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蓮
【摘要】在提倡素質教育的同時,還應把“如何轉化學困生”當成重點課題進行研討。無論在“德、智、體、美、勞”任何方面都有小部分“學困生”,如何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方法促使這些“學困生”朝良好的方向努力,就取決于班主任是否能起到表率作用。作者結合自己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所取得的一些經驗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師生關系;自信心
一、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和新型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負責人,應明確班級風氣的好壞體現出班級的集體素質和道德素養的好壞。好的班風將對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具有約束作用。維持好班風并傳承下去是一個班級的精神象征,同時將使每個學生有一種自豪感和榮譽感,并有意識地保持班級的精神風貌。不同興趣和愛好的學生一起努力才能夠創造出優良的班風,才能充分發揮各自才能。一些“學困生”在課堂活動中受到感染,從而改變自己。因此,教師應和學困生共同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促進的關系?!皩W困生”和班級就像魚與水的關系,要讓“學困生”愛班集體,并意識到他們是這個班集體的主人。傳統的師生關系是“尊師重教”,但是現代的師生關系更像是“朋友”。教師應該使“學困生”認識到兩種身份只是在教學活動中角色的不同,沒有地位上的差別。教師一定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困生”。由于種種原因,“學困生”在各方面發展不平衡,他們只是在某一方面相對落后。
而在現實生活中,“學困生”在畢業參加工作后,他們中的一部分常常能夠在工作中取得成功,這表明我們印象中的“學困生”是值得懷疑的。我們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但更應該去彌補這種差異。教師應該盡一切可能發現這些學生身上的亮點,使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展現出更多的閃光點,給自己前進的動力,無畏地面對生活的磨難,逐步變后進為先進,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班主任不應以傳統的觀念來看待學生,要注意學生的心理活動,只有給予他們熱烈真誠的愛、無限的關懷,并與他們建立起感情上的聯系,慢慢讓他們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和信賴,才可以避免在師生間產生不良關系,學生會更主動地與教師和班級同學配合。由于學習時間越來越久,學生的認知能力逐漸提高,學生的思想和人生境界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二、賦予“學困生”師者的關愛和信任
要真誠地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是教師職業道德中最重要的一點?!皭邸笔侵腥A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應該充滿愛。當然,愛要講究方式,把握時機,掌握尺度。
“學困生”在紀律、成績、道德等方面都不怎么理想,常遭到部分教師、同學或家長的冷落,所以,他們往往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肯接受老師的教誨和伙伴的提醒。然而,這些學生也希望可以在充滿愛和信任的氛圍中成長。因為愛和信任可以建立他們內心的天真和良好的品質,所以教師的愛和信任對于成功改變他們至關重要。如果老師可以用心中的愛和信任來對待“學困生”,學困生會把教師視為自己的朋友。教師在日常學習中應該全面了解學困生的人格特征、興趣和愛好,從深層次上找到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即使學困生取得的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也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幫他們樹立信心,以慈母般的心態熱愛和關心他們,將他們從長時間的封閉里解脫出來,做有共同語言的良朋益友,促使他們在正確的發展軌道上前進。這樣,“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才可能得到實施,成功的機會才會更大。
三、轉化工作要對癥下藥
教育轉化“學困生”,首先要了解造成他們落后的因素及這些因素對他們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要細心觀察他們的言行,他們對人對事的態度,特別要注意了解他們平時喜歡哪些活動,和誰在一起生活、學習。這關系到“學困生”的心理和性情。
根據工作經驗,筆者認為造成學生“后進”的原因主要有兩種:內因和外因?!皩W困生”也因此分為內因型“學困生”和外因型“學困生”。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很大的,前者是指學生本身不自強,認為讀書無用,學習目的不明確,喪失學生應該具有的自信而淪為“學困生”;后者是指有學習目的和興趣,但因受家庭、學校、社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后進”的學生。他們雖然同是“學困生”,但本質是不一樣的,因此在轉化方法上要有區別。前者要提高學生的認識,扭正偏差的思想,而后者主要幫助學生驅走導致走向“后進”的內心陰影,協助他們排除所遇的現實困難和干擾,讓他們把所有的精力和信心都放在學習上。班主任還要重視“學困生”的差異。比如有的“學困生”懦弱、自卑、自暴自棄,班主任就不要過多地去指責,而是要運用暗示、鼓勵等方法,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和能力,并經常給他們提供機會鍛煉。正確查清學生后進的根本原因,可在轉化工作中少走彎路,做到從學生的“病因”入手,一步到位,有效地轉化“學困生”。
