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迪妹 徐雯 成佳峰 王路怡
摘 要:文章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例,在生活化學課程的理念下,通過創新實驗模式,設計出利用暖寶寶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拓展性實驗,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學源于生活,以進一步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解決實際問題。
關鍵詞:生活化課程理念;創新實驗;化學教學;暖寶寶原理
中圖分類號:G642;G63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3-0079-01
“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是化學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要求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和社會生活實際出發,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化學與生活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教師在運用教材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充分體現出“生活即化學,化學即生活”的理念。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是研究空氣組成的一個重要探究性實驗,這個實驗對于認識空氣的組成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為下一節“氧氣的性質”的教學奠定了基礎。對比分析浙教版化學八年級教材中的相關實驗設計,筆者設計出利用暖寶寶的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拓展性實驗。通過對該實驗的探究設計、基本操作、觀察分析,讓學生掌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方法,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并且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勇于創新、勤于思考的能力。以下為“利用暖寶寶的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內容的教學實錄。
設計意圖:對利用紅磷的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提出改進方案,培養學生勇于創新、敢于質疑、勤于思考的能力。
教師:我們學習了通過紅磷的燃燒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大家試著分析一下該實驗有何不足?學生:該實驗存在幾點不足。(1)紅磷燃燒后塞緊瓶塞存在時間差,使部分空氣受熱膨脹排出集氣瓶,導致實驗結果有偏差。(2)紅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如果裝置的氣密性不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3)實驗前要先將集氣瓶體積五等分,既麻煩又不準確。(4)紅磷燃燒后要先冷卻到室溫再進行后面的步驟,實驗步驟不連貫,同時由于時間較長,裝置氣密性對實驗結果影響較大。(5)該實驗的誤差原因較多,在進行誤差分析時感到比較困難。(6)該實驗較為復雜,難以在課堂中現場演示。(以上內容,學生只要能提出兩三點即可,由教師進行總結)
教師:那么我們可以如何改進該實驗呢?
設計意圖:通過引入暖寶寶,讓學生體會到“從生活走進化學”的理念;通過對資料卡的學習,培養學生閱讀資料、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實驗方案,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教師:同學們有沒有用過暖寶寶?有同學對其原理有所了解嗎?
投影:暖寶寶的反應原理為利用原電池加快反應速度,將化學能轉變為熱能。暖寶寶的內部材料主要為鐵粉、活性炭、蛭石、水、鹽等。正常情況下鐵粉氧化是比較緩慢的,熱量無法積累,在活性炭粉的作用下,鐵粉和空氣接觸面積增大,產生大量的熱量。
教師:根據這個知識點,我們可以如何設計實驗呢?請小組進行討論。(學生積極思考與討論,探究實驗方案)
教師:取兩個錐形瓶,一個錐形瓶中加入大量的鐵粉和少量的活性炭粉,再加入少量的飽和NaCl溶液,大致配制出暖寶寶的化學材料。那么,通過反應,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減少,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法體現出氧氣的減少量呢?
學生:利用大氣壓使水倒吸。
投影展示具體實驗方案。
實驗儀器:錐形瓶、燒杯、止水夾、橡膠管、玻璃彎管、橡膠塞、玻璃棒、藥匙。
實驗藥品:鐵粉、活性炭粉、飽和NaCl溶液。
實驗步驟:1)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鐵粉和少量的活性炭粉,再加入少量的飽和NaCl溶液,用玻璃棒攪拌均勻,這時會感覺到放出大量的熱。2)用藥匙將上述得到的粘稠固體加入錐形瓶A中,塞緊橡膠塞,同時橡膠塞上連有玻璃彎管,用止水夾夾緊,彎管的另一端伸入裝有水的燒杯中。3)取另一相同規格的錐形瓶B,加入適量的水與錐形瓶A中的橡皮塞下端相平齊,測量水的體積V1。計算出錐形瓶中大致的氧氣含量為V2=0.2V1。在錐形瓶B中加入體積為V2的水。將實驗裝置靜置2小時,使之充分反應。4)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被大氣壓壓入錐形瓶中。待沒有水再滴入錐形瓶后,將錐形瓶A與錐形瓶B放在一起進行對照,發現兩瓶中的水量大致平齊,這證明氧氣的含量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實驗注意事項:1)實驗藥品的比例要控制適當。2)需要較長時間靜置。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完成實驗步驟1-3,在課堂展示的時候只用展示步驟4。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分析,讓學生體會到“從化學走向社會”的理念。反思、歸納、改進實驗,對實驗優、缺點進行分析,形成不斷探索、不斷質疑、不斷改進的科學思想。同時,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關注暖寶寶使用安全。
教師:本實驗設計為驗證性實驗,在已學習過的氧氣含量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的基礎上進行驗證。請同學們分析該實驗的優缺點。
學生:優點。1)該實驗方便、簡單、易操作,無毒、無污染。2)巧用暖寶寶的原理,了解到化學在生活中的有效應用,提高對化學的興趣。3)實驗結果可以直觀證明氧氣的含量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缺點。1)裝置的密閉性要好,否則實驗誤差較大。2)該實驗結果顯示錐形瓶A中的液面要略高于錐形瓶B,因為錐形瓶A中還含有固體藥品。雖然看似體積較大,但是固體之間存在的間隙也較大,間隙大也有利于與氧氣的反應。該反應只用于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教師:同學們看過有些人使用暖寶寶受傷的新聞嗎?
案例分析(投影):家住澧浦鎮山南村的趙奶奶,因為上了年紀,一到冬天就會腰腿痛。前幾天,貼心的孫女給她買來了一包暖寶寶,告訴她腰痛時貼上會舒服些。隔天,趙奶奶就用了暖寶寶,她以為這就是普通的膏藥,便直接貼在了后腰上,不料,當趙奶奶第二天早上取下時,皮膚隨之脫落,上面還有水泡,疼痛不已的她趕忙到澧浦衛生院就診。
教師:像趙奶奶這樣的情況被稱作低溫燙傷。它是指雖然基礎溫度不高,但皮膚長時間接觸高于體溫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它和高溫引起的燙傷不同,創面疼痛感不十分明顯,僅在皮膚上出現紅腫、水泡、脫皮或者發白,如果處理不及時,就會發生潰爛,長時間無法愈合。
使用注意事項(投影):使用暖寶寶切忌與皮膚直接接觸和長時間使用,雖然它的熱源溫度低,但長時間使用也會造成低溫燙傷。兒童使用時,尤其需要注意。當暖寶寶發熱后,它在局部產生的熱量將通過熱傳導的方式傳遞給相應位置的肌膚、血液,再通過血液循環流動,將熱量傳遞到身體各部位。這也是為什么要求血液循環不暢的人群勿使用暖寶寶,因為不暢通的血液循環難以將局部的熱量傳遞出去,會導致局部過熱。而孕婦則不宜在腹部使用暖寶寶,因為局部過熱會引起子宮收縮,影響胎位。同時,由于通過外部手段產生的熱量滿足了人體維持熱平衡所需的熱量,人體自身的產熱行為將適當降低,故而長期使用暖寶寶會降低人體自身的熱平衡調節能力,可能會導致人體免疫能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綜上所述,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將生活、化學、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體現“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思想。化學源于生活,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社會發展上,解決實際問題,使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王優媛,陳迪妹.創新微型噴泉實驗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