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
摘? 要:隨著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各類院校的教學方法與模式也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改革。新時代的教育體制要求老師們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來創新教學方法。在高職院校的體育課教學中,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過于保守,學生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不高,同時還有一些主要科目會占用體育課,因而在體育教學方面很難有效地培養學生們的體育素養,也很難提升學生們的職業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對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及職業能力的培養進行深入地研究和討論,制定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來提升學生們的體育素養,提高學生們的職業能力。
關鍵詞:高職體育? 教學? 中學生? 體育素養? 職業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090-02
為了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課程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體育課教學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體育知識基礎和技能,既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也不斷增強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而高職院校是為國家和社會輸出技能型人才的,那么身體素質不過關會大大地降低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競爭實力,在社會就業方面也會存在很大的局限。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老師要重視對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并深化學生體育素養的意識和思維,讓他們能主動地參與體育教學活動,鍛煉身體,提升體育技能,以便在日后的就業中更好地發揮專業技能及提高職業能力。
1? 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的概念及內涵
體育素養主要泛指體育知識、體育品德和技能。而體育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其具有一個逐漸形成和積累的過程。當前,國家和社會對于綜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在人才的聘用上不僅看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對于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內在品質也是十分的重視。
職業能力主要就是指學生就業應具備的基本職業技能。目前,社會就業壓力非常大,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高職學生掌握和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就業和從業,提升社會就業競爭力。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時,要重視對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職業能力。
2? 分析高職體育教學現狀
在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的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專業教學的模式也在不斷進行更新和改革。而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很多的局限和問題,不利于高職學生體育素養的養成,也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下面對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進行具體地分析和討論。
2.1 體育課程設置與安排存在問題
當下,很多高職院校在設置和安排體育課程上存在很多的問題,如體育課時安排較少,體育課程內容過于理論化,另外很多體育課程安排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缺乏中心和重點教學課程的設置,這使得高職院校的很多學生的體育素養得不到有效地培養,在職業能力的提升方面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利于高職體育專業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的提升。
2.2 教學模式過于保守和呆板
就目前來講,很多高職院校的老師在進行體育專業課程教學時,教學方法過于保守和呆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難被激發和調動,致使體育教學的效果很難得到提升。在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和安排上也缺乏一定的色彩和靈動性,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體育專業課程教學的興趣和動力。與此同時,新課改要求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而高職院校的體育老師在很多時候依然以教學主體的身份在實施教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體育素養得不到培養和提高。此外,很多體育課程的教學沒有充分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且沒有重視在體育實踐中來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
2.3 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體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方面缺乏有效地重視,且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老師過多的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并不具備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技術水平,同時教學方案的制定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沒有與學生的實際現狀相結合,學生的職業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學體育素養也得不到很好地培養。
3? 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及職業能力培養方略
高職院校的體育老師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和內容,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并重視對學生們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從而有針對性的開展體育專業教學。
3.1 更新體育教學思路
高職院校的體育老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思路,突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桎梏,充分意識到學生體育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以及職業能力提升的意義,從而更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體育素養,指導學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
3.2 創新體育教學方法,豐富體育教學形式和內容
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們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老師要不斷進行教學方法和形式的改革,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社會對人才的標準和要求來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措施。與此同時,老師在進行體育專業教學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和學習體育的現狀,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模式來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讓學生也能夠具備素養培養的意識,從而使得學生們能夠自主和有針對性地對自身體素養進行有效塑造和提升,并針對社會對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來不斷豐富學生自身的專業技能,從而使教學更加有針對性,這對于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和職業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3.3 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不斷提升學生們的職業能力,高職院校以及體育老師們不僅要重視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同時體育老師也要重視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只有體育老師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可以定期給老師們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并對體育老師進行雙師型訓練,使體育老師既具有理論知識,還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有效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技能水平,在體育專業課程學習中不斷積累和形成學生自身的體育素養,在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使高職院校體育專業學生能夠更好地就業與從業。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學校與老師都要重視學生的體育素養的培養以及職業技能的提升。體育老師要不斷豐富和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改變教學理念和思路,創新多種教學模式與手段,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運用體育知識和技能,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素養和提升專業技能,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提高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丹.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7):73-74.
[2] 李世清.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27(10):113-114.
[3] 劉玉霞.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職業素質養成實踐探究[J].赤子,2015,13(4):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