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伊
【摘要】一個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離不開課外閱讀,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有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生的閱讀量必須達到145萬字。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乃至學校都不得不重視閱讀教學。為了使小學生有較為綜合的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具有自主閱讀、自主選擇教材、自主理解,更大限度體驗到更加真實的閱讀感受,讓閱讀與小學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本文就小學生如何用課外閱讀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做出相應探討。
【關鍵詞】課外閱讀;素質發展;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是一門工具,從人類出現的那一天起語文就成了人與人交流的工具。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語文也逐漸成為其他學科的工具。根據教育最新出臺政策,將來的語文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越來越大,可以說是“得語文者,得天下”,這也充分說明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性。然而,語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學好的,學了這么多年語文,在高考中能夠得到高分的又有幾人,可以說是寥寥無幾。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從小學語文教育抓起,通過閱讀課外文章來提升語文素養已經成為主流趨勢。通過閱讀課外文章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而且還有助于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所以對于21世紀的教育者來說,通過課外閱讀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刻不容緩。
一、利用各種資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
對教學資源的應用,在進行教學資源開發時,學校老師應該打開自己的思路,拓展自己的思維,樹立正確的教學價值觀,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進行因材施教,使得教學思路得到充分展開,進一步使學校資源得到充分應用。例如在閱讀《烏鴉喝水》這篇文章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明白烏鴉為什么能夠喝到水,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杯子、小石子、水,讓孩子們扮演烏鴉的角色,通過孩子們自己的動手能力即讓孩子用手拿小石子,并將小石子一個個放進杯子里,讓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明白烏鴉為什么可以喝到水,通過這一動手環節使得孩子們對科學有了新的認識,明白更多。再比如,學習《落花生》這篇文章時,相對于城里的孩子,農村的孩子們就更有資源。在花生成熟的季節,農村的教師可以帶著孩子們到村里的地里進行親身體驗。城里的孩子也可以由自己的老師帶領去郊區的花生地里進行體驗,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讓孩子們明白花生是怎樣成熟的,花生是如何生長的,花生是怎樣收獲的,等等。通過這些對事物的理解以及對新鮮事物的認識,孩子們的理解能力也會越來越高,進一步使得自己的語文素養得到質的提升。
二、活用拓展點,豐富語言積累
為了使學生能夠針對性進行閱讀,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技巧,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開設相應的課外閱讀輔導課程。根據學生的年級大小,向學生推薦適合自己的書目。例如,將一些童話故事、卡通故事等推薦給低年級的學生。將一些優美的作文集,故事曲折的文章,富有感情的文章推薦給低年級的學生。將文章內容優美且與課文關聯程度較高的文章推薦給高年級的學生。比如,在講授《官渡之戰》時可以將文章內容進行故事化,例如授課教師扮演袁紹、學生扮演曹操等,老師通過扮演袁紹,將遇到曹操時激動得手舞足蹈的那種感受表達出來。當學生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老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想知道之后袁紹和曹操的故事可以進一步查閱相應的課外書,通過自己的課外閱讀可以了解到更多有趣的歷史故事,通過這種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吸收到更多的知識。
三、加強閱讀方法的教學,讓學生實現終身學習
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學生接受啟蒙教育的最好方法,為了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老師應該適當地教學生一些閱讀技巧。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將適當的閱讀方法、技巧傳授給小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這就需要老師具備一些閱讀方法,將適合的方法通過自己的轉化然后教授給孩子們,不僅使得孩子們的閱讀技巧得到提升,反過來還是對老師教學成果的檢驗。除了教授給小學生一些閱讀技巧之外,還要重視小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以及將來學生發展的需求,根據孩子的發展方向讓學生閱讀與其相關的課外讀物。例如,有的學生從小就表現出藝術方面的天賦,就可以適當給學生閱讀與藝術相關的讀物。有的學生喜歡科技,就可以給學生推薦與科學相關的讀物,等等。讀書的方法、方式花樣眾多,如何從這么多的方法中選擇適合學生的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最常用的瀏覽法。該方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快速瀏覽知道文章的內容、文章的內涵,這種方法雖好,卻不適合小學生閱讀。因為小學生剛剛上學沒有幾年,所積累的詞匯量不是很多,使用瀏覽法進行閱讀就是囫圇吞棗,小學生需要的是慢慢閱讀,即仔細閱讀。與瀏覽法相反的是摘抄法,這種方法雖然閱讀速率低,但是遇到好的句子、好的段落,小學生可以將這些優美的文章摘抄下來,在摘抄的過程中就將一些詞匯積累下來了。總的來說,無論使用哪種方法,能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就是最好的方法,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就是非常有效的。
四、定期組織活動,制訂閱讀計劃
首先,教師應該進行書籍的閱讀和挑選。教師在閱讀與挑選書籍時應該考慮到學生,明白學生是需要哪種書的,將挑選的優美的書籍放在自己班級的圖書角里,讓每個愛讀書的孩子都能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其次,安排學生進行閱讀。每周都選出一天作為班級的閱讀日,在閱讀日里學生可以隨便閱讀課外讀物,并將一些好的書籍,一些好的段落大聲讀出來與其他學生一起分享。最后,老師可以安排一些演講課,通過演講的方式將優美的故事與大家一起分享,增添閱讀的樂趣。
教學中應該根據孩子們詞匯掌握量的不同,為每個孩子安排不同的閱讀計劃。例如掌握詞匯量少的孩子安排閱讀計劃少一些,掌握詞匯量多的孩子為其安排多一些的閱讀量。當孩子們完成自己的閱讀計劃時,老師根據其表現進行相應的表揚,通過這些方法使得孩子愛上閱讀。在輔導孩子制訂閱讀計劃時,可以將課程內容與之結合。恰當地閱讀,不僅是指四大名著的閱讀,一些優美的散文也是非常重要的,更要廣泛閱讀杰出的文學作品,不斷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升華學生涵養,塑造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獲得更好的讀寫訓練成效。
五、結語
總之,無論使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好的辦法。語文課外閱讀的教學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語文老師更是學生的啟蒙老師。因此,在語文教學培養中,教師為了能夠使得學生閱讀水平提高就必須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各種優質資源讓學生掌握更多閱讀技巧。只有這樣老師的價值才會體現出來,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提高,將來才會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張書英.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J].學周刊,2011(12).
[2]陳國富.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及方法[J].考試周刊,2008(45).
[3]趙培香.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
[4]馮士廣.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若干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
[5]邱紅香.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若干思考分析[J].科普童話,2014(32).
[6]王昆建.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現狀分析及思考[J].小學語文教學,2006(1).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