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本質的掌握是提升學習能力的基礎與前提,在實際學習中,只有對相關知識本質進行挖掘,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實現學習的可持續性。為此,本文主要以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為目標,對知識本質觸及的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究,以便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知識本質;小學數學;學習自主性
一、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教育領域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時對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對相關教材進行全面的掌握,實現相應學科教學目標,而且還要觸及知識本質,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使其積極主動探索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二、 挖掘知識內在聯系——讓學生學得明白
挖掘知識內在聯系是觸及知識本質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并且在實際學習中,相關知識之間是存在一定聯系的,通過挖掘它們之間的關系,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整體上把握相關知識,使其有一個清晰的學習思路,而且還能讓其對知識本質進行掌握,進而進一步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也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通過對知識內在聯系的挖掘,還能讓學生學得更明白,使其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
尤其是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從教材編排體系來看,每一類知識都是有關聯的,所以其書本上的知識是一個不可分割的主體,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觸及知識本質,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必須要理順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這樣不僅可以更合理地對每一節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而且還能在了解數學知識本質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遷移相關知識,對數學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進而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千米和噸”相關知識時,可以與“千克與克”“厘米與米”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知識的遷移,找到它們的共同之處,并且學生之前已經對“千克與克”“米與厘米”的概念及性質進行了充分的理解,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它們聯系起來,然后讓學生對比,進而可發現“千米和噸”的性質與意義。通過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不僅進一步鞏固了以前的知識,而且還能降低對新知識的理解難度,同時可以讓學生運用舊知識的解題技巧,解決新問題,進而可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任何數學知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知識與知識聯系的過程中,有利于觸及數學知識的本質,很多知識數學思考方式也是比較類似的,當學生掌握一種思考方式時,可以促使自身的思維擴散,并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長時間學習中,會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三、 注重實踐活動——讓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實踐出真知,知識本質的觸及離不開實踐活動的開展。并且在實踐活動中,還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相關知識,使其能夠真正體會到學習的興趣,進而主動地參與到相關教學活動中,為其自主學習性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觸及知識本質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實踐動手的機會,使其能夠在實踐中,對相關知識進行更好地掌握,同時還有效避免了學生惰性思維的產生,以便真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僅要為其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且還要給其留有足夠的思考時間與空間。
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當講授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24小時記法”這一課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等具體情況,設計相關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對相關知識本質進行觸及和挖掘。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合理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對熟悉的時鐘進行探討,使其自主學習24小時的記法。實踐活動的開展,大大提高了觸及數學知識本質的可能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并啟發學生。
四、 深入淺出——讓學生學得輕松
知識本質通常指一些內在東西,是需要對某一知識進行深入分析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深入淺出的方法觸及知識的本質。教師要對相關知識深入鉆研,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分析和探究。同時,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要有一定的層次,而且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在此基礎上,才能更有效的觸及知識本質,教授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學習思想,運用該思想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提升其自學能力,使其終身受益。
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堅持深入淺出可以更好地挖掘數學知識本質。其中,深入需要教師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探究。與此同時,還需要結合情感態度價值觀,對數學內容進行推敲。而“淺出”,主要是為了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讓學生可以學會應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相關問題。如,在學習蘇教版三年級數學有關“平均數”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應用該方法挖掘數學本質,提升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圍繞“先求和再均分、移多補少”本質特征進行教學設計,這樣可以簡單的表達平均數實質,當學生掌握這一實質后,可以自主解決有關平均數的問題,從根本上提升了學生數學能力與水平。
五、 結論
總而言之,知識本質的觸及,不僅能夠提升教學質量,而且還為學生自主學習性的培養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挖掘知識內在聯系,讓學生學得明白,而且還要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興趣,并堅持深入淺出的原則,讓學生學得輕松,進而促使其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于長明.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52-53.
[2]劉敬振.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131.
作者簡介:
林小妙,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