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育是當前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學科育人的重要使命。特別是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如何更好地發揮體育學科的育人功能,落實體育教學的各項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當前體育教學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科素養;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0-015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142
體育學科是當前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也是一門必學學科,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一些體育運動項目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科學鍛煉的要領,還能夠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對于體育教育的目標進一步明確,那就是體育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即運動認知能力、健身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由此可以見,在當前的中小學體育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成長的需求,結合體育教育的要求,全面落實課程標準,打造有效的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們更好地發展。
很多人都認為體育教育和文化課程的教育是不同的,體育學科就是讓學生玩,這是對于體育教育嚴重的誤解。現代教育提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說明了體育教育是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在體育課程學習中,學生們不僅僅能夠收獲知識,還能夠在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現在的體育課程又被稱為體育與健康課程,這道出了當前體育課程的價值和意義所在。也告訴了廣大體育教師體育教育既應該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要關注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關注學生在體育學科學習中的思想教育,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體育學科育人的良好效果。
教學的核心目標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學活動的開展也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來推進。這是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的,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活動一定要尊重學情,立足于學生成長的需求開展。
在教學中,體育教師要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現實水平,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努力改變傳統的講授式教學,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堂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要堅決摒棄“放羊式”的教學模式,而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適合學生的相關課程,在學生進行身體素質鍛煉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多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或者小組競賽活動,在此過程中也能夠磨煉學生們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們的競爭意識、不服輸的精神以及團隊意識,這對于學生的成長進步和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體育課作為室外課程是比較受學生們歡迎的,但是學生興趣的慢慢下降與體育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缺乏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系。特別是一些學校因為學生人數多,場地緊張,往往為了安全只安排跑步、跳繩、踢毽子等體育活動,這是學生們在課下也能夠進行的,學生們感覺沒有新意,從而缺乏參與的興趣。
實際上,新課改的推進對于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落實國家課程的同時,可以結合本地、本校實際開展一些有特色的地方課程或者校本課程,這能夠實現對于課程內容的豐富,如健美操、啦啦操的學習,對于場地的要求也不會太高,且能夠使學生充分動起來,在動感的音樂中既能夠鍛煉身體也能夠放松身心,一舉多得。
同時,體育課是一門實踐課程,在學生進行相關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更需要學生去實踐,甚至是在反復的實踐中才能夠體驗學習的內容。據此,在體育教學中必須重視實踐,但要考慮到學生承受的程度,枯燥的反復練習容易使學生厭倦甚至興趣消失。所以教師還是要注意結合學生心理特征進行多樣化的調整,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氛圍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使學生重視體育課,就要讓學生體會到體育的價值和魅力,這就需要給學生營造氛圍,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來讓學生體驗。
老師要充分重視各類體育活動的組織和有效開展,在有效推進學校的運動會、體育節、籃球賽等常規活動的同時,結合學生需求組織各類社團活動,并給學生提供有效的保障。對于課間操、活動課也要充分重視,給學生體驗、展示自己的平臺。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教學評價能夠清楚自己的教學效果,也能夠反映出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學評價環節的出發點是以評促學、以評促教,而不是簡單地呈現成績,要關注過程、關注學生的學習潛力,而不是僅僅一個結果。
因此,要全面地評價學生,把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判,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把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體育學科越來越重要,也應該更受重視,這對于體育學科教學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體育教師要立足于課堂,結合學生實際,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改進課堂教學環節,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切實發揮課堂教學評價機制的作用,一定能夠把體育教學工作推向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田迷,劉留.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體育整合課程教學單元的設計探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7(6).
[2]曾小麗.多樣化教學方法在初中體育中的有效性[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10).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崔志強(1979.3— ),男,漢族,甘肅隴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小學體育教學。