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愛麗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廣泛關注,教學目標也逐漸轉變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因材施教。而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主體性則成為教師研究的重點課題,教師要關注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應用“雙體互動”教學模式活躍教學氛圍,加強課堂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本文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雙體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 “雙體互動” 教學模式 高中地理教學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愈發被重視,主張將課堂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注重師生交流互動的“雙體互動”教學模式得以誕生,教師采取有效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與人交流能力,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學生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從而發揮“雙體互動”教學模式作用,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
一、“雙體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地理課程是一門具有獨特的綜合性和地域性特點的學科,旨在讓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和地理機能,提高學生能夠提出地理問題、收集和處理地理信息資料、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而這些目標的達成,都需要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與同學、教師互動交流,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雙體互動”教學模式十分重要。
1. 積極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其與教育領域的融合,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創新已經成為當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點內容,尤其是多媒體教學,已經在各個學科、各個階段的教學中廣泛應用。要充分發揮“雙體互動”教學模式的效果,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呈現生動形象的地理相關知識,這無疑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綜合性較強,且與實際地形、地況等具有明確的聯系,因此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學,可以采用形式各樣的方式呈現多媒體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從而激起學生興趣,參與到課堂中,與同學、教師交流互動,更深入探究所學地理知識,從而促進“雙體互動”教學模式高效進行,活躍課堂氛圍。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選修五《人類活動與自然災害》一課教學中,學生對自然災害缺乏直觀的認識,難以意識到人類的活動與自然災害間關系,無法產生感同身受感覺;而且單靠教師講授、板書方式的講解,學生難以提起興趣。而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播放災難記錄片、各種自然災害發生后的圖片等對學生視覺上造成沖擊,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同時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廢氣、垃圾、植被減少、資源損耗等數據,讓學生一目了然。如此,便能讓學生對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間的關系更有感觸,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踴躍與同學、教師交流,共同探討災害預防相關知識,促進學生養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又例如:必修三《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荒漠化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激發學生興趣,促進課堂師生互動交流。
2. 有效提問,調動學生表達欲望。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提問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只有智設問題,促成“你問我答”的模式形成,才能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積極大膽地表達自身看法,與教師互動交流,從而解答問題。要保證“雙體互動”教學模式的順利進行,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學習水平等設置一系列的問題,進行各教學環節的過渡,引發學生疑問,促進學生思考,從而使得教學活動更順利地開展,培養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有效提問,在問答間加強師生溝通交流,活躍教學氣氛,加深學生對所學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一課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對自然災害的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針對“生活中遇到或聽說到哪些自然災害,自然災害與人為因素的關系,哪些自然災害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等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并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生活,大膽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從而加強雙體互動效果。通過有效提問,讓學生積極地“說”,促進學生生活經驗與所學地理知識相聯系,提高學習效果。
3. 師生角色互換,促進溝通交流。
高中地理教學內容中文字和材料占比較多,是一門講究理論聯系實踐的課程,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理解、調查能力。因此傳統高中地理教學模式中,單純理論灌輸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覺得教師高高在上,難以接觸,久而久之就導致雙方存在距離,難以有效溝通。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師生要時不時進行角色互換,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充當教師,以教師的身份講述自己所學;而教師則充當學生,配合學生講課,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促進雙體溝通交流。例如:在《海洋環境問題與保護》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好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實行師生角色互換,教師扮演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海洋環境問題都有哪些?”等;讓學生扮演教師整理答案,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教學,教師所扮演的學生適當補充。通過這種角色互換,消除雙方的距離感,促進雙體互動。
二、結語
總之,高中地理教師要適應新課改要求,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雙體互動”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課堂,促進師生交流,發揮雙體互動教學效果。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龔潔.“雙體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8,11(1):101-102.
[2] 陳明君.高中地理雙體互動教學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研論叢, 2015,10(1):32.
[3] 唐建軍.淺析情境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5,12(1):61.
[4] 陶忠林,張敏.淺析“多維互動”的地理教學課堂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4,13(1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