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賽花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 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為人們提供了便捷地獲取信息的渠道,形成了現有的新型媒體傳播局面。新媒體的發展雖然促進了信息的流通,提高了信息的傳播效率,卻對紙媒行業造成了嚴重的沖擊。要想脫離現下傳統紙媒面對的困境,便需充分認識到紙媒行業即將面臨的挑戰,并且變化紙媒的發展方向使其往新媒體技術層面進發。從此,本文探究了紙謀行業于發展過程之中面對的困境,并且于此基礎之上提交了增進紙謀與新謀體結合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網絡技術;紙媒;新媒體
近些年來,網絡技術的發展蒸蒸日上,人們的生活亦便捷了許多,人們取得信息的渠道更為多元。新型媒體交流方式展現出多元化的基本上態勢,近代化的傳播格局基本上產生。新媒體發展速度漸漸提高,使信息交流更為便利,信息傳播變得更為直觀,這毫無疑問是對于紙媒體的一次極大沖擊,紙媒被迫考量未來該何去何從。面臨這一發展現狀,紙媒要想對于當前的局面作出精確應對,便必需了解到未來把會面對的挑戰,實行各種措施減輕這種難堪,除此之外要以此大力的姿態順應時代轉型的新趨勢,前進創意水平和創新能力急速提高,急速往新媒體的技術層面進發。
一、傳統紙媒融合轉型必要性
截止 2018 年 6 月,中國網民規模達 8.02 億,互聯網普及率作為 57.7%。巨大的網民規模越來越增進了新興媒體的發展。新媒體必定造成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引起傳統紙媒小變革。新興媒體的出現,造成的是信息散播的快速性與實時性,散播效率顯著提高。新媒體和傳統紙媒兩者各有優勢,亦各有缺乏[1]。具體而言,傳統紙媒盡管具有成熟期的新聞傳播經驗,但是傳播手段余是以此報紙為載體,導致受眾面十分龐大,和受眾群體間欠缺精確互動,難以第一時間取得用戶回饋。新興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比較慢,散播形式多樣,能展現信息的實時性特征,但是因為信息真實性審核絕不夠嚴苛,導致新聞本身的權威性受影響。于新時代背景之下,傳統紙媒與新興媒體共存,盡管自現階段來看紙媒能憑長年轉型的成功經驗取得一定的客戶群體,但是預示著新興媒體的更進一步轉型與演進,傳統紙媒的影響力把更進一步增強。根據此,傳統紙媒的融合轉變轉型十分必要。即傳統紙媒和新興媒體間構建優勢互補并且堅決該原則實現深度結合,作為傳統紙媒展現持續影響力打下基礎[1]。
在新媒體環境之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相互競爭互相融合的特性,屬一個多元化的整合媒體時代,簡而言之,媒介的外部適用一定的融合、分裂的對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間不但具有一定的競爭性關系,除此之外于媒介共存的媒體環境之下廣告主和廣告公司的廣告策略亦會逐漸變動[2]。廣告屬報紙營運之中關鍵性的環節,屬報業主要的經濟效益來源,廣告的利益上升必定會對于報紙的經營造成輕微影響,因此于廣告經營策略方面展開合適的改革創意十分關鍵。
二、新媒體及其優缺點
(一)新媒體的優點
新媒體的優勢是相當在傳統紙媒而言的。新媒體當作一種新形態等媒體傳播方式,順利攻占了絕大部分的媒體市場,這是因為其具備顯著的優勢:一是資源豐富,新媒體借助互聯網、大數據能夠實現資源的快速有機整合,能夠給用戶提供豐富多彩的資源;二是時效性弱,一些關鍵、復雜的信息而且可構建同步散播,當天爆發的新聞、重大事件通常于爆發之后沒多久便可遭報導,高于傳統紙媒快捷方便;三是個人化的信息發送,現在的新媒體技術充分利用個人的瀏覽習慣、愛好設立等作為用戶發送其喜愛的消息,讓用戶于采用該技術的同時可有越來越寬敞、越來越便于、越來越便利的享受;四是互動性強,新媒體技術提供新聞評議、意見建議反饋、用戶之間互評互議等功能,使傳統紙媒用戶的被動性向主動性轉變;五是體驗更及時,這個優勢是借助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在智能終端上通過各種APP讓媒體資源可以隨著用戶的移動而移動,用戶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實現對新媒體資源的訪問[3]。
(二)新媒體的缺點
盡管新媒體獲得了飛速發展,但是因為互聯網資源的龐雜性、用戶的多樣性,于發展過程之中曝出一些問題,重要展現于四個方面。一是內容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大數據時代,數據呈現爆發式增長,而且任一用戶均可以發布信息、發表自己的觀點,這里面存在虛假信息、炒作信息的可能性增大。二是管理難。因為內容繁雜,更新速度慢,原有的技術非常容易處置、全然過濾掉不良信息,造成內容管理簡單,因而這非常難遭不法分子透過展開違法散播。三是信息過于碎片化。信息更新速度過快,導致用戶有時候很難對所有信息進行綜合性閱讀,而只能接受一些碎片化信息,對信息的內容了解存在片面性,同時有可能造成用戶對事件產生誤解。
三、網絡技術浪潮下傳統紙媒與新媒體的融合思路
