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恒 朱智勇
摘? 要:當前我國體育教育的發展情況正趨于一種區域不平衡的態勢,山區學校和城鎮學校的體育課堂質量表現出了顯著的差距。隨著體育課程的改革,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亟待解決山區校資金不足、地域偏僻、教師數量稀缺等劣勢問題,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成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本文將對現階段山區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障礙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山區校? 體育教師? 教學改革? 體育課程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007-02
當前,在新時代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在主要城市的城鎮學校校中,我國的體育教育的改革是相對比較成功。這些城鎮學校,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基礎上,逐漸的將體育課程以量化的標準納入到考試中。而對于山區中小學而言,囿于資金、師資等問題,很難達到城鎮學校校的體育教學質量。因此山區學校如何在現有的特色資源的基礎上,提升體育課堂質量,適應現代學生的教育目標,成為當前我國山區學校體育課改面臨的重要問題。
1? 大部分山區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1.1 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不足和專業化程度較低
山區學校因地域劣勢和資金不足等問題,所表現出的一個最大問題便是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不足,在數量上明顯的少于城鎮學校校,經常可以看到一位體育老師為全校的學生授課。
山區中小學的體育教師的整體教育素質能力也要明顯的低于城鎮學校校教師,專業化程度和受教育水平也普遍較低,根據調查結果,大部分體育教師的學歷是在本科及本科以下,并且山區學校體育教師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加之地處山區、薪資較低和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客觀因素,山區學校體育教師外出進修會較少,一旦有了進修機會又受制于其它因素無法外出學習,因而使得大部分體育教師專業化能力難以提高,一些新的體育教學和訓練理念得不到灌輸,最終只會繼續拉大山區學校和城鎮學校體育教學的差距。
1.2 山區學校體育場地的不完善與不合理布局
山區學校往往因為受制于資金和地域方面的困擾,在體育設備器材方面的投入較少。一方面,大部分的山區學校的體育場地往往體現出非常不合理的布局,對于一些基本的運動項目,通常是幾個項目共用一塊場地,無法提升體育課的多樣性。山區體育教師也只能在現有場地不合理布局的情況下,對一些適合開展的運動項目進行教學。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資金等問題,山區學校的場地一般都使用多年,場地的保障性工程很難會得到實施。從體育教師的角度而言,為了進一步保障學生體育課的安全,體育教師也只會保守的進行課堂授課。
1.3 山區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單一性
山區學校學生的經濟條件往往與城鎮學校學生相距甚遠,因而,這些學生在平日的課外體育活動中也只能進行一些諸如踢毽子、跳皮筋、跑步等活動。另外,山區學校的課間操還依然延用著傳統的廣播體操,這與城鎮學校廣為開展的籃球操等新式體操完全不同,非常明顯的落后于當前體育課程改革的步伐。并且山區學校的學生一般都是寄宿制學習,因此在校內生活的時間較長,課外體育娛樂活動較為單一乏味,勢必會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因此,山區學校應當增加更多的體育娛樂項目、團體體育比賽,學校體育活動,這些都將會對山區學校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帶來積極意義。
2? 山區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原因
2.1 推進山區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優質體育教育的必然性
在以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教育的基礎上,整合各個地域特色的教育理念和資源,是貫徹優質教育的必然路徑。傳統的體育課已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因此,深度挖掘山區學校自有特色,并將特色與體育課加以整合,將自身所處的地域特點付諸到體育課中,不斷創新綜合體育實踐活動形式,發揮體育育人的作用,找出一條適合山區學校學生體育課的發展路徑,同時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程體系是當前山區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1]。
2.2 山區體育課程結構及評價機制的不合理性
