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亦男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觀念深入人心,小學語文教師變得更加重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將從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重視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的意義出發,簡要介紹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實施策略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包含了對學生文學感悟能力、寫作能力等能力的要求,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觀念有利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事物,從而為寫作提供更多的素材,也有利于學生學習更多寫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將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與綜合語文素養水平并舉。
一、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重視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的意義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學習的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教師能夠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滲透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理念,學生的語文學習便會進入良性循環的階段。且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會對語文寫作這一課程形成更完善的認識并將提升自身寫作能力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學習任務執行,這有利于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豐富寫作教學內容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應當提升學生的閱讀量,教師應當將“閱讀”列入寫作教學計劃中,使其成為寫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與寫作教學相結合的閱讀環節應當與傳統的閱讀環節區別開來。
例如,在寫作課上開展閱讀活動應當更有針對性,教師可以結合本節課的授課重點,如“學習如何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等,從而選取靈活使用“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閱讀材料進行教學。教師還可以結合現代化的教育媒介開展寫作教學,如為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寫作主題有更深的感悟,教師可以播放與本節課寫作主題有關的微課,使學生通過觀看微課了解本節課的寫作背景。這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本節課主題的感悟能力并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充分體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理念。
(二)自主編寫寫作教學教材
市面上已有的寫作教材質量難以保證,且許多寫作教材并沒有結合時代特點與時事發展的進程及時更新,使用這些寫作教材進行寫作教學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時俱進。為改變這種現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本校學生的特點出發,組織專業的教師團隊編撰本校特有的寫作教學教材,教師在編寫本校的寫作教學教材時應當充分利用本校已有的學習資源為學生服務。例如,為拉近學生與教師所講內容的距離,教師可以將往年學生的優秀作品編入教材中,這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寫作技巧的信心,也有利于激發學生進行文學創作的熱情。教師還可以以季度為單位更新教材內容,將本屆學生的優秀作品編入教材中,以此激勵其它學生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三)精心設計課程作業
傳統的寫作課課程作業內容較為枯燥且學生能夠自主發揮的余地較小,這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也不利于激發學生進行文學創作的熱情,教師應當精心設計課程作業,利用“作業”這一形式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并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
例如,教師可以布置階段性的作業——日記、小型社會調研記錄等,這類作業形式靈活、內容豐富,可以激發學生探索生活中各種事物的熱情。且通過寫日記、社會調研等活動,學生能夠掌握反思自我、考察生活細節的本領,反思、總結、觀察能力正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
(四)創建綜合性評價體系
創建綜合性評價體系是為了使教師更加關注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過程而非結果,這要求教師提升過程性考核標準的比重從而提升學生對寫作技能提升過程的重視程度。寫作技能的提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學生必定要經歷一個較長的學習周期才有可能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否發現自己每次寫作練習的不足之處與進步之處,能否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并保持自己在寫作上的優勢是考驗一個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標準。通過建立綜合性評價體系,教師也能夠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做出更為全面、客觀的評價。
【結? 語】
總之,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寫作能力尚有不足之處,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并將核心素養觀念滲透其中。為防止學生因無法完成學習任務而產生受挫感,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學習資源,使他們的寫作有據可依并鼓勵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創新思維的作用,大膽嘗試不同的寫作方法提升自己所寫文章的創新水平。
【參考文獻】
【1】吳修翠.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
【2】孫元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6)
【3】葉翠敏.基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18(14)
【4】程麗麗.小學生語文核素養評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