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地理核心素養已成為深化地理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從地理學科教育的角度來看,地理核心素養應當包含地圖技能、空間視角、綜合思維和人地觀念四方面。采用何種教學方式在課堂中落實地理核心素養,值得教育工作者去思考與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 ?綜合思維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72-02
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已成為地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和任務之一,如何有效落實值得我們探究與思考。本文以地理核心素養中的綜合思維能力為例,引導學生如何應用原理來說明現實問題。
一、地理核心素養
1.地理素養的內涵
地理核心素養是指通過地理學習后所具備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品格,可以分為理性科學、人文與技術素養三方面。簡單來說,地理核心素養是指通過觀察事物,并且運用地理技能解決問題的素養[1]。
2.地理核心素養
地理核心素養的內容具有綜合性,由社會參與、文化修養、自我發展三大領域構成。地理核心素養注重培養個體對未來社會的適應能力,并推動個人終身發展。綜上所述,地理核心素養應包含地圖技能、空間視角、綜合思維以及人地觀念[2]。
二、試題解讀
近年來,試題對學生地理思維能力考查力度增加,考查思考問題、應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在思維層次、角度、結構等發散思維及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區分與選拔,考查學生的綜合思維素養。“綜合思維”素養有助于從整體性的角度,分析和認識地理環境,以及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以浙江省2017年11月普通高考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地理試題第28題第二小題為例:
材料一:圖1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圖2為圖1中拉合爾氣候統計資料。
材料二: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農業國家,乙地是該國重要農業區。目前,乙地正推廣“水肥藥一體”的噴滴灌技術(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農藥)取代大水漫灌。
材料三: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重要的合作項目,瓜德爾港、產業園區、公路鐵路和能源為四個建設重點。通過該走廊建設,逐步完善巴基斯坦與中國的互聯互通,推動中巴社會經濟共同發展。
(2)說明乙地多旱災的自然原因。
在解題過程中,首先讀取材料,獲取可用的信息:乙地緯度、地形、地表形態以及重要農業區。結合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各個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乙地緯度——溫度高——蒸發量大;地形——受夏季風影響小;地表形態——土壤顆粒大,地下水水位低——下滲強烈;重要農業區——灌溉水源需求。解題過程見圖3。
三、備考思路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中應圍繞“核心素養”,以增強學習的樂趣、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把知識轉化、內化和升華為能力與素養上下足功夫。開展綜合性主題式教學,將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及學習活動整合在一個綜合性的情境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針對某一主題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原理和討論的問題進行深度探討。使學生獲得綜合、系統的知識、能力和態度。
四、結語
地理核心素養是今后地理課程改革的重心,將成為未來地理教學的關鍵。地理核心素養教育模式或將取代知識傳授體系,成為地理課堂教學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如何開發地理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尤為重要。情境教學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利于解決教學內容,落實重難點,能于寓教于樂,有利于核心素養的落實。
參考文獻:
[1]王向東,袁孝亭.地理素養的核心構成和主要特點[J].課程·教材·教法,2004(12):64-67.
[2]湯國榮.論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構成[J].課程·教材·教法,2015(11):119.
[3]李家清.核心素養:深化地理課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4-6.
[4]盧國飛.新課改下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性教學方法探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12).
[5]王文結.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教育導刊,2009(9):120-122.
作者簡介:
翟亞琪(1990.11.28-),女,漢族,江蘇高郵人,碩士研究生,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