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論文選擇中日味覺詞進行研究,重點分析味覺向其它四感覺的轉(zhuǎn)用,并選取中日文里表示味覺“酸、甜、苦、辣、澀”的幾個基本味覺詞,探討了味覺向五感覺之外的意義轉(zhuǎn)用情況,并對比分析了兩國語言在五感覺意義轉(zhuǎn)用之間的異同。
關(guān)鍵詞:中日味覺詞;意義轉(zhuǎn)用;對比
作者簡介:景海萍(1985.6-),三亞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xué)、日本文化。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2--02
表示味覺的詞叫作味覺詞,中日兩國語言當中,味覺詞除了本身表達的味覺方面的意思之外,還可以用來表示聽覺、視覺、觸覺和嗅覺等。這種用法被稱為味覺詞的共感覺比喻用法,也就是說,味覺詞作為派生意義表達其它四種感覺。這種比喻用法在中日味覺詞當中使用頻繁,本文選取中日味覺詞,具體分析味覺到觸覺、味覺到聽覺、味覺到視覺、味覺到嗅覺之間的意義轉(zhuǎn)用,同時探究中日味覺詞用于五感覺以外的意義轉(zhuǎn)用情況,明確中日味覺詞在五感覺之間和五感覺之外的意義轉(zhuǎn)用異同。
一、味覺向其它四感覺的意義轉(zhuǎn)用
1、味覺→觸覺
用味覺詞來生動地表現(xiàn)出觸覺的意思,則為味覺向觸覺的意義轉(zhuǎn)用。味覺向觸覺的意義轉(zhuǎn)用情況,兩國語言當中都有。
例:渾身酸痛。腳發(fā)麻了。胸口發(fā)辣。車軸發(fā)澀。
上面例子里的“酸、麻、辣、澀”這些漢語里的味覺詞,都是指觸覺?!皽喩硭嵬础钡摹八帷敝敢驗樯』蚱v而身體通脹無力的樣子;“腳發(fā)麻了”的“麻”指腳部經(jīng)絡(luò)不通引起的觸感發(fā)麻;“胸口發(fā)辣”中的“辣”指胸中怒火燃燒的痛感;“車軸發(fā)澀”中的“澀”則指物體表面不光滑,粗糙的觸覺。
同樣,日語里也有類似用法。
例:この包丁は甘い。渋い戸??冥蛩幛盲绚筏谱⒁猡蚺cえる。
“甘い”原指甜味,但是上面例子中則指刀不鋒利、遲鈍的觸感;“渋い戸”中的“渋い”原指澀味,這里指窗戶不光滑,不能順暢的打開的觸覺感受;而“口を酸っぱくして注意を與える”中的“酸っぱく”一詞,是日語味覺詞“酸っぱい”的活用形,表示酸的味道,此處指口中發(fā)酸的觸覺意義。
2、味覺→聽覺
兩國語言中,味覺詞用作聽覺的情況也有。
例:音色甜美??酀穆曇簟Uf話酸溜溜的。
“音色甜美”中的“甜”此處指聲音聽起來柔和溫暖;“苦澀的聲音”中的“苦”和“澀”,都是指聲音聽起來讓人不舒服,聲音不順暢的聽覺意義。而“說話酸溜溜的”中的“酸”則指說話帶有諷刺、鄙視等聽覺感受。
日語當中也有同樣的用法。如:甘いメロディー、渋い聲等?!案胜ぅ幞恁钎)`”中的“甘い”原義是味覺上的甜,但是此處指聲音聽上去甜美動聽;“渋い聲”中的“渋い”指聲音聽上去苦澀、低沉,屬于味覺詞轉(zhuǎn)化為聽覺使用。
3、味覺→視覺
漢語里存在甜甜的笑容、苦澀的表情、淡妝等表達方式?!疤鹛鸬男θ荨敝械摹疤稹敝傅氖强瓷先バΦ拈_心,笑容燦爛;“苦澀的表情”中的“苦澀”指表情凝重、面色沉重的視覺感受;“淡妝”中的“淡”原指味道清淡,此處指妝容輕淡、讓人看著舒服美麗的視覺效果。
日語里也有如“甘いマスク、まずい顔、渋い色”等的說法?!案胜ぅ蕙攻敝械摹案胜ぁ贝颂幹溉说耐饷财痢⒂绪攘?“まずい顔”中的“まずい”原指味道難吃、不好吃的意思,這里指面容看上去痛苦的視覺感受;“渋い色”中的“渋い”原指味道澀,這里指視覺顏色古樸、不鮮艷的意思。
4、味覺→嗅覺
味覺詞轉(zhuǎn)用為嗅覺的用法,中日文中也都有。漢語里“甜膩膩的香氣、玫瑰花香甜美而濃烈”中,都是把味覺詞“甜”作為嗅覺詞運用的,指氣味聞起來甜香、讓人有種幸福感。
而日語里也有類似的表達?!案胜は悚?、おいしい空気”中的“甘い”指香味聞起來甜甜的、沁人心脾的嗅覺感受,“おいしい”原意只好吃、可口的味道,這里指空氣聞起來清新、舒適。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漢語和日語里都存在味覺詞除了作為本身意義,表達味覺而被使用外,同時也都存在向其它四種感覺:觸覺、聽覺、視覺、嗅覺的意義轉(zhuǎn)化的表達方式。
二、味覺向五感覺以外的意義轉(zhuǎn)用
1、酸
