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興鈕 萬錦 王振乾
摘 要:隨著我國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也隨之導致市場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競爭體系也隨之建立了起來。企業想在競爭中獲得社會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就應該順應時代的變遷,積極地對企業經濟管理體系做出變更創新。因此應該根據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則,對企業經濟管理進行創新。
關鍵詞:強化;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思考
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企業也隨之經歷了長期的改革之路,在改革過程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但就我國現階段經濟市場來看,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從事經濟行業的人都知道企業運行的關鍵就是管理,從我國改革開放至今,我國企業也隨之進行著變更,并在變更的途中取得了相應的成績,但是就目前我國企業經濟市場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在企業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新環境與新形勢是企業必須接受的事實,我國企業經濟必須接受并面對機遇與挑戰。企業在大環境下生存及發展,就要對企業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根據我國企業經濟市場情況當前我國企業經濟管理仍存在問題
1.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制度與市場監督體制不健全
管理制度作為所有經營能夠順利展開的前提,企業經濟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與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市場的競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我國企業經濟管理一直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對管理制度并未做出改變。大部分企業仍就堅持使用傳統粗暴的管理方式,對短期的目標過分重視,疏忽了對未來的發展前景的重視。雖然有部分企業建立了相關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部門,但是企業管理者仍然對自身經營狀況無法完全、及時并實時掌握,對行業信息的了解也不全面,在經濟管理中把其經營中所出現的弊端就體現了出來。企業管理者因為私人利益的關系,經營過程中沒有遵守規章制度,致使管理秩序相當的混亂,導致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沒有積極的狀態。企業管理層之間對合作協調理念欠缺,對職責權利的劃分不明確,導致在執行決策上遇到非常大的困難,工作效率比較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
可以從我國目前經濟市場競爭中看出,我國經濟市場的監督管理體制并不完善,無法對經濟市場中存在的潛在風險以及正在發生的風險進行及時有效的評估和處理。所以,我國企業在開展經濟活動時面臨了極大程度的風險。導致沒有可靠的依據供企業的管理者在一些重大的經濟管理決策時使用,所以企業管理者在做決策時擁有較強的隨意性,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企業在進行經濟活動時正面臨著嚴重危機問題。由此可見加強和創新管理制度對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2.經濟管理人才嚴重缺失
雖然我國企業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做出了顯著的變更,但是傳統遺留下來的問題依然存在。如果依然使用行政任命的形式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任用,導致任職此崗位的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工作經驗以及工作能力欠缺,對工作的展開很難有效進行。在基層工作的招聘中有許多工作人員,是通過“走后門”或是“拉關系”進入到企業中,這一現象的出現使企業的綜合素養和能力水平嚴重降低,各部門之間的各項工作的展開受到了較為嚴重影響。國有企業與私企的區別就是,國有企業擁有部分壟斷的特權,在經營方面沒有過多的壓力,因為國有企業的壓力較小,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對危機意識嚴重缺乏認知度,對于經營生產等工作的積極性并不高,更是導致企業管理者對展開經濟管理工作的積極性過低,這一現象對國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
3.我國企業內部管理控制能力嚴重不足
由于我國一些企業缺少活力,有很大一部分的企業管理人員對于管理的意識嚴重不足,不能充分地掌握相關知識,這種現狀的出現導致企業中問題頻發。因為管理人員對企業管理以及儲備知識無法積極活躍地理解及運用,致使整個企業無法保障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對于很多規定都是紙上談兵、理論經驗,沒有實際的實施經驗,到真正日常實施時會發現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企業管理控制能力的缺失導致了企業內部財務常常出現問題,例如,部分企業設定財務管理的途徑就只有財會部門,與其他部門無法做到及時溝通,由此導致了企業的財務情況無法與企業經濟活動有效地連接運行。經濟所出現的問題,最終都會在企業運行過程中展現出來。企業對大項目與小項目上的資金投入不成正比,往往會出現小項目的資金運用過多,而導致大項目上的資金匱乏。企業與此同時也會出現內部腐敗的現象,使一些不法分子趁虛而入,使用各種手段在財務上做文章,給不法分子創造了時機。
二、制定企業經濟管理的強化和創新對策
1.對我國經濟管理機制進行完善
企業想要不斷地成長及發展,就要對經濟管理制度進行加強及創新,并且制定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國有企業要做到根據自身的特點以及經營情況,與國家下發的政策相結合,制定出適合自身經營發展的有效經濟管理制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存在的問題,使經濟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展開,在企業得到有效經濟發展的同時,確保企業能夠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能夠文明以及和諧地發展。不同區域下,國有企業所面臨的市場情況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不同區域下經濟市場的需求,應該結合當地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完善經濟管理制度,以確保經濟管理制度能夠適應國家政策,使其擁有較強的可行性與合理性。
