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偉
摘 要:規范交通業作為一個新型的產業,他是我國發展戰略之一,所以,當前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來滿足產業的需求。本文將探索校企合作的軌道交通實踐基地,從而創新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實踐
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所以,對于交通管理和設備維修等人員的需求增加。但實際的情況卻是城市軌道交通業的發展與人才的數量不相匹配。所以,為了滿足地鐵企業的需求,保障軌道交通運營的安全水平,需要培養專業人員的素質。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新的行業,各個學校都缺乏相應的實訓設備,所以構建實訓基地十分重要。城市軌道交通專業較為強調知識的應用,實踐操作能力體現了學生綜合素養。而且提高了學生今后上崗的競爭力,學生通過在實踐基地中鍛煉實踐能力,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一、建設實訓基地的準則
(一)實訓基地建設的原則分類和基本內容
建設優質的實訓基地,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夢里,突出學校的辦學特色。從科學的角度上看,將建設實訓基地的原則進行明確,能夠為基地的建設提供一個指導框架。而提高基地的建設質量,有以下幾個指導原則。
第一,通過相關人員的研究,從而設計出“校企合作”的基地建設理念,通過優質的教學團隊,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而探索出與實訓基地相匹配的教學模式,并構建一個與社會、行業相接軌的實訓基地。讓學生在此學習的知識能夠適應未來工作的要求。因此,在進行原則的設計時,首先要遵循領先性原則。
第二,國外的職業教育相對來說較為發達,而我國的職業教育,在近些年來才發展起來,所以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差距。例如,北京的交通職業教育集團,在北京政府的支持下,以北京崗位需求,從而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從而實現了產學結合教導模式,服務就業的評價模式等。校企合作體制的建立,加強了企業在學生專業學習中的參與度。并且當資金足夠的情況下,實訓基地最大化的模擬出軌道交通的運營狀態,從而滿足學生在崗位中的真實需求,做到邊學邊用,并減少崗前培訓。所以,實訓基地通過堅持“實用性”的原則,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競爭力,而且能夠達到企業上崗的需求。
第三,實訓基地的通過將企業崗位設備在教學中進行二次的開發,從而將就業人員所具備的知識技能以實訓的要求進行二次設計。所以,在構建實訓基地的前期,要考慮到總體設計的通用性。不僅要滿足不同專業的需求,也要提高設備在其他專業中的共享度。基地的建設目的。一定要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作為目的。而且再基地的設計上不能只對強調與本校的專業所對應,還應該以培養學生的關鍵技能為主,通過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從而提高設備的通用性。
第四,為了保證實訓基地發揮出最大的效益,所以要對校內外進行開放。實訓基地的建立不僅要鍛煉學生的技能,而且還要為培養教師提供條件。實訓基地的建立要成為校企合作的堅實基礎。
(二)建設實訓基地的基本內容
第一,通過企、行、校的合作,從而實現人吧的培養。通過邀請專業的人員,為城市軌道交通人才培養進行定位。或者是聘請社會中就職的專業人員與學校教師進行合作,對城市軌道交通的上崗要求進行研究。或者是組織校內教師對該崗位進行研究,從而制定出培養人才的方案。
第二,構建專業團隊,為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編撰專業的教材。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從而組建合理的團隊。根據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狀況以及上崗的需求,進行車輛運營,軌道管理、維修等手冊的編寫。
第三,通過完善軌道交通管理制度,來保證實訓中心的運行。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規程,或將現代企業的管理的方法引進管理工作中,從而構建起標準的操作流程。將實訓中心的管理工作與教學改革進行結合,從而為教師、培訓等提高服務。
二、構建實訓基地應該注意的問題和保障措施
(一)實訓基地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在高職院校中,實訓基地的建設工程不僅復雜,而且量多。隨著資金的增加,工程規模不斷的擴大,而建成的檔次也會提升。所以,為了使建設在建成后,可控性能夠得到保證,所以在建設中應該注意一下的內容。
第一,建設理念的更換。實訓基地的建設是為高職師生提供一個實踐的是地方,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素養。它不僅承載著技術的培訓,還包含著職業技能的鑒定的功能。所以,不論是從成本的角度,還是從功能方面,通過實訓基地的建設,能夠保證校企合作實現共贏的原則。
第二、發展職業文化。實訓基地的建立是對企業上崗操作的模擬,其建設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技能的學習期間感受到職業的文化,從而培養學生的崗位技能。所以,在實訓基地的建設中,不僅對學生的技能鍛煉有所強調,也應該重視職業文化的滲透。
第三、探究一體化教學。從行業的技能掌握來看,學生在學習時一般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理論、課堂實訓、仿真模擬、上崗就業。而實訓另外仿真階段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不僅能把控前兩個階段,也能為最后一個階段做準備。所以,通過實訓基地環境的建設,使仿真性和生產性進行結合,能夠保證教學一體會的實施。
第四、提升教師能力
與其他專業相比,職業教育更加注重校企合作,所以對實訓基地的定位不應該只停留在對學生進行實訓培訓工作上,還應該注重教師的能力的培養和企業的參與。所以,積極的培養社會人才,開展社會化服務,并在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同時,降低資金上的不足,是實訓基地建立的未來標準。
(二)建設實訓基地的保障
城市軌道交通的建立是復雜的巨大工程,為了使工程能夠順利的完成,所以需要構建強有力的保障措施。
第一,建立完善的機制
在進行實訓基地的建設時,學校中的領導要對整個項目進行協調,從而保障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層次化體系,規劃每個工作者的目標,確立每個人的職責,并保證計劃到人,保障工程的順利的進行。
第二、保障資金的輸送。根據城市軌道交通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根據人才的培養方式,以及實施整個項目的要求,要了解每個階段的工作計劃,從而做好資金的投入。加強資金的管理,保證資金的使用,從而推進工程的建設。
第三,完善評價體系
從制定實訓基地的方案開始,就要在不同的階段對建設制定出詳細的評價體系。其中包含工程的驗收等內容。通過建立評價體系,落實監督人員的行程安排,保證每個環節的監督都落實到人。在基地的建設中,校內的專家應該對招標的文件進行初驗,然后提交學院進行申請。
(三)期末菜單式考核
“中心”的實驗種類有:課程設計、獨立學分實驗等。實驗的形式包括:設計綜合、科學研究。在最后的實驗考核中通過菜單選擇式成績結合。日常各個單元由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等組成。通過不同比例的的對最終的考核結果進行確定。在期末考核,通過對菜單下單元點進行實驗考核,通過不同的比例來確定最后的成績。另外加大獎勵分數,通過學生的自主設計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工作實踐中,實習報考有企業導師進行評定,從而突顯出導師的主體地位。
三、結束語
根據我國的人才培養政策。為了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構建軌道交通企業與實訓基地相結合的培養方案。為了滿足城市軌道交通的培養人才的需求,積極的探索建設特色、實用性較強的基地。只有通過長期的建設,才能夠保證實踐教學中心的規模和發展。所以,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應該以人為本進行建設。所以,解放學生的思想,脫寬教學的思路,增加人們在建設中對基地的認知。突出基地建設的創新,營造良好的環境,保證實訓教學的先進,從而輸出高質量的社會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