現如今,媒體兼備著產業和意識形態的雙重屬性。這使得新型的媒體集團不僅要遵從產業邏輯,亦要準備意識形態的構建。傳統媒體擔負著宣揚主流價值觀的政治使命,因而新媒體憑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和企業化管理的靈活性,于渠道和平臺環節占有相對優勢。因此,相當完美的新型媒體集團應是不僅固守著主流價值觀,亦充份結合了產業發展,是能應付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亦富裕活力與競爭力的傳媒集團。除此之外,塑造新型主流媒體集團絕不也許一蹴而就,只好堅決大力前進、自然科學轉型、標準管理、保證導向的要求,以此重點項目作為抓手,以此雪鐵龍技術為承托,以此資本市場作為助推,便能把結合轉型之路走佳走慢走好,其實構建媒體的徹底融合。
(一)要以用戶為中心,以多元化的媒體產品重構用戶關系
隨著媒體結合深度與廣度的擴大,媒體用戶不僅是內容信息的消費者,亦是內容信息的生產者。媒體結合要改進傳統采編流程,促進新聞信息往即時制造、數據化制造、用戶參加制造轉化,塑造出一系列圖文、視頻、直播等形式的多元內容產品,并且準備內容選擇和分派,即自海量內容之中檢驗、整合出特定的內容,展現給特定用戶。透過算法引薦、社交分派的形式,充份應付有所不同群體的需求,提高用戶粘性,擴大內容的影響力。
(二)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充分發揮先進技術支撐引領作用
《有關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結合轉型的指導意見》聲稱,“促進媒體結合轉型,要把技術建設與內容建設擺于相等關鍵的位置”,可知媒體結合不但要實現內容方面的變革,越來越要應付媒體散播特點,透過雪鐵龍技術改進展現與傳播方式。2017年3月,人民網公布《“劇透”2017全國兩會》創意AR視頻,于一天時間取得的點擊量便沖破了53萬;該年10月,新華社融合VR技術,發行《360度全景展現:聚焦十九大·世界注目》,使用360度的全方位視角聚焦十九小,亦引起無數網友發送,刷爆朋友圈,達了不錯的傳播效果[4]。
(三)要建設新型人才隊伍,服務媒體融合發展
人才是傳媒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是維持內容優質、平穩必不可少的要素。新型傳媒機構的建設,不僅需從業人員,也需視覺設計師、視頻及動圖制作人員等多元化人才。于媒體結合轉變時,另一方面可展開全員系統培訓與崗位細分培訓,亦可透過考核制度改變傳統媒體從業者思維觀念領先、話語體系老舊、新聞素養絕不徹底等問題,培育其新媒體意識與全媒體技能。以此新華日報為例,建議謂進報社工作三年之內的年青記者、編輯,全部交替參與雙休日的微博微信值班。透過這種方法,讓新媒體的思維觀念不久普及化,業務素質明顯提高,加快前進了這個傳統紙媒集團的融合轉型發展。
(四)要積極擁抱資本市場,讓媒體融合永保活力
媒體結合當作一項長期、艱難因而亦簡單的系統工程,離絕不開巨量資本的長年擁護。不過于政府補助優勢絕不顯著,市場對于媒體盈利模式絕不看好的情況之下,只好借力資本市場便能克服資金容易這一問題。傳統媒體具有不錯的品牌信譽、強勁的內容生產能力、非法的新聞內容牌照、成熟期的內容生產人才等優勢。于國有資產充值保值的前提之下,放開手腳朝向資本市場,把會予媒體結合之路獲取源源不斷的動力。以此浙報集團為例,2011年浙報傳媒集團媒體經營性資產于上海證券交易所順利發售,淪為全國第一家媒體經營性資產整體發售的省級紙媒集團。其后,透過公開發售A股股票與自籌資金總計31.9億元,完工了對于杭州邊鋒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與上海浩方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股權收購,這次跨界并購使浙報傳媒趁勢取得了一個具有大約3億注冊用戶、2000多萬活耀用戶、1000萬移動用戶的成熟期社交平臺,作為浙報傳媒的互聯網轉型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越來越關鍵的是,綜合性此次并購,2015年浙報傳媒互聯網業務營業額占比達40%,利潤占比已少于了50%,其實構建了收入之上的余點承托,作為紙媒集團這一傳統媒體的融合轉型發展獲取了強勁的資金保障[5]。
四、結束語
在新媒體時代,自媒體的出現,使信息散播更加普遍與便捷,人人均可是信息的發布者,偽造信息的泛濫亦使信息真相無法獲得保證,事情的真相亦受客觀色彩、利益等方面的影響因而沒往受眾傳送。于這樣的自媒體環境之下,“真相”甚余,我們要徹底認識事件真相,論述、理性、獨立國家地思維,慎重的作出判斷和評斷,你們遭一些片面、獨斷的聲音帶偏方向,進而沖擊我們的判斷。媒體人應要固守的自身的道德素養,有良知、有操守,作為受眾展現主觀、現實的事件情況,展現不錯的媒體信息環境。
參考文獻:
[1]紀殿國.紙媒與新媒體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融合策略[J].新媒體研究,2017,3(07):144-145.
[2]張天斌.當前形勢下傳統紙媒發展新媒體的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7,3(21):103-104.
[3]湯灝.新時期傳統紙媒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18(04):35-36.
[4]劉楊.紙媒與新媒體的融合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08):363.
[5]王瑋.媒體融合轉型的盈利模式探析[J].傳媒,2019(0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