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娜
【摘要】現階段我國高等學校基層學院的建設離不開領導班子的高屋建瓴、開拓創新、踏實肯干和忘我奉獻。意識形態建設推進的廣度和深度,往往決定了謀大略、干大事的成效。結合實際工作的開展情況,直屬高校基層學院班子成員的意識形態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試圖從基層學院的角度切入,以點帶面,剖析基層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在意識形態方面的短板并試析得以改善的途徑。
【關鍵詞】高校基層領導班子 意識形態 問題及策略
2013年,中共教育部黨組以教黨(2013)39號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直屬高等學校領導班子建設的若干意見》。該《意見》在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深化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完善考核機制、健全管理監督機制、從嚴管理干部等6大方面提出了若干意見。近些年,尤其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和感召下,黨委領導下的班子建設一直被擺在重要的位置,以期在中國特色及一流大學建設過程中更好地發揮領導與政治核心作用。
在領導班子建設的維度中,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好高校“四個服務”光榮使命,迫切需要通過加強班子自身建設,進一步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崇高的理想信念、錘煉黨性修養、堅定“四個自信”。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落實好意識形態工作及思想政治建設應該是班子建設中不容回避的首要問題。基層學院,作為高等學校的下屬二級單位,在校院兩級黨委的領導下,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仔細查擺,在思想政治、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方面體現出的意識形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和改進。
一、基層學院領導班子建設意識形態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方面
一是對加強思想建設和理論學習極端重要性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政治理論學習方法和途徑單一,在基本的學習形式和數量上雖然符合要求,但學習質量和效果欠佳。政治理論學習的覆蓋面還需拓展,學習不夠系統、深入,或多或少存在“以干帶學”、“以干擠學”的現象。理論武裝頭腦不充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掌握不夠透徹,整體上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扎實推進思想建設和提升理論水平有待加強。
二是雖能樹牢“四個意識”,但將其“踐之于行”的政治站位和全局意識還需加強。在堅掙“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四個服務意識”的前提下,基層學院領導班子的政治站位和全局意識有待提升,如何用戰略發展的眼光布局相關學科建設進程和可持續發展,如何從大局著眼,增強憂患意識、以引領性、變革性、創新性的全局思維架構學院未來的發展,是學院下一步需解決的問題。
三是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的能力偏差,理論成果指導實踐方面還有欠缺。理論與實際有些脫節,進入新時代,需運用新思想新理念,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學院出現的實際問題;由于平常事務性工作較為繁重,常滿足于一般性的學習,帶著問題學、深入思考學做得不夠,理論思維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結合理論,要在指導實踐開展、解決實際問題上多下功夫,要在怎樣推進“雙一流'布局發展、如何促進相關學科建設上找到最佳結合點,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二)精神狀態方面
一是陷于現狀工作繁多,建設性、創新性、變革性的意識不夠強。學院領導班子在各自分管的領域,基本能夠保證“歸屬的工作挑肩上、布置的任務勇擔當”,但缺乏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闖勁兒和實干精神。層出不窮的改革點子多,但常由于達不成一致、落實困難等原因中途夭折。工作的主基調還以保守為主,穩步推進。建設的成效性、工作的創新性和變革的徹底性等方面還有差距。
二是班子在頂層設計、整體布局方面尚需突出目標導向、措施清晰有力。在議大事謀長遠,加強頂層設計,“一體規劃、整體推進、點面結合、重點突破”方面狠抓落實不太到位,缺乏具體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在爭創雙一流,建設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方面,高端學術領軍人才嚴重缺乏,競爭力不強。在學科優化整合、研究方向凝練、交叉學科平臺建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團隊合作、突出績效獎勵、推進課程思政、三全育人等方面,改革創新的步子邁的還不夠大。在加強層級管理,調動系所積極性方面做的還不到位,未形成上下聯動的格局。在突破制約學科發展的關鍵點和難點上改革創新的意識不強,缺乏攻堅克難的釘釘子精神。
三是基層調研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需進一步提高。“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基層學院總體目標推進及專項工作細化的過程中,部分工作缺乏“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和俯下身子、沉下心思,系統全面地了解基層需求的態度,導致基層的落實和推進缺少抓手,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充分調動。
(三)工作作風方面
一是民主決策程序存在形式主義傾向,議事結論和成效不顯著。在“文山會海”中貫徹民主集中制,出現“班子會常開、實效不常有”的情況,踏下心來做調研和有計劃、有步驟推進分管工作強化落實比較困難。個別工作過多依賴于會議的集體決策,且大部分會議拖沓冗長、有時存在“議而不決、無重點無核心”的現象。有時對待一件事情或者一個建設性思路的討論,往往各持觀點的討論意見多,能夠落實的一致性建議少,增加了班子成員的議事時間成本,會議效率較低。
二是議事模式推諉、依賴性較強。對于分管工作和特色工作,有相當一部分依賴于傳統經驗的做法,決策往往傾向于學院主要領導干部的拍板決定,缺乏主動獨立地開展創新性工作的意識,有較強的從眾性,在部分工作中存在“等”、“靠”等消極思想,缺少敢為人先的闖勁兒,勇挑重擔的韌勁兒和敢想敢做的責任擔當。
三是求穩怕亂,面對復雜問題,存有畏難情緒,擔當作為方面有欠缺。在一些重要且涉及教師個人利益的決策中,雖能堅持大原則,但突破壁壘、在學院內部實行大膽改革創新的嘗試還較為遲疑,在強化績效考核、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思維模式常以穩定大局、衡量多方關系為主,大膽嘗試、勇于擔當作為的意識還不夠強;受學校層面招生、招聘等各類硬性指標的制約,在議事及履職時,往往不敢越雷池一步,上級部署的工作能夠做到層層傳達,但在處理特殊情況和解決實際困難時,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交流不夠,還應在落實對接、爭取支持上多下功夫。
二、意識形態建設提升的策略和途徑
(1)加強政治學習,不斷加強領導班子理論修養和政策水平。繼續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用理論武裝頭腦,充分發揮領導班子的“頭雁”效應。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定力,牢固樹立好“四個意識”和標桿意識,進一步提高班子成員把控全局的能力和決策水平。
(2)增強責任意識,在勇于擔當中推進學院全面發展。要經常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想師生之所想、急師生之所急,彎下腰、沉下心,堅持談心談話制度,切實對接基層教職員工的基本需求和燃眉之急,更加系統和全面地了解把握學院的實際情況。以引領性和創新性的思維,緊密圍繞“十三五”、“雙一流”學科建設規劃,推動學院改革創新,著力建好光電子學科群。敢于打破原有的行政劃分,在全院范圍內優化整合教師隊伍,大力推進新工科建設和搭建交叉學科平臺,堅決杜絕科研單打獨斗現象;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強化團隊合作,將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加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力度,推進課堂思政和三全育人工作落地落細,使班子的擔當作為不再是掛在嘴邊的“功績”,而是卓有成效的“業績”。
(3)創新工作思路,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繼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落實,對于“文山會海”、推諉依賴、基層調研欠缺、擔當作為有待改進等諸多問題,仔細查擺、堅決整改。要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務實的作風、最有效的措施抓治理,確保領導班子提振士氣、抖擻精神、主動作為、敢于擔當。要密切聯系群眾,內強能力素質、外樹良好形象,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求真務實、作風優良、務實高效的領導班子隊伍,為師生服務、為學科發展盡責,領導班子建設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