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通過進行鋼琴教學與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與藝術審美,能夠對學生的學前教育專業素養起到增強作用。本文通過對鋼琴課堂流程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在課程導入、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課程展開討論,進行改革探索,以積極推進和加速學前教育專業的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教學;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人民經濟和文化水平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音樂和藝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學前教育專業作為以培養高素質幼兒教師為目的的綜合性專業,對學生的音樂審美和技能提出要求。鋼琴課程作為學前教育中的一門必修課,正承擔著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的任務。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入學前,往往缺乏相關的器樂基礎。因而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改革現有的鋼琴教學課程,以更高效率高質量地向學生傳授鋼琴知識,是需要每一個相關從業者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從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切入,探索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工作的改革。
一、課程導入方式
課程導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并把認知結構調整到最有利于學習當前的課程信息的狀態。課程導入要做到貼近課程內容,又生動有趣。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的工作面對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老師的教學富含趣味性和專業性,也為學生做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二、教學過程中多互動
(一)學生合作互動
小組合作教學是鋼琴教學中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式,在鼓勵學生方面有著特殊的優勢。傳統的授課模式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因而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小組合作形式幫助學生提高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合作和討論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學生在討論和評價的過程中位于主體地位。通過鼓勵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團隊合作,來使學生加強相互之間的互動。
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學生能夠通過合作探討的過程查漏補缺并鞏固所學內容。在遇到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例如基礎原理知識、演奏技巧方法以及對作品的分析等時,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對這些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和討論。這樣一方面能夠減少無意義的內容重復,降低老師的勞動負擔,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意義。在遇到彈琴的正確姿勢、讀譜等問題時,學生很大程度上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小組學習的結合,完全掌握和吸收所學知識。
小組合作教學能夠營造出自主學習的學習氛圍,這種學習氛圍符合大學生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能夠達到以啟發學生學習為主的根本目的。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具有獨特的教學特色。在進行基礎鋼琴訓練時,還能夠及時補充教授音樂演奏技巧。例如可以組織學生成對結組進行兒歌的四手聯彈,讓基礎好的同學與基礎弱的同學進行小組合作,發揮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在學習和練習演奏的過程中,兩位學生互相激勵和促進學習,能夠激發學生演奏鋼琴的興趣,對學生樂感和演奏水平的提升有促進意義。
(二)師生教學互動
除了運用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之外,還應更多的采取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個別教學,即是增強互動的一種教學方式。合作學習并不能解決學生在演奏練習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師生教學的互動和相互配合同樣必不可。以個別教學為代表的師生互動能夠有效補充解決課堂存在的遺漏問題,最大程度上地幫助學生提升整體演奏水平。擁有不同基礎和水平的學生,在學習鋼琴演奏技巧時往往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因而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學生個體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一對一的針對性指導,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瓶頸。
三、教學分組分層次
(一)進行小組劃分
鋼琴課堂改革下的小組劃分,并不同于傳統模式中根據學生技巧水平和熟練度、專業掌握程度、知識范圍等因素進行小組劃分。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傳統小組劃分方法適合鋼琴教學,能夠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專業性培養和方法技巧的指導,照顧到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的吸收理解能力。但很多學生主觀上仍然認為這是一種區別“好生”與“差生”的劃分方法,導致學生產生學習上的逆反心理,對學習鋼琴產生消極影響,甚至不利于同學間的團結。因而采用新的小組劃分方式,通過綜合分析和考慮學生的性格及鋼琴演奏技巧掌握,在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之間形成互補搭配。鼓勵學生相互監督學習,互幫互助,促進學習成績和友誼發展兩個方面,對每一個小組進行優化組合。
(二)進行分層次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多數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于鋼琴毫無了解,學習鋼琴是從零基礎開始。因此,學習鋼琴時,打好基礎尤為重要。鋼琴基礎的學習水平是日后實際應用和演奏鋼琴的決定性因素。進行分層次教學,加強學生之間的分層,教師通過針對性的個別輔導指導不同學習水平和階段的學生接觸不同難度的曲目。對于起點低,掌握程度低的學生,教師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完成識譜訓練、掌握基礎樂理知識、區別和聲調式等。具體而言, 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演奏技巧作為共同的技術難點,將其當作一個度量值,爭取讓所有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夠達成。
四、考核方式多樣化
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有效的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這不僅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也能夠讓教師發現自己教學過程中問題所在,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及內容,積極展開自我評價。具體考核方式分為四大部分: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掌握學生課下練習情況
器樂的練習過程是很枯燥的,為了引導和監督學生課下達到練習量,提高練習質量,可以組建微信群,隨機選取學生將練習的視頻發到群里,教師進行點評。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遇到問題,也可以及時錄制視頻并提問,除老師可以幫助做答之外,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討論與幫助。
(二)課前現場回課
在每節課上課前隨機選取部分學生針對上節課的練習曲目進行回課。運用投影設備將學生的彈奏過程投影在大屏上,全班同學共同觀摩并找出問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方向是幼師,這樣安排既鍛煉了學生的舞臺經驗,檢查了作業完成情況,也考察了其他學生對作業的掌握情況。
(三)學期中安排階段性考試
為了考察學生對某個階段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學期中段定期安排階段性考試。同時也避免了大學生“平時不學習,考前突擊”的現象。
(四)期末考試分等級考試
由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鋼琴基礎不一樣,教學過程中會分層次教學和指導。考試時如果按照大多數同學的水平,考試作品難度一刀切的話,對于有基礎的同學而言,則太過于簡單,也體現不出水平。所以將考試內容按照難易程度分為三個等級,不同的等級對應不同的分數段,參加考試的學生自行選擇。
五、結語
教育沒有一定的方法,只有合適的方法。在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程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的改革探索,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創新,勇于突破傳統,在實際教學中尊重差異,幫助每一位學生。通過探索改革教學方式,使鋼琴教學成為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和審美水平的途徑,使鋼琴演奏學生掌握的一項基本專業技能,幫助學生成為幼兒教師的職業道路更加寬廣易行。
參考文獻
[1]周季.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現狀及改進方法[J].黃河之聲,2018(15):122.
[2]劉艷霖.關于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8(10):70.
作者簡介:王佩(1988—),女,漢族,河南商丘人,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鑒賞、鋼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