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平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發展,中小學美術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更的核心素養與創新思維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民間美術資源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我國重要的文化財富,目前如何發揮民間美術資源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價值,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更好地傳承我國民間美術藝術,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廣泛關注的首要課題,并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因此,本文主要就民間美術資源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展開探討,希望能夠對日后的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民間美術資源;中小學;美術教育;應用分析
現階段,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更好地滿足新時期中小學生的發展需求,因而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積極創新教育模式勢在必行。在這種教育背景下,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新課程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中小學美術教育逐漸加大了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研究力度,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還能進一步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民間美術資源的特點
(1)程式性特點。程式性是民間美術資源的主要特點,是民間美術藝術創作的重要手段。同時,由于我國民間藝術已經傳承了千百年,積累了大量的程式技法,比如說民間剪紙藝術,剪圓形要像中秋的月亮,飽滿而圓潤;剪方形要像上好的瓷磚,整齊而對稱。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剪紙過程中還要遵循先里后外、先難后簡的剪紙原則,以保證切口處的工整完好,提高藝術作品的觀賞性,。
(2)綜合性特點。在民間美術資源的利用、開發過程中,由于民間美術創作的流程較為繁雜,因而在推廣與傳承中需要不斷創新與突破,實現民間美術資源的更好應用。然而,一幅優秀藝術作品不僅需要經過多年的沉淀與傳承,還需要創作者融入更多的創作情感,以引發人們共鳴,提高欣賞效果,促進我國民間藝術的穩健發展。
(3)創新性特點。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美術藝術應融和新時代發展元素,整合藝術資源,提高藝術創作活力,以此更好地豐富人們的藝術體驗,推動我國教育領域的更好地發展。
2、民間美術資源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
民間美術資源能夠為中小學美術教育帶來了諸多益處。現如今,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價值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逐漸被突顯,其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作力,強化學生的藝術內涵,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美術藝術的學習興趣,進而更好地促進中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2.1引導學生體會民間美術內涵
最近幾年來,藝術教育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然而,美術作為藝術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在中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需要不斷融入民間美術資源,以更好地幫助中小學生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實現民間美術資源的傳承與發展。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在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情的基礎上,逐步引導學生感受民間美術內涵,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發展需求,從而在提高學生民間美術素養的同時,實現民間美術資源在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有效應用。
2.2鼓勵學生參與民間美術創作
現階段,在中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教學空間的拓展延伸,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素養及美術創作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生活是藝術創作的主要靈感,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更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民間美術創作,體會民間藝術創作情感,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基礎生活經驗,以此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思維,實現民間文化的有效傳承。
2.3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創作的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保障。在中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目標,首先應讓中小學生對于民間美術創作產生極大興趣,讓其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從而才能增強中小學生對于民間美術文化的關注于喜愛。所以,在美術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提高教學活動的娛樂性與趣味性,深入挖掘民間美術資源,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優勢作用,從而在增強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更多的美術創作人才,促進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素質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逐漸認識到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價值,并將其廣泛應用于中小學美術教育活動當中,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美術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因此,在中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中小學美術教育與民間美術資源有效融合,以此更好地傳承我國的民族藝術,推動我國現代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繼瑞.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民間美術資源的運用研究[D].2016.
[2]趙曉丹.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小學美術教學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7.
[3]段陽.民間美術資源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