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京 吳善正
摘? 要:如何通過豐富教學元素,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已經成為體育教學的改革焦點。互動模式變革,是打破傳統課堂“僵局”,營造良好氛圍的關鍵。所以,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參與體育實踐,正是確保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現理想效果的關鍵所在。本文擬從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師生互動模式的實施背景分析入手,結合高校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模式的具體內涵分析,并且從實踐體驗與興趣激發角度,綜合分析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師生互動機制。
關鍵詞:引導實踐? 激發興趣? 高校體育? 教學改革? 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b)-0097-02
1? 高校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模式的具體內涵分析
在高校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是最為重要的關系。師生之間如何高效互動,老師所具體營造的課堂環境氛圍,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成敗狀況,影響了教學價值。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合理構建師生互動模式,極為重要。該模式的內涵突出表現為:
1.1 良好的教風與學風:師生互動模式之前提
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初步階段,自身心態也不穩定,往往受到各種思想的影響。比如:唯成績論、體育無用論等理念都會影響體育教學活動的效果。所以,想要讓學生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保持極高的熱情和積極性,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通過樹立正值、誠信的品德與理念,以自身優異的品行來引導學生、感染學生,要通過良好的師德建設,更好引導學生,從而實現老師的教學價值。除了教風之外,學風同樣影響學生。在師生互動中,只有學生具備了積極進取的體育運動意識,協作配合的體育精神,才能讓學生以更好狀態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之中。
1.2 良好的興趣與訴求:師生互動模式之本質
體育運動的內容豐富性,乃至相應的體能訴求,就決定了必須通過完善興趣引導,讓學生參與體育學習更加有趣、生動。高校階段,學生自身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少,其能夠學習的內容極為多樣,所以,充分發揮體育運動的價值,從而有效消除學生的疲勞心態,感知學習的樂趣與價值。當然,也要通過利用多媒體、游戲法等多種理念,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體育學習中所詮釋的樂趣。此外,在體育教學師生互動模式中,關鍵在于塑造學生為本的教學機制。要從學生角度出發,制定合理的教學模式。其一,要引導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價值形成合理化認知。通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與積極性,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本質創新。其二,要從體育學科規律和學生規律出發,通過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體系,讓整個教學活動能夠取得理想實效。其三,要注重結合學生訴求,不斷調整教學方案,優化教學體系,構建學生積極參與的互動課堂。
1.3 良好的情感與交流:師生互動模式之關鍵
對于全新師生互動關系變革來說,這并不是一種簡單的課堂關系創新,更重要的是基于情感認同與交流基礎下的課堂互動關系。在師生互動關系構建時,要注重用情感溝通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認同教學內容,特別是老師要信任學生,放手課堂,真正賦予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實際上,良好的課堂互動關系中,離不開情感交流。其一,老師要有熱愛教育、尊重學生的情感,以足夠熱情參與體育教學改革之中,通過使用鮮活的語言內容,靈活的教學方法,從而讓體育教學更有“溫度”。其二,老師要注重把握教學活動中的各種消極因素,要給與學生必要信任,通過鼓勵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品讀體育運動樂趣。其三,老師要為學生獨立表達、敢于發聲提供空間和平臺。通過良好的情感交流與溝通,從而實現師生互動交流的理想效果。
2? 引導實踐、激發興趣: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師生互動機制
結合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實施要求看,有效調動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并且構建課堂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機制,對于實現高校體育教育機制優化,有著重要影響力。尤其是在當前體育教學改革進程中,應該以完善教學實踐環節為基礎,通過融入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加強師生互動的基礎上,真正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全面改革。
2.1 以完善體育實踐為切入點——注重構建實踐為本的高校體育教學機制
在當前高等教育機制全面創新影響下,體育教學實現了從理念到方法的全面性變革。理想的體育教學活動,應該是一門實踐性與人文性并重的教學。傳統的體育教學活動中,缺乏對體育教學實踐價值的足夠發揮與引導。因此,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時,應該注重完善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通過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參與體育實踐的意識,從而實現該教學活動的理想效果。
2.2 以培養學生興趣為關鍵點——注重構建學生主導的高校體育教學機制
學生主導的課堂關系,恰恰也是目前高校體育教育實現最佳創新效果的本源所在。體育學科的實踐特征,以及精神啟迪,都決定了如果我們想要構建充滿活力的體育課堂,就必須立足學生興趣的激發,乃至學習習慣的有效培養。高校學生在培養過程中,將直面未來就業,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學生所需要的內容是多樣化的,相對于知識技能的學習而言,精神上的啟迪與理解更為重要。以學生自身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為出發點,這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這也與體育教學活動的本質改革之間,有著天然關聯。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時,也應該將課堂的主導權“歸還”給學生。在體育教學革新中,要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導力量,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進度的把控,都必須將學生的興趣放在核心位置之中。
2.3 以學生實際為教學創新的基礎點——注重構建學生為本的體育教學機制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往往存在身心素質上的差異,以及對體育運動持以不同的興趣愛好,所以,想要實現理想的體育教學革新效果,就必須結合學生自身的基本狀況,制定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案。只有立足學生實際狀況,才能讓整個體育教學實現理想效果。實際上,無論是培養和激發學生自身的興趣,還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實踐活動,都需要立足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有側重的教學方案,從而確保實現理想的教學創新。
3? 結語
通過對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師生互動模式的實施背景分析,不難看出,該模式所倡導的實踐為本、學生為本,以及豐富多樣化的情感交流機制,更是當前體育教學改革創新的關鍵所在。當然,體育教學活動的實踐性特征,也決定了我們必須以全新的教學思維,來引導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價值與實施要求,形成客觀、合理的認知。通過豐富實踐環節,完善學生興趣因素,塑造全新的師生互動機制,進而讓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現本質化創新。
參考文獻
[1] 劉英梅.試論高校體育教學如何走進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南京大學“三三制”本科教學體育改革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1):102-103.
[3] 劉悅,李冬梅,梁魯鄆,等.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以菏澤醫學專科學校為例[J].菏澤學院學報,2017(10):119-120.
[3] 孫衛紅,張學新.高校體育教學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基于體育教學論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踐[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8(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