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賢善
【摘? 要】 語文教育是培養一個人的文學素養和情懷的重要教育手段,通過語文教育我們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文化傳統進行有機地繼承和發揚,來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小學階段,因為學生的文化意識相對薄弱,不僅需要在課上對其進行引導,更要通過符合少年兒童的課外讀物來幫助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打下夯實基礎。
【關鍵詞】 小學教育? 趣味閱讀? 語文
一、閱讀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語文閱讀教學發生巨大變化,不再僅重視學生的學習質量,而是重視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在這種背景之下,閱讀對于學生不僅是一種學習任務,更是學生在學習階段認識世界和理解世界的重要理論來源,閱讀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從小學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讓孩子更好地學習,尤其是針對在小學中年級的同學而言,閱讀量的上升能提升他們的文學基本素質,同時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強他們的自律性,為他們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幫助他們在初高中階段更好地學習語文。
語文是重要的人文基礎學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閱讀是無法避免的,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之中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去閱讀,就沒有思考的源泉和動力。
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地犯錯和糾正,在各方的影響之下形成屬于自己的價值觀和對世界的認識觀。幼齡階段的兒童對世界的認識水平不高,對世界的認識方法除了來自家長、教師,就是來源于書本和信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學生更客觀、全面地認識世界,樹立屬于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小學中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加強他們的閱讀量,對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積極作用。
語文是一門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科目,其贊揚和歌頌我國傳統美德,將我們國家的民族文化充分展現。而閱讀是語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增加閱讀量,不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能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民族的歸屬感。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加強民族凝聚力,培養學生的民族創造力,幫助學生樹立核心價值觀基礎,提升民族文化素養水平。
二、推進課外閱讀的阻力
在語文教育方面,不僅需要文學素養高的教師的引導,學生還需要豐富的讀物來進行文學知識積累,學生在進行大量的閱讀以及在生活中的積累的過程中才能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提升自己的成績,同時提高自己的人文情懷。從上述角度來看,因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沒有城市地區高,其無法吸引更多高素質的教師,同時學校也沒有很雄厚的資本對學生進行文學積累。學校的藏書也沒有辦法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相比較。
在語文教育方面,語文成績的積累往往是一種“靜止的”學習狀態,是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課外閱讀、訓練時間來提升自我,但是在農村,學生放學了往往是先幫助家里做農活或是做家務,其課外閱讀或學習的時間受到了壓縮,成績提升的速度就會變慢。在這種環境之下,即使學生擁有很強的天賦,也會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慢慢歸于平常。
在農村地區的教育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管束不夠嚴格,學生的心理發展往往會出現部分問題。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導致學生對于學習的自制力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夠。在閱讀教育中,往往更喜歡閱讀“電子書籍”,這種書目一般邏輯混亂、知識架構不完善,沒有很強的指導性,學生在長期閱讀過程中會影響學習成績,甚至影響價值觀的形成。
三、如何加強課外閱讀的趣味性和指導性
閱讀習慣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是要求家長和教師、學生共同進行的。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沒有自制力,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和教師更要好好溝通交流,讓家長在課余時間給孩子更多的閱讀時間,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讓孩子從小開始,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是一門寬泛的學科,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學生的學習偏向,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因為學生本身的認識水平不高,所以對于閱讀刊物教師一定要嚴格把關,教師要選擇符合少年兒童心理發展狀態的刊物推薦學生閱讀,一般這種刊物的文字要適合小學生理解,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的趣味性,讓學生愛上閱讀。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培養應從日常生活的點滴生活小事做起,需要持之以恒的堅持,所以教師可以合理地安排學生在課前或課后進行圖書閱讀。教師還可以與班主任教師或學校聯系,在班級創設“閱讀角”,鼓勵大家帶來自己的圖書,互相閱讀,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幫助學生保持學習熱情。
教學方式與教學是相輔相成、息息相關的,絕大多數情況下,好的教育方式會讓受教育者更好的學習知識。在科技與教育相結合的背景之下,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科技積極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采用高效率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閱讀的良好習慣。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觀看影片、聽取錄音,進行文字互動等方式進行學習。
課后作業學生最不愿意面對的,尤其是小學語文教育的課后作業,基本就是“抄生字”、“寫日記”等學生所不喜歡的,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后作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要求學生閱讀書目,寫讀書筆記或摘抄喜歡的句子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結語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重要基礎,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加強課外閱讀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成績,拉近其與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提升小學教育的整體素養。在加強課外閱讀教育中,學校和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和社會要重視課外閱讀的作用,用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來幫助學生提升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培育,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 張娜.探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貫徹快樂教育理念[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08):95.
[2] 賀夢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