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華
【摘要】本文主要以初中音樂課堂德育滲透方式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初中音樂教學現狀為依據,首先分析初中音樂課堂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其次從掌握教學內容、滲透愛國教育,激發學生音樂才藝細胞、營造友好的學習環境,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德育素質三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初中音樂課堂德育滲透方式,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德育教育;滲透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教育體制的發展背景下,各所教學機構已將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列入教學目標中,以學生為主體,將立德樹人思想與教學相結合。在初中階段,音樂為一門藝術性學科,不僅能夠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升華學生情感。而德育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的重心,決定著學生未來成長與發展的方向,也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基于此,初中音樂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音樂學習活動過程中,應將德育教育與課堂進行融合,創新教學手段,巧妙地在音樂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初中音樂課堂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學生心理逐漸成長,心理發展不足夠成熟,然而對身邊的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勇于挑戰,所以,很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影響學生的身心發育。特別是信息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先進信息技術被不斷開發,并且廣泛地應用在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初中學生可以借助手機等通訊設備了解校園以外的世界,如果接觸到不良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會對社會產生錯誤的認知,影響學生學習精神的培養,阻礙學生正確人生觀念的形成[1]。
此外,在一些家長的思想觀念中,認為學生只需要學習與中考相關的課程即可,沒有意識到德育教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加上以往音樂課堂的單調教學教學,都會對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初中教師應認識到在音樂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認知,正確引導學生思想觀念的建設,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人生觀念與世界觀念,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二、初中音樂課堂德育滲透方式
(一)掌握教學內容,滲透愛國教育
結合初中音樂文本,其中含有諸多以愛國為主題的音樂歌曲,教師為了將德育思想滲透在音樂課堂中,首先應掌握教學內容,依據教學的實際需求,適當地將愛國教育與音樂課堂相融合,促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接受愛國教育,升華學生愛國思想,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此外,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自身因興趣愛好與行為習慣產生的差異性,選取學生比較喜愛的音樂類型,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班級內所有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2]。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音樂粵教版《愛我中華》時,教師可以事先借助網絡查找相關歌曲,以視頻的形式通過實時投影展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對學生視覺造成一定的沖擊,巧妙地利用視聽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觸動學生的心靈。然后,在學生掌握歌曲的基本內容與基本曲調的基礎上,開展德育教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共同分析并探究這首歌曲的創作特點,加強學生對音樂的領會與掌握,與學生充分交流,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妙與音樂的價值。最后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時間,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主觀評價,利于學生及時找到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引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思考,激發學生愛國情懷,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二)激發學生音樂才藝細胞,營造友好的學習環境
初中學生因自身的成長經歷與生活經驗存在不同,所以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與學習能力皆會存在不同,初中音樂教師要想更好地將德育教育滲透在音樂課堂中,需要創新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出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音樂學習活動中[3]。同時,因部分初中學生性格比較內斂,缺少小學階段的好奇心與活潑行為,所以教師應采用趣味且藝術的交流方式,激勵并支持學生,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音樂才藝細胞,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增強學生對愛的理解,進而營造友好的學習氛圍,讓愛灑滿在音樂課堂中。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音樂粵教版《走進大自然》時,教師可以在復習環節中組織學生參與才藝表演活動,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命名”活動,在小組中的任何一個成員說出新穎的名字之后,教師就把相應的名字記錄在黑板上,并且統計成表格,針對小組的表現情況進行具體的加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積極地投入到命名活動中,充分地調動自身的思維,展示自身獨特的才藝,爭取為自己的小組贏得分數[4]。在此期間,不僅培養了學生自強自信的精神,有利于學生正確觀念的樹立,還可以縮小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效率,促使學生在舞臺中全面地展現自己,提高學生勇于表現、勇于發言的自信心,進而營造出友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德育教育的影響力。
(三)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德育素質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將大部分時間放在基礎知識的講解上,初中音樂課程也不例外,教師注重培養學生音樂曲目的歌唱能力,沒有引導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能力進行擴展與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甚至使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失去價值[5]。因此,初中音樂教師要想有效地將德育教育滲透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需要組織學生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熱情,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凸顯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七年級音樂粵教版《故鄉的親人》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欣賞音樂,采用主體參與式的教學理念,組織學生深入思考并探究思鄉音樂特點,然后利用教育技術播放放飛夢想短片,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學生掌握與故鄉有關的歌曲技能基礎上,開展以“我的家鄉”為主題的音樂探究活動,鼓勵學生應用現有的知識水平,轉動自己的大腦,創造出屬于自己的音樂,并且在課堂中進行表演,與其他學生共同分享。在此期間,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或者自主創新方法,加強學生對音樂內涵的理解,引發學生思考,為了故鄉的繁榮要如何拼搏,如何帶著夢想的翅膀飛翔,進而樹立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精神,使學生自主走進音樂的世界,感悟人生的真諦,為學生實現家鄉富強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初中音樂教師應全面了解德育教育的滲透意義與重要性,依據音樂教學實際情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巧妙地將德育教育和音樂課堂相融合,通過掌握教學內容、滲透愛國教育、激發學生音樂才藝細胞,營造友好的學習環境、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等方式,在學生提高音樂素養的同時提升自身德育素養,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進而為創建文明禮儀家園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宋斌.關于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探討[J]. 才智,2017(25):139.
[2]莊筱嫣.淺析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方案嘗試[J].北方音樂,2014(10):154.
[3]席恩慧.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解析[J]. 教育科學:引文版:00191.
[4]梁云.中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幾點做法[J].青年時代,2017(10):58-59.
[5]陳星言.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中學),2015(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