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愛萍
【摘 要】 目的:探討運動療法與健康教育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對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分析,將其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49例)與對照組(49例)。分析兩組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93.87%(46/49),高于對照組的73.47%(36/49),組間比較有差異(χ2=7.47,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率為95.91%,優于對照組的75.51%,組間比較差異顯著(χ2=8.333,P<0.05)。結論: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運動療法與健康教育護理臨床效果確切,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關鍵詞】 運動療法;健康教育;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終生性慢性疾病,其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率呈不斷上升趨勢,使患者的關節出現疼痛,甚至出現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一般經保守或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創傷,而藥物、理療治療并結合有效護理,可提高臨床效果[2]。本研究對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分析,旨在探討運動療法與健康教育護理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已排除存在認知障礙者,資料不全或中途退出者。將患者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49例)與對照組(49例)。研究組中,男性20例,女性29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54.61±5.03)歲;病程為3~10年,平均病程為(5.06±1.94)年;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30例,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53.84±4.16)歲;病程為3~9年,平均病程為(5.09±1.1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具體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定時對病房進行消毒,使病房保持一定的溫度與濕度;根據患者的預后適當地調整藥物,及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對于其疑問及時進行解答。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運動療法與健康教育護理,其中運動療法的主要內容包括:股四頭肌鍛煉,坐立后需伸直膝關節,進行放下與抬起的訓練;收縮訓練,坐著將雙膝關節屈曲,重復收放;外展訓練:側臥位,伸直膝關節,外展向上與放下訓練;術后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合的運動,鍛煉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健康教育護理主要包括:根據患者的生活方式制定短期教育目的,告知患者應保護好膝關節,進行適量運動;并告知患者有關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的病因、治療方式等相關知識,使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并告知相關注意事項;使用藥物治療過程中,向患者講解有關藥物的作用機制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與處理方法,可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減少爬樓梯,不進行大幅度的蹲起、跑跳等;飲食方面應加強鈣的攝入,避免喝碳酸飲料等導致鈣缺失;若天氣發生變化,及時對膝關節進行保暖保護,以防出現二次傷害。
1.3 觀察指標
1)分析兩組的臨床效果,具體參考標準為[3]:顯效為患者的關節無腫痛,可正?;顒樱挥绊懻I?有效為患者的關節腫痛明顯好轉,對生活影響不大;無效為治療前后變化不大。2)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分析,總分為100分,小于70分為不滿意,70~90分為滿意,大于等于90分為非常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兩組臨床效果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93.87%(46/49),高于對照組的73.47%(36/49),組間比較有差異(χ2=7.47,P<0.05)。詳見表1。
2.2 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中,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分別為31例、16例、2例,其滿意率為95.91%(47/49);對照組中,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分別為19例、18例、12例,其滿意率為75.51%(37/49);組間比較差異顯著(χ2=8.333,P<0.05)。
3 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骨性疾病,其是以關節軟骨出現原發性或繼發性的變化,使患者的關節軟骨出現變性,導致骨板層骨質硬化,骨膜關節囊改變等,使關節生物平面失去平衡,致使病情加重[4]。當前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需進行健康教育與運動療法;其中健康教育干預可提高患者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認識,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指導如何緩解疼痛,在飲食方面告知患者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增強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5]。此外,對患者實施運動療法,通過運動提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增強其自身抵抗力,其是患者病情康復的基礎。指導患者積極進行運動,按照醫囑進行鍛煉,并告知患者運動可改善關節功能障礙,從而提升患者的獨立生活能力[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93.87%,高于對照組73.47%,組間比較有差異(χ2=6.17,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率為95.91%,優于對照組的75.51%,組間比較差異顯著(χ2=5.46,P<0.05);可知,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運動療法與健康教育護理,可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提高其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1] 葉秀敏,許佳佳.自我管理模式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人運動療法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5,13(05):413-415.
[2] 王園園.運動療法聯合護理健康教育對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護理效果觀察[J].心理醫生,2017,23(14):227-228.
[3] 勞杏元.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應用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護理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45):55.
[4] 李蕊.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23):88-90.
[5] 譚穎.探究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護理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09(20):241-242.
[6] 葉秀敏,許佳佳.自我管理模式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人運動療法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5,13(05):4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