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學武
【摘要】創新作為民族進步的保障,也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初中政治教學活動的展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還能夠幫助當代初中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因而,初中政治教學的創新顯得格外重要。本文結合初中政治創新教學的實際情況,展開詳細的分析,進而提升當代初中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初中政治? 創新教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62-02
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下,對初中政治這門學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是對初中生的挑戰,也為初中政治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才能夠將其有效地運用至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滿足現代化的教學需求,最大限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政治這門學科的熱情。
一、目前政治教學所面臨的挑戰
(一)教學理念陳舊
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對現代化的政治教學具有嚴重的阻礙,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存在最普遍的問題即照本宣科,教師主要是以教材為主,不能將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拓展與延伸。在初中政治課堂中,教師主要是以“灌輸式”教育方式為主,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師所講內容,長此以往,致使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不高,嚴重制約了政治教學的成效。
(二)缺乏合理的教學手段
作為年長的政治教師,不論是在思想還是教學手段上,普遍表現得較為傳統與保守,這部分教師大多是采取教條式的手段進行授課,這種教學手段,不僅不會提升教學水平,還會阻礙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另一方面,部分年輕的初中政治教師,雖然會借助網絡進行教學,并采取較新的教學手段,但是會存在盲目教學的情況,不能定期對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導致教學的整體效果不如人意。
(三)缺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
目前我國初中政治教學存在最為顯著的問題即重視理論教育而缺乏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將重點放置在學生的理論教育中,忽視了教學過程的重要性。學習的最終目的即將其所學應用至實踐中。但是,結合目前出現政治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并不能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導致學生實踐活動匱乏,不能夠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違背了學以致用的學習目標。
二、創新策略
(一)創新教學環境
政治教學主要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為核心。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打破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為合理的學習環境。在此基礎上,還要為學生拓寬政治知識,使學生能夠主動地關注時事熱點。教師在教學時,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與思想上的變化。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政治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合理的教學環境來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
(二)加入時政熱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只要向學生講授課本知識,還要與學生及時分享時政熱點。對時政內容進行定期的總結與交流,這樣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辨別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教學形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不僅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使學生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下,多媒體被廣泛地應用至教學中,初中政治教學方式的創造,也可以利用這一手段來完成。例如,教師可以在班里內構建一個網絡教室,學生能夠借助網絡資源,獲取與政治內容有關的信息與資源。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檢測學生在某一階段對政治學習的情況。通過這些創新的教學手段,在提升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提升政治學科的教學效率。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但是,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制定教學目標,并學會定期的教學總結。
三、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程的教育背景下,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現代化的教學。教師要將有效的創新精神融于政治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確保學生的思想得到進步,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學習環境,構建完善的政治教學體系,以便學生能夠通過政治學習提升整體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黎紅.創設生活情景激發課堂活力——試論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法[J].名師在線,2018(29):7-8.
[2]傅洪明.以生為本的初中政治體驗式課堂教學的初步探究——以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45-46.
[3]吳寧.情境活動生活——論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政治中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方式[J].名師在線,2018(2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