2.加強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以及管理
經濟管理工作具有復雜性,而且工作人員需要較強的專業素養、工作經驗以及專業知識。所以,企業在經濟管理人才的任職方面需要進行嚴格的把控。嚴禁工作人員以“走后門”或是“拉關系”的途徑進入到企業的現象發生。企業把優秀的人力資源作為制勝關鍵要素之一,并能夠對經濟管理高效地實現。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進行創新,改變以往傳統的理念,實施以人為本及科學有效的管理理念。企業經濟管理和技術創新的關鍵要素就是人才,企業應該對現有的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組織其外出學習,以此來不斷提升自身經濟管理的知識與能力。企業與企業之間可以經常性地進行合作,展開培訓學習活動,組織一些行業內的精英以及專家開展講座,從而增強企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實踐靈活運用的工作能力,以此對經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果進行提高。此外,企業還可以對現有的工作人員制定考核機制,并對考核的結果進行懲罰與獎勵。通過考核,可以精確了解工作人員的實際情況,提高人才的創新精神。在以人為本的創新理念下,企業應該做好人才管理的工作,使員工能夠在積極、民主的氛圍中進行工作,把員工的潛能挖掘出來,以此來提高工作效率,并確保企業的經濟管理能夠順利進行,企業應具有自己的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對員工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提升和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意識。
現如今我國的企業應該認識到,我國現在大部分的企業和世界上諸多先進企業的管理模式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為了人才管理模式的科學化、先進化,我國的企業應當向先進、成功企業進行學習,引進并制定科學的人才管理制度,給企業人才提供廣闊且良好的發展平臺與機遇,為企業先進的人才創造出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國企業應該發掘、培養內外部的優秀先進人才,給企業建立一支創新型且能力極強的經濟管理人才隊伍。
3.加強企業資產管理及企業經濟管理結構的完善
我國國有企業應該加強企業資產的管理,并建立、完善一套適合的管理體系,并要求全體工作人員參與其中。設立專業的機制與部門對資產進行監督管理,使資產管理水平得以提高。我國經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國經濟管理體制應該對國有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人力資源、成本以及資產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創新工作的實施必須要多方面進行配合展開,才能在不斷努力中完成。企業的領導必須起到表率作用,身體力行,以確保各項管理策略的順利展開。
所謂的經濟管理的戰略創新,就是企業在實施戰略的一個過程,要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合理的創新以及調整,企業需要對自身競爭力進行提高,以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需要實現組織結構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就要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從上到下的轉變,把管理層次調節到合適的點,提高管理的力度,把企業構建成橫向的發展機制,從而提高企業的信息傳遞與反饋效率。建立組織忍受有限變化而不導致組織出現嚴重混亂現象的能力結構。企業需要構建臨時組織對原有組織的束縛進行突破,對組織結構的靈活性與多樣性進行增強,提高企業應對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為了能夠實現企業組織結構虛擬化的發展模式。在進行這個方面的工作時,企業應該把通訊網絡技術運用到工作中,把企業知識、行業信息、內部人才等等聯系起來以實現企業目標在經濟市場中的立足,形成科技化工作流程,從而促使全體工作人員參與到科技化工作流程中來,共同為企業創造出理想的經濟效益。從而推進經濟管理結構與機制的有效運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經濟的發展與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在企業成長以及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管理制度能力的提升以及創新對企業管理制度的有效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企業建設和經濟效益提高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經濟管理工作在企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提高及創新企業經濟管理制度,是一項聲勢浩大的工作過程,這樣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漸進且漫長的工作。只有不斷創新以及提高經濟管理制度,才能夠有效促進企業快速穩定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程紀源.對強化和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7(35):40-41.
[2]趙曉暉.對強化和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思考[J].經濟師,2017(7):272-273.
[3]劉文生.對強化和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7(10):211-211.
[4]張霞.對強化和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8,No.570(22):63-64.
[5]梁元堅.關于進一步強化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措施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7(8):132-133.
[6]邵立,潘曉靜.關于強化與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深入思考[J].明日風尚,2017(21):33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