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輝
【摘要】小學數學作業的功能及其設計要求對小學生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起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應當對其進行科學的設計并依據規劃合理掌握進度。文章重點從提高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趣味性,積極變換數學作業設計的命題角度兩個方面,對小學數學作業的功能與設計進行了研究探討,以供其他教學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作業;功能
小學生數學作業的功能設計,是一個科學的設計過程,應當嚴格依據數學這一學科體系的相關理念,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以及小學數學教育所依據的相關理論進行系統化的設計規劃。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作業這個重要平臺,發揮好數學作業的相關功能,進而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效益。
一、增強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趣味性,調動數學作業在發展上的延伸功能
從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來看,作業的基本功能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發展功能,主要是指作業自身本質功能的體現,體現的是作業本身所具有的知識、記憶等強化功能,是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促進技能方面熟練性的提高。作業的這個功能,重點在對學生的思維品質、良好的學習習慣、智慧潛能等方面的挖掘,以及學生意志品質等方面的培養,具有一定的促進與發展功能。第二個方面是管理功能,所謂管理功能,是指作業作為教學的基本手段,是實現課堂教學效果鞏固和加深的有效延伸,學生可以通過作業進一步加深對學習知識的理解和消化,教師可以通過作業的管理功能實現對學生學習理解課堂知識要點和運用能力的測評和掌握[1]。第三個方面是社會功能,這個功能主要從社會對作業相關問題的認可和認同程度來講。關于近年來的素質教育大討論、學生減負等問題,都屬于社會功能的體現范疇,本文對這項功能的實踐運用不再進行贅述。
小學數學教師在對作業進行設計時必須要把控好度。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作業布置時,要對作業的量及難度進行預先衡量,并且要拿捏得當,不能過多也不能太少。否則,過多的作業或者過少的作業都會使家長對學校教學的質量和目的產生疑惑甚至懷疑,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就會招致家長對學校教學質量的不滿。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全面實現數學作業的發展功能。首先要做好小學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特別應當注意的是,要在作業設計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這一原則,重視學生在進行作業練習時的情感體驗。因為小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如果有更多的樂趣體驗,對于他們來講,完成作業就是一個有趣味的過程,他們更愿意完成這樣的作業。在實踐中發現,將有意義的、現實的、富有挑戰性的作業內容,以及涵蓋觀察、推理、實驗等多方面的教學活動體現在數學作業中,學生會更加對作業有興趣,更加樂于完成作業賦予他們的任務,有利于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也可以充分發揮數學作業的功能[2]。
在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過程中要進行合理的規劃。進行適當的作業規劃編輯,有助于挖掘數學作業中所蘊含的一系列人文因素,進一步凸顯數學作業之中所涵蓋的道理和教育意義。從客觀上講,數學知識是抽象的形與數的規律體現,在對于小學生進行教育中,數學教育的意義就是教會小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在數與形的世界里學會追求“真”與“準”。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積極運用好這一重要關系,將該因素有機結合在數學作業的功能設計中。比如,在進行“圓的認識”這一章節的教學時,作業的設計與編制可以讓學生通過游戲的形式完成,讓學生站成一條直線進行套圈游戲。這種巧妙的作業設計可以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寓學于樂,在輕松詼諧的環境中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全新且系統化的認識。
二、積極變換數學作業設計的命題角度,增強小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從傳統的數學作業功能設計來看,教師基本上是在規定作業習題,并且對作業提出相關的要求,學生完成教師所布置和規定的作業是一個被動的過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布置的作業應該怎樣做,做什么,何時交,做多少,都是數學教師規定好一切,學生完全沒有任何自主的權力和機會。這種單一化的作業設計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和工作量,但對于小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是極大的挫傷,同時桎梏了學生自主學習性的發揮以及思維個性的發展。
(一)要變換題海戰術的傳統設計思維
傳統的題海戰術對于形成一種定向的解題思維,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這種能力形成的代價是學生的創新意識、情感態度、實踐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犧牲太大。并且,使用題海戰術的作業設計方法可以說只是重視做題而完全的忽視了教學中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根本初衷,反而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了固定觀念。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只是學會了做教師所設置和編寫的相關試題。很多學生都只是埋頭苦做,沒有自己去提出問題,尋找問題,沒有想過題目本身是否正確。
(二)要善于運用思維拓展模式進行作業設計
布置作業是為了加深和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因此,在小學數學作業功能設計過程中,老師可以圍繞解決課堂知識要點,設計提出新的問題并且給學生提供自己尋找問題的線索。這樣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寬闊的學習理解思路。如果方法運用得當,學生會由新問題的產生引出新思路和新角度,每個學生都會有不一樣的角度。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進行作業設計,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以及想象力。
(三)要進行多樣化的作業功能設計
傳統的作業模式,從學生的角度看,就是千篇一律,甚至多年以來相同知識點的作業幾乎是一樣的。這種做法的特點是省時省力,但過分強調統一,作業方式統一,作業內容統一,作業要求統一,學生沒有任何自主選擇的權利。從實踐中得知,不同的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是不同的,部分學生對于有的知識點可能在課堂上就已經學習消化了,在隨后的作業中反復進行該方面的練習其實是在浪費時間。對此,教師可以設計“作業超市”的形式,可以利用學生的多種作業內容讓學生彼此之間自主挑選,改變傳統“一刀切”的相關做法。但是對于該方式的運用,需要教師把握好學生具體的認知水平,系統、科學地去篩選作業內容,從而進一步促進數學作業的功能被完美發揮。
三、結束語
數學作業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最基本和最有效途徑。隨著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更加合理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將得到應用,作業的功能會更加注重學生思維的發散、知識的創新、獨立個性與解決習題能力的培養,為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佐蘭.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四個“走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4):155.
[2]萬田麗.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