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潔
摘 要: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變革,也給科學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模式,優化了課堂的教育氛圍,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課堂上單純講解的時間變少,學生自主性被激發。這些新教學方法的采用,不僅培養了具有探究精神的學生,還讓教師在課堂中得到了解放。
關鍵詞:科學課;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5-0067-01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質量不斷攀升,但是科學課程存在著明顯的形式化、表面化問題,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注重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使科學課變成了可有可無的課程,這嚴重限制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求,也降低了科學課程的價值,不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所以,教育部門、教師、學生要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對科學課程的認知程度,用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
我國實行教育改革以后,盡管在教學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仍然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第一,教師對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和參與度不夠重視。學生們在科學課堂中依舊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并未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而是沿用傳統的科學教學方式,所以沒有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第二,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合理性。教師們常常是根據個人的喜好和教課方式進行教學,沒有站在學生們的角度看看他們究竟需要什么,因此,學生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學習質量不高。
1.通過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習慣
多媒體教學是教師在上信息課時常用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將學生們不常見的圖片、視頻在多媒體上呈現出來,讓學生牢固掌握更豐富的科學知識。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習慣,促進知識內化于心,并將其運用于今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僅為課堂時間的四分之一。所以,教師在制作微視頻的時候,就要避免時間過長,并且要保證高質量、有吸引力,能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對于科學知識教學中的重難點,以及重點部分和非重點部分要加以區分,讓學生能學有重點,并有意識地提醒學生們注意講授內容的變換,讓學生能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接受程度,借用現有的微視頻,加之后期精減或者精挑細選,并結合學生們本階段的學習內容和接受知識的程度進行完整的教學設計,從而取得良好的科學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要注重過程性指導和課堂鼓勵,以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和目標。
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將科學知識進行傳授,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更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使他們學會利用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科學知識有體系、全面地鋪展開來。
2.通過親身實踐,培養學生探究精神
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進行科學課堂的構建,在增加課堂趣味性的同時,讓學生們用科學精神進行科學學習。例如,在學習溫度、溫差這一章節的問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實驗,測一測一天中不同時間放置在外面的水的溫度是否相同,可以先用手估測,后用溫度計進行測量,讓學生們自己發現一天中水溫都在變化,空氣的溫度也是變化的。教師還可提出問題,讓學生們思考溫差形成的原因,或者什么因素可以影響溫度。這樣的動手實踐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觀察自然,親近自然。再如,在學習“宇宙”這一章節時,學生單靠教師的多媒體展示是不能完全理解或者感受到宇宙的無窮魅力的,這時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走入天文博物館,讓學生們親身體驗,聽講解員的講解,使用望遠鏡看看天空,用天文博物館高科技的設備感受失重。這樣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讓學生們產生探究真相的好奇心,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形成嚴謹的科學精神,為學好科學知識打下基礎。
科學是一門開放性很強的學科,科學課堂中教師往往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親身體驗課程的內容,從而得出結論。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解放學生的天性,還能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學生對科學這門課程的興趣。
總之,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科學課堂教學是新時期科學課教學順應新課改的必然要求,也是讓學生主動進行科學學習、培養學習興趣的手段。教學方法作為教學中的一個載體,承載著教師的辛勞,也肩負著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使命。教師正確使用教學方法,不僅能解放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能減輕教師的負擔,有效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錢東華.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的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7(24).
[2]魏欣.小學科學課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方法[J].基礎教育參考,2007(06).
[3]戴素蘭.小學科學課中探究性學習教學方法的探討[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07).
[4]周孌.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