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嬌
【摘 要】 重視課堂互動,借助互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漢語思維的形成。用互動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采取創新的方式組織教學,能夠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啟蒙時期,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時期的重要課程,肩負著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重任。教師們逐漸意識到學生的互動教學的重要性,得益于近幾年的推廣,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并加以反思,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互動及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互動 策略 研究
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教師盲目地開展教學活動,沿用單一的教學手段要求學生被動地理解基礎知識,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還會讓學生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與厭學心理,導致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越來越低,學生的學科成績明顯退步。學生內心想法沒有機會進行表達,自主學習積極性就會隨之下降,無論教師實施任何的人才培養計劃都會顯得異常艱難。要想改善上述弊端現狀,語文教師就要重新確立教學目標,使用有效互動策略給予學生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多維度地互動交流,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才價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情境,有效互動
素質教育是“以生為本”的教育,小學語文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及時調整課堂的引導方向,全心全意服務于全體學生,創設符合學生個性特征的有效情境,實施互動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溝通。小學生受到課程資源的熏陶,自然會體驗到真實的審美樂趣,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而師生、生生的有效互動,則是語文課程內涵無限外延的前提和保障,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教師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將會取得新課改成效的事半功倍。如在教《小英雄雨來》一課時,筆者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師:“小英雄雨來很勇敢,同學們想不想演一演小英雄雨來?”生齊答:“想!”師:“那你們選出代表分別扮演課文中的人物,來演繹一下課文片段好不好?”生:“好!”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后,幾位學生走上講臺繪聲繪色地表演起來。扮演鬼子的學生拿著一把木尺,弓著腰模仿影視劇里的日本鬼子張嘴就是惡狠狠的“死啦死啦地,什么什么地”,把鬼子的兇殘狡詐表演得惟肖惟妙,惹得同學們哄堂大笑。扮演雨來的學生也用鏗鏘有力的語氣把雨來的機智勇敢演繹得十分到位。類似這種課本劇的互動形式不僅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得以彰顯,而且拓深、拓寬了語文課程的內涵和外延,豐富了他們的思想和情感。
二、精心設問,互動教學
課堂提問是通過設置問題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語文課堂應該是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起著很大的作用。通過結合課堂內容精心設計問題,師生之間通過“提問——回答”的交流實現互動,才能體現教學目標和提升教學效果。在課堂提問中,教師應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旁敲側擊適時設問,啟發學生的思路,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促進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例如,結合《幸福是什么》一文,在課堂上設計如下問題:通過初步閱讀課文,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們感到幸福時可以有很多表達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哪位同學說一說?”“你能把幸福畫出來嗎?”通過層層深入的提問,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有效地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實踐操作中,教師還應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問題的難度,使課堂互動更加快樂、輕松、有效。
三、自主探究,體驗成功
互動的課堂,重中之重是要讓孩子們在課堂教學中學會獨立思考。既敢想又敢說,無約束地探究、思考,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無拘無束地馳騁。要發揚互動、創造性和民主教學,除了要多給機會讓學生表現,創作發表意見外,還要客觀地接受學生的解釋,盡量做到觀點正確、開放與學生多作雙邊對話。例如,在學習《童年的發現》的時候,筆者設置了一個環節,讓學生在白紙上畫出屬于自己的“童年”,想到什么就畫什么,畫完后交流。學生們很興奮,把自己的童年經歷展示了出來,交流時也帶著開心、喜悅的表情。這不僅突出了語文課程的人文色彩,也讓學生感知了學習樂趣,課堂洋溢著濃濃生機。
四、評價成果,師生交流
在每節課結束之后,教師都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正確的評價。然而,因班級人數過多,因此,要實現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論是極其不現實的。所以,教師應該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使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評價,這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此種方式既可以使每個學生重新溫習所學知識,而且又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更多地利用游戲、比賽等方式,從而鞏固對生字、語句的練習。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訓練結果進行合理的收集與整理,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將這種問題反饋給每個學生,從而使學生對此類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經過教師正確的指導,加固學生成果,以便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五、合作小組,生生互動
互動教學不只是師生互動,還有生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學生思維認知的碰撞,同齡人的思維意識有時候更有感召力,所以教師可以劃分學習小組,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要掌握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綜合考慮,科學合理地劃分,保障小組之間的公平。比如在學習《蝙蝠和雷達》一課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分析蝙蝠是靠什么來探路的,然后根據課文內容開展小組合作,最終得出結論。同時可以讓小組課后分析還有哪些東西是人類通過模仿自然界的生物發明的。在合作中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還可以團結協作能力,增加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互動教學策略并不僅僅局限于上文所述,這需要一線教師在教學中的長期摸索、大膽創新。但可以肯定的是,該策略的推行是十分必要的,其不僅能提高教師教學的愉悅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現代教學觀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誰能把握住學生的特點及需求,誰就能走在教學改革的前列。
參考文獻
[1] 張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技能訓練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118-119.
[2] 王漢書.耍點“心計”引導學生參與互動[J].快樂閱讀(上旬刊),2016(34):40-41.
[3] 李敏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J].新課程 小學,2016(0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