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在此情況下,教師就必須要對當下的語文寫作教學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掌握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之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對現有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改革,全面地將情境教學法融入和滲透到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當中。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寫作興趣較低
雖然初中階段的學生本身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和寫作能力,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部分教師無法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仍然是以語文教材和教師為主來進行教學,通過簡單的引導要求學生來進行相關的討論和探究。還有的教師甚至會要求學生通過實踐的方式來記住相關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只是系統而寬泛地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和指導。這樣缺乏創新和創意的教學方式不僅會嚴重地抑制學生寫作思維的發展,還會讓學生對語文寫作產生較為嚴重的厭倦和抵觸情緒。因此,即便教師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開展教學,但取得的教學成果難以差強人意。
(二)學生寫作水平較差
在實際的寫作教學過程當中,大部分學生雖然能夠掌握教師講解的寫作相關知識,但下筆時仍然不知道應該怎么寫、應該寫什么,這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累積豐富的寫作素材。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部分教師認為學生的寫作水平無法得到提升,是由于學生并沒有掌握寫作技巧。因此,往往會將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技巧講解方面,卻沒有教授學生一些累積寫作素材的方法。有的教師雖然引導學生進行課內文章的閱讀,卻沒有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嚴重地限制了學生的素材獲取量,而有限的素材往往難以滿足多樣化的作文寫作要求,從而會使學生的寫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當中的有效應用措施
(一)利用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在引入教學情境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要對語文教材進行全面的研讀和分析,充分地發掘教材當中的優秀作文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上,利用互聯網發掘一些圍繞教學主題的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的素材,并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構建集生動 性、趣味性、娛樂性、真實性為一體的問題教學情境,利用場景再現的方式全面地進行作文的講解。然后,教師再有階段性地向學生提出情境問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逐次遞進作文的思考和探究。
(二)利用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累積素材
受到以往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學生對于語文閱讀并不感興趣,也不會主動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相關寫作素材的收集。在此情況下,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要求為學生構建電影情境、故事情境,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作文素材的閱讀和學習。在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之后,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情境向學生講解一些搜集寫作素材的方法和技巧,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閱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或書籍,并將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或段落摘抄下來,將自己閱讀過程當中的所思、所想、所見、所感記錄下來,并整理成讀書筆記。
例如,在進行“學習改寫”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范進中舉”“守株待兔”“孔乙己”等的電影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觀看,從不同的觀點對視頻當中的事件進行分析和討論,鼓勵學生結合原文來進行深入的探究。在學生對原文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知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向學生講解改寫古代寓言、改寫小說、改寫課本劇的方法和技巧。在學生明確了改進要求后,再進一步向學生傳授改寫的技巧和方法。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孔乙己”的改寫練習,要求學生對文中發生的故事進行總結,然后從小伙計“我”的角度入手,根據改寫小說的要求來組織語言,并按照改寫的要求來進行練習。而在進行“范進中舉”的改寫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在其中增加一些范進此次仍然沒有中舉或范進此后步步高升的想象和聯想,并結合自己對封建科舉制的了解來進行改寫。在學生掌握了寫作的方法技巧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皇帝的新裝”“楊修之死”“夸父逐日”“林黛玉進賈府”等的視頻短片,以多樣化的故事來全面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再進一步鼓勵學生在課后利用各種渠道和方式來進行文章的閱讀。也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喜歡的文章或者古詩詞,如《琵琶行》《穿井得一人》《智取生辰綱》《望江南》等,要求學生將閱讀過程當中遇到的字、詞、句摘抄下來,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作為素材,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改寫練習。
(三)利用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練習
想要學生在作文當中寫出真情實感,教師就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在作文課堂教學當中增加一些生活化教學元素,為學生構建具有真實性和客觀性的生活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具體進行作文的學習和討論。在加深學生對于作文主題的感悟體會之后,再進一步讓學生根據作文要求進行構思,并利用相關的素材來完成作文練習。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情境向學生講解和分析一些寫作方法和節奏技巧,并對個體學生的寫作情況進行點評和總結。
例如,在進行“學寫游記”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黃山一日游”“游科技館”“春日郊游”“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游故宮”等與旅游有關的視頻,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然后,在情境下組織以“旅游”為主題的探究活動,提出合作探究問題:“同學們有什么旅游經歷嗎?”“同學們旅游過程當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人和事?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事們旅游過程當中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受到了怎樣的啟示?”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或者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討論和探究。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游記的描寫順序,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打亂順序的與旅游有關的連環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旅游經驗來看圖說話。然后,教師再進一步向學生分析游記的寫作要領和技巧,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旅游經驗,回憶自己的旅游體驗和游覽行蹤,合理進行作文構思和語言的組織,充分利用各種景物描寫方法來進行作文練習。在寫作過程當中,學生不僅要清楚地描寫旅游過程當中的景物和所見所聞,同時還要進行揣摩和分析,在清晰的作文主線中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寫作能力、語文水平等情況進行了解,以此為依據來構建科學合理的寫作教學方案。然后,教師還要結合不同作文的教學要求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全面整合,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和豐富教學素材,為學生構建不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場景下進行作文的學習和練習。這樣才能為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全面應用教學情境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春艷,郭軍寶.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8(9).
作者簡介:管麗麗,女,1974年生,浙江寧波人,一級教師,本科,主要從事語文教學研究。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