如上所述,漢語和日語里表示味覺的“酸”都存在味覺向其它感覺使用的情況,除此之外,漢語里的“心里酸酸的、酸秀才、日子的辛酸”等表達方式里,味覺詞“酸”表達的是人心里的不愉快、迂腐、生活的艱辛等意思,從意義轉(zhuǎn)用的角度來看,這種用法屬于味覺詞向五感覺之外的意義轉(zhuǎn)用。日語里“辛酸をなめる、酸いも甘いも噛み分ける”等句子,其中“酸”比喻生活的艱辛、不易,也屬于味覺詞向五感覺外的意義轉(zhuǎn)用。
比較分析,可以看出,漢語里的“酸”既可以指人心里的情感和人的窮形貌,也可以只生活的艱辛,但是日語里的“酸”只有表示生活艱辛的這一層比喻意義。而且,漢語里的“酸”如“窮酸相、寒酸”可以表達人意志消沉、不思進取、生活窘迫的狀態(tài),而日語的“酸”則沒有這種意義轉(zhuǎn)用。
2、甜
兩國語言里表示味覺甜的詞匯“甜”和“甘い”,意思多樣。漢語里“甜蜜的生活、睡得香甜”中的“甜”表示生活幸福、睡眠質(zhì)量高等方面的意思,是味覺向五感覺外的意義轉(zhuǎn)用的體現(xiàn)。而日語中,除了有“甘い生活”這樣,指生活甜蜜、幸福的用法之外,還有“甘い考え方、人に甘い、甘い相場”等用法,“甘い考え方”指想法單純、簡單、幼稚;“人に甘い”指對人不嚴格、心慈手軟、溺愛等意思;“甘い相場”指股市等萎靡不振、不景氣。
相比較而言,漢語的“甜”在向五感覺以外的意義轉(zhuǎn)用時,都是褒義用法,而日語的“甘い”則更多的是貶義的用法。這也體現(xiàn)了兩國人民對于甜的心理認知的不同。
3、苦
漢語的“苦”向五感覺之外的意義轉(zhuǎn)用的用例很多。如“千辛萬苦、苦盡甘來、生活的苦楚”等,但是都是表達生活的辛苦不易、痛苦等意思。日語里同樣有“四苦八苦、苦があれば楽あり”的說法,也同樣是表達生活的艱辛、人生的苦難等意義。
漢語里的“苦”和日語里的“苦”在味覺向五感覺以外的意義轉(zhuǎn)用時,轉(zhuǎn)用后的意思也大致相同,這說明兩國人對于“苦”的認知、理解和感受一致。
4、辣
漢語里關(guān)于味覺詞“辣”有“心狠手辣、辣妹子、說話火辣辣的、心里感到熱辣辣的”等用法,其中,“心狠手辣”中的“辣”指事情的處理方式、手段惡毒、殘忍;“辣妹子”的“辣”指性格火爆,剛烈;“說話火辣辣的”指說話的態(tài)度干脆、不留情面;“心里感到熱辣辣的”指人的感動的心情。日語里表示辣的味覺詞是“辛い”,如“自分に辛い、點が辛い”。其中的“辛い”都表示態(tài)度嚴格、嚴厲等轉(zhuǎn)用意義。
同時,漢語里有“生活的酸甜苦辣”的說法,日語里有“世の中の甘い辛い”的說法,其中的味覺詞“辣”“辛い”都是表達生活的艱辛不易、痛苦的意義。
5、澀
漢語里“晦澀、苦澀”這樣的詞語,“晦澀”的“澀”表達了文章或語言不明了,難以讀懂的意義;“苦澀”的“澀”則指心里的不痛快,苦楚。日語里同樣有“渋い文章”這樣的表達,只文章晦澀難懂。
中日文中味覺“澀”向五感覺以外的意義轉(zhuǎn)用的情況大致相同,“澀”原指柿子沒有成熟時候的味道,由此引申為晦澀難懂之意。
三、總結(jié)
綜上所述,中日兩國語言中,如“酸、甜、苦、辣、澀”,“酸っぱい、甘い、苦い、辛い、渋い”這些基本的表示味覺的詞匯,在味覺向觸覺、聽覺、視覺和嗅覺的五感覺內(nèi)的意義轉(zhuǎn)用中,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差異。在味覺向五感覺外的意義轉(zhuǎn)用里,同樣也是相同點、不同點共存。由于兩國歷史聯(lián)系緊密,交流頻繁,所以兩國文化中有著相似的地方,導(dǎo)致兩國人民對于味覺的認知也存在相同之處,但是又因為大陸文化和島國文化各自的獨特性,決定了兩國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認知等也具有差異性,所以在有些味覺詞的語義轉(zhuǎn)用認知上,兩國語言存在明顯的不同。
參考文獻:
[1]山口仲美.味と味覚を表す語彙と表現(xiàn)[J].日本語學(xué).明治書院.2000.
[2]張韶巖.日漢語基本味覺詞引申意義之比較[J].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報.1999.
[3]黃寶珍.漢日味覺詞對比研究[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6.
[4]景海萍.中日味覺詞對比研究——從比喻轉(zhuǎn)用的角度[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