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沙工程”游戲以沙為項目主題,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以“E”工程為實施載體。幼兒在“沙工程”真實情境中的問題解決能力、領導力、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溝通與合作等跨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并且幼兒的綜合經驗也得到相應發展。
【關鍵詞】STEAM ?跨學科 ?核心素養
【課題項目】2018年杭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三維互動構建幼兒園自然教育游學場的實踐研究,編號:18G1408。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009-01
一、問題提出
(一)跨學科核心素養
跨學科核心素養是指那些超越學科的、具有通用性質的素養,如學會學習素養、社交和公民素養。《面向未來:2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全球經驗》中探討“21世紀核心素養”,報告將素養分為領域素養和通用素養。通用素養即跨學科核心素養,包括高階認知(批判性思維、創造性與問題解決、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個人成長(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人生規劃與幸福生活社會性發展);社會性發展(溝通與合作、領導力、跨文化與國際理解、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
(二)STEAM“沙工程”游戲活動
STEAM教育,是一種綜合性的跨學科教育模式,本幼兒園開展了大班“沙工程”游戲以沙為項目主題,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以“E”工程為實施載體,有機融合幼兒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領域(Mathematics)的經驗,提高幼兒獨立計劃、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沙工程”游戲主題中幼兒的跨學科核心素養
(一)“沙工程”游戲主題中幼兒的跨學科核心素養的表現
1.“彎彎河道”
首先,問題解決能力。能用數字、圖畫、圖表或其它符號記錄。其次,堅持、毅力幼兒在沙工程活動中堅持不懈的品質。最后,創造性參與、問題解決力。知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和自己不一樣,能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
2.“橋梁的河道”
首先,領導力。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表達交流-遷移運用(初步的探究能力)。其次。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在挖河道過程中控制自己的力量讓河道不要倒塌。最后,溝通與合作能結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設等相對復雜的句子。
3.“橋梁和隧道相結合”
首先,領導力。幼兒會分配各自任務,體現領導力。其次,溝通與合作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一起克服。
(二)“沙工程”游戲主題中幼兒幼兒綜合經驗的提升
1.使用工具與材料的經驗。沙漏、管道、鏟子、車子、盆等
2.計劃的經驗。規劃河道-安排布局示意圖-商議施工的次序
3.合作的經驗。主動合作的意識;較強的合作能力
4.數學的經驗。加減運算;測量;守恒;空間思維
5.科學認知的經驗。結構與平衡的關系
6.藝術的經驗。語言藝術的經驗;美術的經驗
7.工程思維的經驗。工程計劃到工程實踐,再到工程檢查的思維過程
三、反思與啟示
(一)跨領域核心素養下幼兒在STEAM沙工程游戲中綜合經驗的提升
STEAM沙游戲工程通過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真實問題,將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轉變成一個探究世界相互聯系的不同側面的過程,進而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協作交流、批判性思考、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等。
(二)“實踐-跨學科核心素養-領域核心素養”三維整合學習模型建立共同作用于完整兒童的發展
STEAM教育在橫向上實現學科素養的綜合,五個學科領域具有天然的內在聯系,工程素養解決的是基于生活實際情境的工具發明和制造,是STEAM教育的主線,科學提供有關自然界的規律和原理,解決的是“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數學提供的是科學統計知識和邏輯思維,技術提供的是方法和手段,解決的是“如何做”的問題,從分科課程到綜合課程,再到跨學科整合,STEAM教育把學生學習到的各學科經驗與工程設計轉變為一個從不同側面探究世界間相互聯系的過程,形成五個學科領域間共通的大概念是全方位、立體化的整合。學科素養和跨學科素養共同作用于完整兒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雪梅,跨學科素養與兒童學習:真實情境中的建構[J].上海教育科研,2017,(1).
[2]楊曉萍,楊柳玉等,幼兒園科學教育融入STEM教育的核心價值與實施路徑[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10).
作者簡介:
黃雅婷(1990-),女,漢族,碩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