引導教學的進行,使學習者掌握、建構和內化所學的知識技能,進而使他們進行更高水平的認知活動。筆者傾向于將支架式教學定義為以建構主義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內,以學生目前的發展水平作為教學基礎,同時教師也可運用多種方法去引導學生構建有序的認知系統,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中不同類型支架的應用:
1.運用范例支架進行教學
范例就是舉例,它是合乎學習目標要求的學習成果,常常包括學習中特定主題的重要探討步驟、典型成果方式。
比如在數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冪的的乘方”時,因為學生已探討過“同底數冪的乘法”的過程,教師不妨只提供一個范例支架,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主探求。首先在上課開始引導學生回憶同底數冪的乘法的探究過程:
1.練一練:計算以下各式:
(1)75×72=____
(2)a3×a2=____
(3)5m×5n=____
問:你在上面的計算中發現了什么規律?
結論:_________
一般地,對于任何底數a與任意正整數m,n,
因此,我們有:
am·an=am+n(m,n都是正整數)
即: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再按照這個范例探求冪的乘方,過程如下:
1.練一練:計算以下各式:
(1)(52)3=52×52×52=____
(2)(a2)3=a2·a2·a2=____
(3)(am)3=am·am·am=____
問:你在上面的式子中發現了什么規律?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
再請學生按照呈現的范例流程自主完成探究過程。
范例支架避過了瑣碎、模棱兩可的言語解釋。教師運用范例支架不僅給學生發揮主動性提供了成長空間,并且還可以激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致。
2.運用概念圖支架進行教學
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還可以使用概念圖進行講解。也就是說,教師在上課開始之際可以先依照自身對知識的把握畫出各知識點間的關系,同時構建出概念圖。概念圖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將要學習的內容一清二楚,還可以保證知識的全面性。
教師在利用概念圖進行教學時需注意的是:
(1)首先厘清各個知識點間的關系,找出知識點的核心內容,再由核心內容向四周輻散,以致推動我們建立出完整的概念圖。
(2)對于概念圖的枝干部位,不妨選取少許和其上層知識點相關的概念進行增補或者做更加具體的分類。
并且,在課程結束或學期末,教師還能夠通過概念圖復習本學期或本班的教學筆記,使學生能更徹底地掌握所學知識。
“支架式”教學模式對數學教育具有一定幫助,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新數學教育觀念。支架式教學可以讓教師的“主角舞臺”轉變為師生“對話”,讓教師的身份真正轉化為學生的朋友。支架式教學看重師生、生生間的合作與交流。這利于形成民主融洽的課堂氛圍,同時也有利于培育學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加強數學自信。在支架式教學中,教師由“灌輸”轉為“引導”,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這有利于增強師生間的聯系,也可使師生彼此成長,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艷.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支架式教學模式探討[J].當代教育科學,2012.
[2]殷建偉.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
[3]郭艷軍.支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4]洪樹蘭.數學“支架式教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
張慧英(1996-),女,山東聊城人,聊城大學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