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平面解析幾何是高中數學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應以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導向,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發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解析幾何解題應注重概念探究過程、突出數學思想的引領,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著力培養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
【關鍵詞】平面解析幾何 ?數學教學 ?數學素養 ?學生思維
【基金項目】酒泉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JQ[2017]GHB149)。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49-02
一、課程標準的變化與導向
自新課程改革啟航,我國的教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為過程、方法往往與經歷、體驗、探索這些詞有關,往往令一線教師不好把握。我們逐漸摒棄過去師傅帶徒弟式的教育,重視結果、書本的理解,“滿堂灌”、“照本宣科”說明這種教育缺少智慧。未來的教育應該充滿智慧,史寧中教授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育要將書本和實踐、理解和感悟結合起來,發展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
“四基”要求學生會想問題,概念是在教師創造的情境中悟出來的,是通過師生間的討論得到啟發而獲得的。
普通高中數學新課標提出的“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目標,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新要求,讓教師重視“結果+過程”的教育,探索以生為本的數學教育。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思維品質、關鍵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我們在解析幾何教學中應重視對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
二、解析幾何的地位與特點
史寧中教授提出:“任何學科都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學科直覺作為終極培養目標?!敝庇X是學數學的基礎,我們要把學生的直覺建立起來,把代數和幾何有機地結合起來。解析幾何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內容,也是高考重點考查內容。通過平面解析幾何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認識直線、圓、橢圓、拋物線、雙曲線,運用代數方法進一步認識圓錐曲線的性質以及它們的位置關系,運用平面解析幾何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感悟平面解析幾何中蘊含的數學思想,重點提升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學建模、邏輯推理和數學抽象素養。
三、蘊藏在解析幾何教學中的數學素養
(一)從直觀形象到數學抽象的升華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論研究院張瑜教授提到:“直觀想象是實現數學抽象的思維基礎,是人在思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思想方法和思考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階段,也把直觀想象作為數學核心素養的一個要素提出。
例如:《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第一課,創設數學情境探究橢圓的定義,學生實驗操作:第一步,取繩。第二步,兩端固定。第三步,筆拉緊繩子,移動筆尖。請學生回答下面問題:(1)在畫橢圓的過程中,細繩兩端的位置是固定的還是運動的?(2)繩子的長度變了沒有?說明了什么?(3)繩子長度與兩定點距離大小有怎樣的關系?移動的筆尖(動點)滿足的幾何條件是什么?結合實驗及上面的問題,讓學生給橢圓下一個定義。
又如:《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教學中:一個動點到一個定點和一條定直線的距離的點的軌跡是什么?通過“幾何畫板”直觀生動地展示點 M 軌跡為拋物線,從而引出拋物線的定義。
(二)利用向量解題,感悟數學建模
向量與解析幾何都是代數形式和幾何形式的統一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向量既能體現“形”的直觀位置特征,又具有“數”的良好運算性質,是數形結合與轉換的橋梁和紐帶。
在采取向量坐標法來進行解題時通常要設很多點來提高解題效率,然而在解題時無需逐一求解出該類點的坐標,而是能夠采取整體法來消去這些量。
四、結束語
在平面解析幾何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激活思維,逐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數學素養。同時通過對題目進行變式與拓展,挖掘問題的本質,總結規律,提高學生對求解解析幾何解答題的自信心和能力,提升數據分析、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等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史寧中,林玉慈,陶劍等.關于高中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核心素養———史寧中教授訪談之七[J].課程·教材·教法,2017(4):8-14.
作者簡介:
曾霞(1981.04-),女,漢族,甘肅民勤人,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