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燕
【摘要】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現世中唯一存在的文明古國,我國有著悠遠綿延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滲透和運用到校園特色文化建設過程中,對于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校園良好文化的塑造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校園特色文化;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校園特色文化不僅體現了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也影響了學生的素質與品質。如今,各個學校對于硬件設施的投入都不惜余力,然而在文化的建設方面卻仍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校園特色文化的欠缺對于學校發展影響嚴重,制約著學校健康發展和學生自我水平的提高。將傳統文化滲入到校園特色文化中,可以很好彌補校園文化底蘊不足的問題。為此,本文將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入手,分析當前背景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作用,并對如何利用傳統文化構建良好的校園特色文化進行深入探究,以供參考。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來說,其乃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勞作過程之中所形成的文化習慣以及文化積累。
從內涵角度解讀傳統文化能夠看出,這一概念涵蓋了下述三重意義:(1)此種文化專屬于中華民族,同世界上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文化存在著鮮明的區別;(2)此種文化之所以被稱為傳統文化,主要是為了區別現代文化,二者之間表現為時間跨度層面的區別。同時,傳統文化并非一個靜止的概念,其會隨著時空的變化,為后世所創新和繼承,從而實現對現代文化的有機融入;(3)此種文化的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可以說,傳統文化構成了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文化遺產,并且表現為帶有傳承意義的意識形態。中華傳統文化可以對社會民眾的思想理念、行為規范、道德準則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當前背景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作用
(一)依托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入,將提升中學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程度
從我國傳統文化所涵蓋的內容體系來看,其包括了嚴于律己、日三省吾身等內容,當這些內容被應用在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之中后,能夠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在同別人產生意見分歧時,也能夠從自身查找原因,而不是將所有的錯誤都歸結于對方。如此一來,將確保初中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依托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入,能夠使中學校園的文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當學校將傳統文化引入到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之后,將使校園的文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是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感受到成長和學習的快樂所在,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發展。這樣一來,將幫助學生實現科學的自我規劃,促進學生實現綜合素質的全方位發展。尤其重要的是,當學生接受和認可了優秀傳統文化之后,其將自覺形成對低俗文化、惡俗文化的抵御和抗拒,避免自己的身心受到這些不良文化的影響和侵蝕,端正自己的品行,規范自己的舉止。
(三)依托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入,將為初中校園文化建設奉獻出更為豐富的文化資源
從我國傳統文化所涉及的內容來看,其涵蓋了大量德育、智育和美育等方面的教育素材,因此,學校應當將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提升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有關謙和好禮、誠信知報、修己慎獨、篤實寬厚這些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事例,使學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在開展智育教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各類優秀的傳統文化典籍,如二十四史、明清小說、唐詩宋詞等,如此,將提升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文化底蘊,使學生接受到優秀傳統文化帶來的文化浸染;在開展美育教育時,學校應當開設國畫興趣班、圍棋興趣班、書法興趣班、武術興趣班、中華曲藝興趣班等,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使學生的審美水平得到提高,并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個人氣質。
(四)依托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入,將讓學生了解求學的真諦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諸多激勵因素,通過將這些激勵因素應用于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將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了解求學的真諦。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些哲理將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啟發,讓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中自主奮進。
三、如何利用傳統文化構建良好的校園特色文化
利用傳統文化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很多途徑,比較實用,也是容易吸引學生的,筆者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通過組織校內文化經典教育模式,確保學校的文化品位得到顯著提高
初中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應當善于利用中華優秀文化典籍對學生進行教育,如《論語》《孟子》《禮記》等,這些都可以成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并且這些文化典籍都承載著厚重的思想力量。當學生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去認真品讀這些優秀文化典籍,將使學生從中領會先人的智慧,體會到先人們偉大的人格力量。
(二)設計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
學校應當設計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以便通過這些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活動的展開和舉辦,使學生的心靈受到良好的熏陶。如學校可以邀請當地的國學文化專家來校為學生做國學主題專題講座,也可以在傳統節日中組織各類文化活動,使得學生更好地領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精神。此外,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主題比賽,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國畫大賽、書法大賽以及民族樂器大賽等,在校園內形成一股濃郁的文化氛圍。
(三)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增進文化進校園的深度
互聯網在近些年來如火如荼地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數不盡的優質資源。尤其是傳統文化層面,互聯網上有很多圖片、文字、視頻形式的傳統經典文化,如經典詩詞、哲學觀等,學生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對于互聯網的內容更容易接受。為此,學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優質資源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來彌補師資不足的“短板”。網絡教育完全可以跨越時空,傳統文化活動的開展和傳播完全可以通過“兩微一端”來進行,以圖片、語音、視頻等方式擴大傳統文化教育的“朋友圈”,增強文化進校園的深度和廣度。
四、結語
如今,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十分關注學生的成績:月考成績、小升初成績、中考成績、高考成績……雖然成績能夠體現出學生的努力與否,體現出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無法體現學生的人格高低與品質優劣。而學生的人格與品質,恰恰才是學生今后整個人生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初中生可塑性較強,其思想觀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強勢文化的進入,對中國校園的文化形成了巨大沖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等趨向多元化。以傳統文化來影響校園文化塑造,影響學生在當前浮躁的狀態下積極地沉淀內心,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與品質,這才是對學生終身發展與終身成長皆有利的長遠之計,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余守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路徑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6(3).
[2]樂程,陳九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5 (6).
[3]黃偉年.優秀傳統文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立足點和出發點[J].傳承,2010(27).
[4]尤海濤.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1).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