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珍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意識到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小學階段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培養其德育素質,值得一提的是,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可謂是其中重點,而本文則主要針對小學階段德育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品質的方法及策略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見解與思考。
【關鍵詞】 德育教育? 誠信教育? 誠實守信? 品質? 培養
現階段,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越來越多,同時也拓展了接收信息的途徑,但網絡中的信息量巨大,其中難免存在負面信息,給學生的思維意識造成不利影響,使之發展方向出現偏頗,甚至出現誠信缺失的問題,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以及發展來講無疑是巨大的阻礙。因此,教師必須發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重視德育教育,重點培育學生誠實守信的品格,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使學生實現長遠化、持續性的發展。接下來筆者主要針對小學階段開展誠信教育的方法進行分析,以下為詳細敘述。
一、強化課程建設,為誠信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第一,必修課程。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意識到語文課程的功能及作用,發揮其德育教育方面的價值,在語文課程教學環節,教師要總結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認知層次,通過由簡至難、由淺入深的方式,循序漸進的開展誠信教育,最大程度的保證誠信教育效果,使學生全面參與其中,意識到誠實守信對于自我成長及發展的重要性,逐步形成誠實守信的品格。
語文教師有必要在實踐教學環節搜尋并挖掘與誠信教育相關的內容,而后針對性的總結與歸類,使得課程教育過程更加深入、透徹,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認知水平。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緊抓機遇,嚴格參照教學目標及教材內容完成教育及引導工作,再有意識的實施誠信教育,并將其與教學活動有效結合。例如,在教授《十年后的禮物》這一課程,就應當引導學生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保持誠信、守信,教師可以針對性的設置情景,而后將班級內的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進行分組表演,組內的學生分別扮演大音樂家與小女孩,針對大音樂家履行自身十年前承諾的行為展開積極討論,加深學生的印象,促使學生深度思考,最后,對表演最為真實、靈活的小組基于言語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同時也會使班級內的學生意識到誠實守信對于自我成長的重要性,逐步培養誠實守信的良好品格。
第二,校本課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搜集自教學以來身邊所發生的誠信故事,將其編撰為故事文本,以供學生閱讀,在誠信教育過程中,可將這些小故事作為有效引導,為教學工作打下鋪墊,學生在閱讀這些小故事內容后,也會轉變態度,發現誠信的重要性,在此之后,教師則應當制定針對性的課程目標,分別從守信、守法與誠實三個方面入手,而后確定與之對應的課程內容。值得一提的是,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任何教師可以針對班級內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個性特點,對誠信教育方法、內容與形式進行調整,此外,再通過每周班隊課程的方式,確定主題“做人的根本即誠信”,通過這項活動使學生意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也會增強對于誠實守信方面的了解,意識到在自我成長及發展過程中必須傳承這一中華傳統美德,在生活中堅持做誠實守信的人。
第三,實施課程評價。可以制定系統化的誠信監督評價機制,針對學生的誠信狀況及日常行為進行評估,并將其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一方面,需要制定誠信狀況評估條例,另一方面,則要制定日常行為誠信守則。不僅要評估學生的誠信狀況,在評估的過程中也會加強對于學生的教育與引導,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促使學生意識到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必須積極肩負自身職責、履行自身義務,不可出現發展方向上的偏頗。而評價工作中,可對評價方式進行拓展,通過家長評估、學生自評、教師評估以及小組評估等各類途徑,對學生的誠信狀況進行評分,而后將學生劃分至相應的等級內,促使學生養成誠實守信的習慣,并將這一習慣內化于品質,提高道德素質。
二、結合學生年齡特征,實施遞進式誠信教育
第一,分年段開展誠信教育。將小學生分為三個年段,分別為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對高年級學生實施誠信教育的過程中,就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使學生意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并了解誠實守信的基本內涵,它不僅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根本,同時缺乏了誠信,也會有損于外在形象,甚至會給集體蒙羞。對低年級學生實施誠信教育的過程中,則要盡可能體現誠實守信的價值,使學生意識到它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點內容,我們應當將這一美德繼續傳承,同時也要從自我做起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提高學生辨別黑白的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誠實、守信的習慣。對中年級學生實施誠信教育的過程中,則要首先使之明確詮釋守信的含義,它對于一個人的發展來講意味著什么,缺乏誠實守信的人,必然會不受他人待見,同時也會給人帶來負面情緒,對于人際交往極其不利。
第二,分年段選擇誠信教育內容。針對高年級的學生,應當引導他們意識到幫助弱者、團結友愛、相互合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也要在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尊重他人,盡可能做到答應他人的事努力做,做不到也要誠懇的表示歉意。對于低年級的學生,那么則要使學生意識到他們作為集體的成員,需要提高集體主義精神,學會愛護班集體,維護集體榮譽,同時,也要學會關愛家長,為父母分擔責任,力求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生活中懂禮貌、守秩序,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愛護公共財產,提高辨別黑白的能力,力求做到不說謊,提高誠實守信意識。對于中年級的學生,那么則要使之明確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應給予更多寬容,相互幫助、互相扶持,誠懇對待,并學會關愛家庭,增強責任意識,盡可能做到實事求是。
三、將誠信教育與學科教育有效結合,并滲透于日常教學工作中
誠信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來講極其重要,不僅可以使學生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格,同時也會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筆者建議將誠信教育與學科教學有效結合,并將誠信理念滲透到日常教學工作中,逐漸提高學生的誠信意識。比如,在教授《心正筆正的柳公權》這一閱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柳公權誠實敢言的高尚品質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對柳公權產生憧憬之感,進而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只有做到心正方能筆正,才能找尋正確的人生發展之路。課文中的許多內容都充滿了人文內涵,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必然會潛移默化的提高道德素養,加深對于誠信的認識與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安排學生在課后積累有關誠信的古詩文名句以及諺語等等,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范圍,還可豐富語言積累,在接觸與誠信相關的內容時,必然會受之感染,產生共鳴,從而實現質的提升。
四、建立完善的誠信教育機制
小學學校領導應當重視資源整合,將少先隊大隊與教導處力量有效結合,針對誠信教育這一問題,建立系統化的誠信教育機制,而后,還需引導家長參與其中,形成校內校外合力,通過多種途徑強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促使學生發自內心的改正不誠信的行為。
例如,可以針對性的開展社區少先隊以及家長學校聯合講座,確定與誠實守信有關的主題,促使家長意識到作為教育方面的先行者,應當做到守法、守時、守信,起到模范帶頭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的言行舉止更加規范,形成誠信的品格。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實施德育教育極其必要,特別是其中的誠信教育,必須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促使學生意識到誠實守信對于自我成長及發展的重要性,并明確誠實守信的基本含義,提高誠信意識。相關教師也要肩負自身職責,發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重視課程建設,為誠信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后,還需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開展遞進式誠信教育,使不同階段的學生均可提高對于誠實守信的理解,從自身做起,力求做到遵紀守法、言必行行必果。最后,則要將誠信教育與學科教育有機融合,形成健全的誠信教育機制,為德育教育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 江秋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討[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8,12(1):159-160.
[2] 項國.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實施誠信教育的探索[J].神州(中旬刊),2015,23(12):157.
[3] 李子榮.農村小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及教育策略[J].考試周刊,2016,17(62):174-175.
[4] 孫彩云.淺談加強德育教育對于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J].科教文匯,2013,2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