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作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小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在當前教育中,小學習作教學還存在著許多疑難問題,這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教學水平。因此,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是:發現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找出有效的改革策略,提升習作教學的質量,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三年級;習作教學;問題與對策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學生學習寫作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中文作為母語,為他們奠定了良好的寫作基礎,使學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便可以掌握寫作技巧。其實,三年級學生剛剛從“寫話”練習過渡到寫作,他們往往無從下手、無所適從,不知道應當如何描寫使情境更生動,如何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師需要根據這些現狀和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分析出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寫作基礎。
一、 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現狀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習作是學生運用語言的關鍵手段,也是他們進行語言表達和交流的重要途徑,習作教學在語文教育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當前教學過程中,學校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資源,但卻不能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使習作教學存在許多的問題,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教師需要積極想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二、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 傳統的習作模式使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三年級的小學生仍處于接受知識的初級階段,影響他們學習的主要因素是興趣,對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會積極努力地學習,對于不感興趣的事物他們會選擇性略過,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質量。現在的教師仍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手段,將習作教學的方法形式化、規定化,過分注重一些好詞好句,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經典語句,以便他們可以很好地應用到作文當中,但是這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限制了他們思維的開發和提升,使他們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二) 陳舊的教學觀念使學生習作遠離生活
教師在習作教學中仍舊不能轉變自身陳舊的教學觀念,深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總是要求學生充分掌握習作的中心思想、具體內容及清晰的條理,但這對剛接觸習作的三年級學生來說要求太高了,他們無法達到這個要求,不能實現習作水平的提高,使他們逐漸產生厭煩心理。在課堂上,教師引領學生進行習作練習,往往忽略了他們對生活的感受,使學生在寫作時遠離生活,無法準確地表達出習作的內容和情感,不能準確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三) 素材積累不足使學生習作無法創新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轉變自身的習作形式,將寫話內容變為了習作內容,他們還沒有學會對素材進行應用,只能應用課本上提供的文章,這造成了他們的寫作基礎比較薄弱,使他們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寫作能力,不能創新寫作內容,無法全面地應用修辭手法、詞匯語句及文體結構。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布置了一篇描寫《雨》的作文,學生沒有具體的思路如何對雨進行描寫,只能根據三年級上冊所學的《秋天的雨》一課中對雨的具體描述進行寫作,這使他們的思維限制在了課本當中,不利于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實施的相應策略
(一) 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傳統的教學觀念弱化了學生對習作的學習,降低了他們的習作水平,無形中減弱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適應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積極利用教學資源,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例如,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教師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文的內容,而忽略了課文中優美詞匯的應用與寫作,使學生無法體會到水泥道的美,不能為以后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積極提問學生水泥道的特點,使學生明白文章的含義和表達手法,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享受習作的過程,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激發他們對寫作的興趣,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
(二) 走進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另一種表現,也是生活的反應與實現。習作是為了生活而作,離開了生活,作文會變得枯燥、乏味,缺乏感情基礎。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在作文教學中應用生活提升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享受同學之間、師生之間、朋友之間的情感交流,體驗校園生活、野外生活的樂趣。教師將這些融入到習作教學當中,讓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習作水平,積累豐富的素材,為習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建議家長帶領孩子多多出外春游,感受到春天的魅力,使他們切實感受到春天的變化與生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提升他們在習作中的語言表達能力,促使他們寫出更加優美的作品。
(三) 細心感受增強學生寫作感情的發揮
三年級的學生在情感表達上有所欠缺,他們經歷的事情非常少,無法體會到課文中表達出的情感。因此,教師應當想出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豐富學生的情感表達。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經驗基礎,切身體會到事情的變化過程,了解到豐富多彩的生活,豐富自身的情感表達,增強他們在習作過程中對事物的聯想,提升他們的習作水平。例如,學生在寫《我的媽媽》時會有很多的事情去寫作,使情感得到良好的抒發,切實寫出自己的媽媽所具有的特點及性格特征,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感情。
四、 結束語
習作教學水平的提升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面臨著許多的問題與挑戰,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發展新的教學策略,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大膽地提出新的教學策略,探尋出教學的新思路。這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寫作現狀,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為將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霞.初探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祖國,2017(17):228-228.
[2]李靜.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知識文庫,2017(6).
作者簡介:
韓菊,重慶市,重慶市涪陵城區第十四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