四、培養自信心,幫助他們揚起理想的風帆
所謂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這是種發自內心的動力,自信心的強弱影響著人在活動中克服困難的毅力?!皩W困生”的一個共同特征就是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在他們心中,總認為自己的基礎差,無論學什么都會很困難,比不上別人,他們往往在課堂上開小差或睡覺,斤斤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干脆不來上課,紀律觀念較差。這些現象說明“學困生”對自己缺乏自信心,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如果“學困生”對學習恢復了自信,對道德、意志、品質有了認識的提高,那么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就會覺得很正常,不會像以前那樣選擇放棄或逃避,甚至還會知難而上,把困難克服。
因此,在對“學困生”實施轉化時,一定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揚起理想的風帆,使他們敢于正視困難,克服困難。
我班上有個小黃同學,思想比較懶散,勞動經常偷懶,值日工作漫不經心,班上有些同學也受他影響,清潔區常因不干凈而被學生干部扣分。有一天,輪到他值日時,其不顧同學的勸告,不掃地就跑了,走時還丟下一句:“掃地不就是得一朵‘小紅花嗎?我才不稀罕呢!”第二天早讀課,我找他談心,做他的思想工作,指出他思想上的落后,并鼓勵他轉變思想。之后,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內疚。我在班上安排了“勞動是否光榮”這個主題,上了一堂口語交際課,讓同學們自己討論、爭辯,也讓小黃談談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都認為勞動是光榮的,并提出了一些班級勞動管理制度。通過這節課,小黃改變了原有的看法,在后來的勞動中有了積極的表現。在家長會上我還特意表揚了他,肯定他的轉變。這樣,他與教師也親近了許多,沒有了從前的敵意。他又自己申請做勞動委員,我沒有一絲猶豫,馬上給了他這個機會,并不斷鼓勵他,幫助他改正自身的缺點,用一個班干部的標準來慢慢培養他。許多教師都說這個學生脫胎換骨,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許多人通常會將教師和“嚴肅”“不善言語”劃等號。事實上,微笑的力量是無窮的。歐洲的一位教育家庫克帕克曾經說過:“孩子們的學習欲望受到教師的激勵。”如果教師能夠認真對待學生,那么他們很容易就能贏得學生的喜愛,學生會更喜歡去學校而不是待在家里。每天給學生一個燦爛的笑容都會讓他們心情愉快,使其心智得到鍛煉。有一句諺語說:“沒有人能分辨出哪一朵云會下雨,但我相信每一朵云都會下雨。”學生取得成功,我會微笑著恭喜他們;當學生感到迷茫時,我會微笑著去鼓勵;當學生犯錯時,我會微笑著安慰他們。
我班有個學生經常拖欠作業,考試成績也不如人意。怎么辦呢?訓一通吧,不行!我試著尋找他的優點,結果發現他這個人還真有不少優點。比如,愛勞動,每次看到講臺上臟亂時,他總是默默地收拾干凈;非常懂禮貌,每次見了老師總會笑嘻嘻地打招呼。于是只要一發現他做了好事,我便在班會課上表揚他,然后在課后悄悄地微笑著問他:“作業做好了嗎?要抓緊一點喲!”他總是邊紅著臉邊搔著頭對我說:“還有一點點了?!蔽矣中χ鴮λf:“等一下我可是要來查的?!彼麖奈业哪抗饫镒x到了鼓勵,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后來變得在課上敢于發言。
五、總結
班主任在轉化“學困生”的工作上,一方面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制訂長遠的計劃,積極與科任老師配合,分階段、分步驟地實施;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學困生”的不良思想行為不會“一轉即化”,而是會反復出現,出現反復。因此,班主任應以平常心態正確對待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堅持正面引導,把贊揚常掛嘴邊,以時間換取學生錯誤的空間。同時,還要依靠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齊抓共管,相互配合。只有這樣,“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才能持續下去,“學困生”才會不斷減少,轉化成效才會持久和取得最后的成功。
【參考文獻】
[1]劉永玲.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12):196.
[2]張媛媛,袁愛秋,袁毅磷,等.淺析新課標下如何轉化學困生的工作問題[J].教育教學論壇,2015(22):13-15.
[3]朱麗華.初中英語學困生現狀調查及轉化對策[D].煙臺:魯東大學,2013.
[4]黃敏霞,周麗琴,馬冬梅,等.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6(18):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