山區學校校一般是由幾個體育教師共同來完成每學年的體育課程,雖然這在表面上看似山區學校生已有完善的體育課程體系,但若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會發現,山區學校的體育老師因學歷、經驗和科研等方面的問題,大部分的體育教師往往沒有系統的教學課程結構,這也因此造成了山區學校學生在以簡單的準備活動完成之后就基本結束了一節體育課。學生也會逐漸的將體育課當成娛樂課堂,無法在體育課中學到一些其他體育項目的基礎知識,既沒有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也沒有學習到運動技能。同時,體育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逐漸懈怠,加之沒有完善的體育教師評價機制,無法對山區學校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從課程結構到教師評價便因此進入了一個死循環,從而更加限制了山區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
2.3 山區體育課程質量無法滿足體育考試的標準
現階段,我國已將體育這一學科以分數的形式納入中考成績的考核,這對廣大的中學生而言是質的改變。體育已經不是簡單的強身健體的作用,更需要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各項運動水平,通過考試這種督促機制讓學生們更加重視體育的功能作用。山區學校在這方面相較于城鎮學校而言,遠沒有城鎮學校重視體育成績考核標準的程度高。山區學校在體育考試化方面遠遠落后于城鎮學校,更加注重學生的語數外和科學等方面的學科成績,而比較輕視體育在中考分數的比重,進而導致山區學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正在逐年落后于城鎮學校的學生,因此,提高山區學校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將會對學校的升學質量起到關鍵作用。
3? 山區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對策
3.1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對山區學校體育教學的建設,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對教師的投入,政府一方面要加大人力的投入,通過各種利民的方式進行招聘;另一方面應增加一些獎勵措施,從教師榮譽和日常薪資上必須需得以體現。通過提升體育教師的各種福利制度,吸引更多優秀的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師投身于山區學校的體育事業中,同時還可以提高現有教師對山區體育教育的熱情,以更加飽滿的精神和態度進行日常的體育教學工作[2]。對器材設施的投入方面,政府應當完善更種基礎體育設施,既能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素養,又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最重要的是政府要注意山區學校的地域短板,在盡可能彌補短板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
3.2 山區學校體育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進修課程
體育教師在山區體教改革中占有核心地位,山區學校體育教師因自身學歷、經驗等問題,在短時間內無法達到城鎮學校教師的體育教學水平,因此,一旦有外出的進修機會,應當積極的與學校進行溝通,爭取每一次的外出進修機會,實現從模仿教學內容到深入領會教學理念的轉變,用進修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體育教學水平[3]。同時山區學校也應當對體育教師的外出進修加以重視,通過資助的辦法,鼓勵山區學校體育教師走出山區,向外界學習。
3.3 師范體育類高校應加強政策引領和思想教育
當前我國的體育教育事業的態勢呈現出城鎮和山區的分級化,大部分的師范類和體育類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導向是在我國的東部城鎮地區,只有一小部分學生愿意深入到山區。師范類和體育類院校的本科畢業生當前面臨的處境是在城鎮學校校中很難獲得就業機會,但是在山區有著大量的就業機會,并且山區學校又對體育教師十分渴求。因此,師范類和體育類院校應當在就業政策方面加以引導,滿足新時代畢業生的需求。通過思想教育的灌輸,要讓大學畢業生意識到扎根山區,也是對體育事業的奉獻,提高大學畢業生深入山區就業的熱情,以此來平衡山區和城鎮體育教師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4? 結語
山區體育教育事業的改革面臨著重重困難,國家應當在這方面給予高度重視,以政府為基準,由政府牽頭進行大力投入,通過政策福利制度等各方面的優良舉措,提高教師這一主體的師資力量,完善各種設施,整合區域資源,探索出一條適合山區學校體育教學發展的新路徑,讓山區學校學生享有更加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健康,進而全面推動我國的體教改革。
參考文獻
[1] 顧成強.做心中有人的教育——房山區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探索與實踐[J].人民論壇,2017(7):112-113.
[2] 張萬榮.關于農村初中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8(26):29-30.
[3] 李永生.山區同樣可以辦出優質教育——一個教育行政管理者的追夢之旅[J].中小學管理,2018(5):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